央视财经(记者 吴哲钰)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发布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M2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二、社会融资规模继续保持同比多增。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7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12月份增量为1.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169亿元。全年增量累计为35.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41万亿元,说明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的力度保持较高水平。
三、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势头。12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7.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6%。12月新增贷款1.17万亿元,考虑到上年同期基数明显偏高的情况,这个增量属于较高水平。从全年累计看,新增贷款22.75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高瑞东表示,政策大招频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稳定。2023年,央行两次降准、两次降息,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等大招也接连出手,有效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配合国债增发、“三大工程”加快推进等宏观政策组合拳,进一步提升经济稳步回升的可持续性。在金融体系“真金白银”的有力支持下,我国经济显示出持续向好态势,市场预期和信心稳步提升,有望顺利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
高瑞东预测,经济循环将进一步畅通。数据显示金融支持扩大内需仍有后劲,盘活的存量金融资源会更多流向有效需求的重点领域,宏观政策效果也将持续显现,市场信心和有效需求稳步恢复,物价将向合理水平回归。
货币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质效提升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分析称,12月当月贷款继续超万亿元,基本符合业内人士普遍预期。
全年贷款同比多增超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增速保持相对高位,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相当有力。在房地产市场发生重大转型、提前还贷增多,且涉地方债务融资减少的情况下,有效信贷需求仍显不足,保持这样的金融支持力度殊为不易。信贷服务提质增效。从调研了解的部分主要大行数据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同比增速大体保持在30%-40%,均快于全部贷款增速。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新增贷款虽然减少了,但更多信贷资源被配置到支持形成新质生产力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
章俊表示,央行在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的同时,加大力度推动贷款平稳增长。2023年中期借贷便利(MLF)逐月保持超额续做,全年累计新增超过2.5万亿元,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央行多次释放信号要加强信贷均衡投放,2023年四季度贷款波动明显收敛。
来源:央视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