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千古绝唱天地间
作者:邴玉君
朗诵:黎明

一首《送别》写人生,半生繁华半世僧。长亭古道歌回声,千古绝唱李叔同。
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让人永远回味无穷的一篇篇诗词歌赋,留下了久唱不衰,脍炙人口的一首首歌。
《送别》传千古,词曲天地间。有一首歌从横空出世的那一刻起,唱哭了多少人,唱醒了多少人。成为中国人传唱至今的人生写照,一曲近代歌曲中的佳作经典。这首歌在长亭、古道、夕阳、晚风中的柳笛声中依然飘来。
这首歌如诗如画,这首歌,成为千古绝唱。成为不可思议的现代歌中奇迹,成为现代歌曲中经典之经典,绝唱之绝唱。每当听这首歌,每当唱起这首歌,长亭、古道、夕阳、芳草、浊酒、柳笛、那个风雪夜,就像一幅人生别离的长卷慢慢的铺展在眼前。这首歌,就是李叔同的《送别》。
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让我们再这一次聆听,这首一撞击每个人心灵的歌吧。《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俳徊。天知涯,地只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相聚,惟有别离多。
一首《送别》的歌词中浸透着李叔同的满眼泪水,墨香里潜入了李叔同对挚友深情的一种释怀,道尽了李叔同送别人生的心痛伤感。
李叔同的这首歌,写于1915年的冬季。那是个漫天雪花飞舞,寒风凛冽的一天。他的人生挚友,曾是一方富甲的“天涯五好友”中的许幻园和妻子出现在李叔同的家门口,许幻园大声喊道:“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会后有期,”说完连家们都没进,和妻子在漫天大雪中挥泪离别而去。
李叔同,像一尊雪地中的雕像,在雪地里站了许久许久……
李叔同,望着人生挚友许幻园在漫天雪花中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像打碎了五味瓶。仿佛一时间空气好像凝固了,好像天地间只有他和远去的许幻园,只有他自己的存在。
挚友许幻园的突然分别,李叔同对人生别离有了新的认知和感悟。他返身回到屋中,让叶子小姐弹琴,满眼热泪填词,一挥而就写出了这首永留天地间的千古绝唱《送别》。

人生有许多偶然,许幻园的一夜之间家破产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是一种必然。李叔同,为挚友写《送别》是一种偶然。如果没有许幻园家道破产别离,就没有这种偶然,人世间就缺失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人世间,有许多偶然。他乡遇故之是一种偶然,诗魔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听到江边传来琵琶声,挥毫写下《琵琶行》是一种偶然。王维送朋友西出阳关,一首“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经典之作随之吟出,是一种偶然。公元121年,汉武帝派年仅十九岁的骠骑大将军将霍去病发起河西战役,大获全胜,一战成名,匈奴归顺。霍去病将所赐御酒倒入金泉之中,和将士狂欢共饮,金泉从此改名酒泉,这也是一种偶然。人生中的种种偶然,在现实中不胜枚举,有例可证,有史可查,有文可记,有诗可读。
在尘封的岁月中, 当年一部《城南旧事》影片的主题曲《送别》在大街小巷争相传唱。一歌激起千层浪,一歌唱出李叔同的一腔侠骨柔情。一时间,《送别》传遍大江南北,久唱不衰至今。一首千古绝唱《送别》的横空出世,人们在相约传唱时,才知道了一代文化名人李叔同,一代宗师弘一大师。真是歌如其人、歌如人生、歌如其风、歌如其情、歌如其骨、歌如半生繁华,歌如半世僧。
古往今来,往事随风,不堪回首。一首诗、一篇文章、一首歌、一幅画、一幅书法、一张照片、一段故事,只有情在其中,心在其中,才成为经典。才能够在时光流转的岁月里,在沧海桑田的长河中,依旧被人诵读、被人点评、被人传唱、被人欣赏、被人收藏、被人去讲,因为,作品里有鲜活的生命,有一种灵魂,有一种相知,有一种传承,有一种存在,有一种延续,有一种穿越的心息相通。李叔同的一首《送别》,就是一首集中了所有因素于一歌的经典之作。

李叔同,一生才华横溢。李叔同,一生拿得起放得下。李叔同,半世繁华。李叔同,一代宗师。李叔同,文章惊海内,佳句话人生。李叔同,僧俗两界闻于世,诗词歌赋音律中。李叔同,让人赞叹,让人感悟,让人惋惜、让人敬畏。
李叔同,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话剧开拓者之一。
李叔同,从乱世才子到泓一高僧,一生写满传奇。李叔同,一身英雄气,忧国忧民。他支持康有为等六君子戊戌变法,他提出:“老大中华,非变发无以自存。”刻有“幸海康君是吾师”的印章。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倭寇杀我同胞,侵占我国土,李叔同正气凛然的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主张,号召佛教界团结一致,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这就是有一腔爱国情怀的泓一大师李叔同。

《浪淘沙.致李叔同》:一歌千古传,墨香人间,送别挚友交百感,男儿有泪不轻弹,你问苍天。
往事皆如烟,《送别》依然。长亭古道有遗篇。世上再无李叔同,正气浩然。
致敬! 我心中的李叔同,中国的李叔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