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个外号叫四不像的中年人,你说他像个男孩,他又像个皇宫里的内官一一太监,动作语言像个女声,娇滴滴、软兮兮,动不动:“哀家来了”。你说他像个女孩,他又五大三粗,猴节凸起。你说他年轻,他又说话像老年人的口气,属于那种少年老成的状况。你说他老成,他又常常干出不世小儿之事。平时口无遮拦,行动怪异。众人都不愿与之来往,唯恐染上阴气太重的毛病。
四不像总认为自己的想法是靠谱的,平时怕出力,仿佛自己的力气贵如油、贵如金,就连填写履历表也是应付差事,填错了不重操,能涂改就涂改,其不知履历表是个严肃的事,不容得半点的涂改,为此还受到了组织人事部门的严肃批评和警告。
四不像质疑有一官半职的人,闲聊中净是愤怒、不满、不屑,于似乎有时与同学朋友同事相聚便是话不投机一一半句多,不欢而散。其不知能走上一定岗位的同志都比常人要具备更好更强的素质、才能。
四不像总是羡慕先富起来的人,也想做先富起来的成员。便申请下海,多方筹资承包了一家鱼塘,购置了大量的鱼苗,不曾想鱼苗不纯,加之防疫不及时,当年赔了,后又坚持几年,还是无回天之力,只好收手,多有感慨地说:“隔行如隔山,隔行不取利”。
四不像听说传销能挣大钱,便筹资到外地参与传销,后来发觉上当,又让父母寄路费才逃出了“狼窝”。
四不像经过几次创业失败,倒本的梦想一直在耳边萦绕。听说卖基金能赚大钱,便四处借、银行贷,筹资10万元购买了基金,中间赚了6万元还不想拋出,后来基金大跌,只好割肉拋了,结果又赔了5万元。
四不像几次发财梦破灭后,自我总结到:“命里该有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隔行不作行外事,免得赔本又丢人”。
敦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六级职员:杨建
二0二四年一月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