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传统课堂上,师讲生听,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加班加点、苦拼硬干、搞题海战术、增大作业量,大小周末不放过,假期、假日都用上,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为的是应付各种各样的小考大考。这样做的结果是形成了中国教育的两大奇观:第一,把不同的人培养成了相同的人;第二,培养了一个厌学的民族!”孟国泰先生一语道破了“中国传统教学自上而下的弊端”。
27年前,经过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后,孟国泰先生着手建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体系”:从个体出发的新文化;从个体出发的新课程;从个体出发的新课堂;从个体出发的新管理;从个体出发的新质量。



在“新课堂”的建构和实践中,孟先生创立了“三标课堂”,其中有一句响彻教育界的话(三标课堂完成任务流程歌)叫做:(从个体出发)个体不会对子帮,对子不会小组帮,小组不会全班帮,全班不会老师帮。
这句话,先后两次助力潍坊外国语学校和聊城东昌中学的课堂改革成为“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
这句话,使全国40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句话,让千百年来追求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变得简便易行。

研究表明,这句话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彰显“自主性”,发挥“主动性”。“自主性”打破了“自上而下的师讲生听、满堂灌”的传统,能让“最好的教育是自育,最好的教学是自学,最好的管理是自理,最好的评价是自评”切实落地。“主动性”能让学习效率和快乐度剧增。“师讲生听”的课堂,学生是被动的,很难发挥主动性。“三标课堂”发现:人若主动,再多的学习量,也是愉悦的;人若被动,再小的学习量,也是负担。
(二)培养“两心”(好奇心、尝试心),满足“两欲”(求知欲、表现欲)。好奇心与求知欲和尝试心与表现欲都是人的天性。“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紧紧抓住了“两心两欲”,在第一时间里为其搭建了平台,找到了机会。对新知的认知和运用,不再是老师扳碎嚼烂、先入为主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好奇心(求知欲)驱使,尝试心(表现欲)跟进的。若个体的认知(求知)和尝试(表现)出现问题后,再进入到对子、小组、班级的流程,只有在全班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老师才闪亮登场,这样,就确保了学生的“两心两欲”得到最大限度地培养与满足。“学习金字塔”指出:“师讲生听”的课堂,24小时后的保持率最低为5%,最高也才30%;但通过“讨论组”“做中学”“教别人”,24小时后的保持率最低为50%,最高为90%。由此可见,最好的学,是教别人(The best way to learn is to teach),正如“三标课堂”强调的“听过看过不算学过,做过教过才算学过”。“三标课堂”有效地运用了这一原理,不仅为“教别人”(表现欲)提供了第一抓手,还实现了从“老师满堂灌”到“学生自主学”的华丽转身。

(三)减轻负担,快乐师生。这句话的实施不仅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更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仅快乐幸福了师生,更大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句话让“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办一所没有学生的学校”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这句话,《新华社客户端》《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国家级媒体都报道过,带动了无数师生的教学实践突破瓶颈,走向辉煌!
新华社客户端的报道:三标课堂,以“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为基本流程,以“个体不会对子帮,对子不会小组帮,小组不会全班帮,全班不会老师帮”为基本的教学方式方法,从最后一名抓起,向第一名看齐,一个不落,一分不差,因材施教,培优扶弱,确保大面积、大幅度、高效率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谓大道至简,以简驭繁……走进三标课堂,你会感觉到,它是觉察内心、唤醒内心、回归本心的课堂,是一种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新做,创新的事情快乐做的课堂,是一种身在、心在、灵在的课堂。透过课堂上的掌声、笑声、欢呼声,你会体悟到师生生命大灵动、智慧大碰撞、人生大幸福的至高境界。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个体不会对子帮,对子不会小组帮,小组不会全班帮,全班不会老师帮。”这个口号每天都会在东昌中学的各个班级响起。学校正在逐渐形成兵教兵、兵帮兵、兵促兵、兵督兵、兵强兵的良好学习氛围,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体与群体的互动,进而达成个性化教育、个体化教学、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发展,变单一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转化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学关系。
据《中国教师报》报道:按照“三标导案”,让每一个学生自学(自管、自创、自做、自教),学不会的,同学间互帮互教;还学不会的,小组长帮扶帮教。根据目标任务化、任务问题化、问题能力化“三化”原则,导学、导做、导管、导教的“四导”原则,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的“五乐”原则,按照“个体—对子—小组—全班—教师”的逻辑顺序依次解决问题,全班学生分层展示、点评。
27年来,“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从地处大山深处的富民县散旦中学到地处发达地区的潍坊外国语学校,从地处乡村的原平市育英学校到地处城郊的南阳十九中,从地处发达地区的义乌外国语学校到地处祖国边陲的勐腊一中……大量的实践证明:只要坚持从个体出发,无论什么教育土壤,这句话都是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
作者:青力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