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上午,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深港澳科技交流活动暨探讨深圳产业与港澳创新科技融合发展新模式”在深圳市南山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新兴战略产业博士专家联谊会和深圳创客智联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承办,旨在促进深圳、香港和澳门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活动汇聚了来自深圳、香港、澳门的多位科技界名人和行业专家。其中包括深圳市企业并购促进会首席顾问马学民先生、国家高端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宋丁教授、中国侨联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d庄守堃主席、亚太文化创意产业总会会长马维业教授、深圳大学增材制造研究所所长陈张伟教授等。与会者就深港澳三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致辞环节,赵国权副会长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而马学民先生则提出了深港两地合作打造产业金融正向循环的建议。随后,宋丁教授、马维业教授和庄守堃主席分别从深圳、香港、澳门的角度分享了他们对于三地创新融合发展的看法。
深圳市新兴战略产业博士专家联谊会驻会副会长赵国权▲
深圳市企业并购促进会首席顾问、深圳市中小企业局企业服务处原处长马学民▲
亚太文化创意产业总会会长马维业教授▲
中国侨联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主席、澳门法治报荣誉社长庄守堃▲
庄守堃主席在致辞中突出了深圳、香港和澳门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紧密合作关系,特别强调了港澳在教育和科研基础设施上与国际接轨的优势,以及深圳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庄守堃期望此次活动能成为三地合作的新起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构建有益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合作机制。庄主席对港澳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持积极态度,并对大湾区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充满信心。
在主题分享环节,邓林忠博士提出了人工智能替代人力工程师的新课题“Angineers”,并探讨了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案例。曾博远秘书长则分享了关于分布式算力和AI新基建解决方案的思考。杨海涛教授从生物医药产业的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及其对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格局的影响。
圆桌对话环节围绕深港澳融合发展的战略、机制及实施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与会专家就多个议题进行了交流,涵盖了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相关规划、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深圳与香港澳门在创新生态上的差异及协同效应、人工智能带来的产业革命机会以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
此外,深圳市新兴战略产业博士专家联谊会秘书长王启航等多位专家委专家、理事会成员、会员代表以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兴战略产业领域企业家代表亦出席了会议。
本次活动由深圳北理工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深圳湾论坛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澳门大学(深圳)校友会等机构协办支持,为深港澳三地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有助于推动区域内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