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之夜”在广东深圳成功举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兼总经理室总经理彭健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主任蔡俊,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包祖明出席本次活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分别做了主旨演讲。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主任蔡俊在致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产业链完备、创新要素集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最为强劲的地区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之夜”, 就是要汇聚总台传播优势和大湾区作为国际金融枢纽、开放前沿、创新先锋的区位优势,共同探索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经济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本次活动,也是总台年度重点项目“央视财经金融之夜”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还将依托总台影响力和央视财经全媒体平台的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大屏+小屏的融合传播方式,推出一系列精品节目和创新活动,为大湾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推进金融市场互通互联注入新动能,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一流湾区做出新贡献。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深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扎实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过去三年,深圳的金融业年均增长8.3%。今年前三季度,深圳金融业增加值3987亿元,增长5.7%,占GDP比重16.3%。未来,深圳将依托前海、河套等重大战略平台,着力推动跨境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建设,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持续推进深圳金融改革开放,发挥先行示范的作用。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要进一步实现建设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推动湾区内各行业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金融的支持。过去五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挥金融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积极作用,国际金融枢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截至2022年末,粤港澳大湾区存款规模达到43.3万亿元人民币,贷款规模达到32.4万亿元人民币,香港、广州、深圳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排名稳中有升,金融机构不断赋能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而粤港澳大湾区也为金融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是国家经济宣传主平台、主渠道,致力于建设权威的新时代国家专业财经融媒体,加快推进全链条、全方位、全领域创新,用镜头和声音记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长期以来,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与粤港澳大湾区保持紧密合作,利用财经专业优势,关注大湾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持。
在活动现场,知名专家学者也带来他们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趋势研究。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做了题为《股权投资基金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提出股权投资基金是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化,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金融强国的实现路径》的主旨演讲中,明确提出我国在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做了题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演讲,指出金融支持科技,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来自创投界和银行界的代表以“金融新发展 湾区新机遇”为主题,重点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共同探索金融助力中国经济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金融新发展 湾区新机遇”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中央和地方媒体的代表以及广发基金等主流金融机构代表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来源:央视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