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高快写作
写作,是对新高考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综合表现。在高三1班和2班培训“高快写作”时,孟先生特别强调了写作的意义与作用。在培训完“高快写作”的方向、方式和方法后,孟先生安排了同学们现场写作上海市高考作文题《他们》,通过个体写作,对子互批互改,小组推选,全班表决的流程,评选出了“今日高快写作之星”:安仕银,陆曾桂,代泽蕊。安仕银以《“他们”为贤,我辈当学》,陆曾桂以《他们,无处不在》为题,代泽蕊以《他们装饰了这个时代》为题,在第一时间里把佳作发表在了《都市头条》,获得一致好评,引发强烈反响!孟先生亲自签名,向她们一一赠送了《中国梦青春读本》,以激励她们更上层楼。


(十二)高快演讲
“听过看过,不算学过;思过讲过,才算学过;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学十遍,不如讲一遍。”孟先生对此坚定不移。孟先生认为,讲,能快速提升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成为活脱脱的小老师,甚至好老师!在高三1班,通过个体、对子、小组、全班演讲的流程,评选出“今日高快演讲之星”任德玉、陈代兰。她俩的演讲以“视觉独特,感情真挚,感悟深刻,语言流畅”的文采获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孟国泰先生现场签名,向两个“明星”分别赠书《大众教育学》和《高快学习方略》,以鼓舞她们取得更大成绩。现选登她们的演讲稿,让大家领略她们的风采。

任德玉:难以忘怀的培训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都不是好汉!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只有靠自己,万事能办好!”这些歌谣一遍遍地回荡在我的耳边,难以忘怀,而这份让人深刻的记忆,是来自孟国泰先生所做的《高快作文法》培训会。
过去,我们写作文总觉得思路不清晰,或是思路突然中断且根据新高考出来的作文更是让人捉摸不透,但孟国泰先生的讲座却给了我们方向,就如同一片黑暗中出现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努力的方向。
新高考的命题要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深刻性、批判性、广阔性,这使得新高考的作文变得灵活多样,而我们只要去抓住这几个特性,加以理解和训练,再学会高效阅读,掌握新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自然会变得容易很多。
新高考命题不会走偏的几个主题是: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孟国泰先生希望我们多关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命题自会围绕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展开。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是华夏儿女,自然得去深刻领悟,然后用我们的文字将其记录下来,将它留在我们人生重要转折点的一份考卷上,留下令人难以抹去的烙印。
最后,我想形容一下孟国泰先生的形象。我在第一次见到孟先生时,是他跟着我们高三年级主任来考察我们的学习情况。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和蔼可亲,并没有架子。但在听他的第一堂讲座时,我才发现,他身上有着一种威严,让人不自觉想要收起放松的心情,立马变得严肃起来。看着他和蔼可亲的模样,讲座上却有着不同于平时的爆发力,会让人燃起浓烈的激情。到如今他的《高快作文法》讲座,无一不让我佩服他雄厚的知识储备量以及超前的思想。他的讲座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与方向!
我相信,这场讲座对我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会让作文变得容易理解,也希望我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在高考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陈代兰:课,原来还可以这么上!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很荣幸地聆听了一堂受益匪浅的讲座。主讲人是我们的“老朋友”孟国泰先生。
首先,我们学习了《高快阅读法》。一开始孟先生从“人”字的写法给我们简概了人的成长:由体育、智育、情育、创育、和育构成。然后我们便坐上了“课堂高铁”,学习了由孟先生带来的“高快阅读法”。
他教会我们快速阅读,把握命题意图、找到关键得到高分。同时我也学到了面对各大类型的文本阅读时该如何应对。
同时,“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等“六个必须坚持”也深深刻入我的脑海里。
其次,我接触到了思维的六大特性:流畅性、独特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广阔性。当天,孟先生用“数学思想”来给我们举了许多例子,让我们更容易地理解与接受。其中他提到了数学学习三宝:转化、简化、变化,都让我受益匪浅。
一堂讲座听下来,我记忆最最深刻的便是孟先生教会我们陶行知的《自立歌》“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都不是好汉。”及由他创作的《自主歌》“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只有靠自己,万事能办好。”孟先生的诗很通俗,朗朗上口,人人都能读懂。
孟先生的教育诗,是他个人对教育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他强调从个体出发,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通过“他我教育”和“自我教育”带领学生坐上“高铁”。
他特别强调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不想学,怎么教都不会,老师只起引导作用,重点在学生,孟先生的这点与孔夫子的教学方法大相经同,但他有自己个性化的认知与理解。
总之,孟先生的讲座让我们这些边远山区的小孩知道了高中的课程原来还可以这么上!

(待续)
作者:青力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