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快课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把“传统火车头带的课堂”转变为“动车组课堂”,而每一个“动车组”(小组)都需要一个组长。经过孟国泰先生全力以赴的启发和动员后,第一批小组长应运而生,并陈述了自己的管理要旨。纯朴而热情的同学们不惜把掌声送给了每一位组长。
第1组组长:张培婷
1、了解组员“已文化”的优势和劣势,然后一对一进行科学辅导;
2、分析组员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对子采用不同的帮扶措施。
3、设立奖惩机制,鼓励对子树立信心。
第2组组长:郝莎
1、树立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行!
2、分析组员实际情况,找到组员的优势和劣势,然后进行一一帮扶;
3、坚持干下去,坚持到最后。
第3组组长:陆负伊
我要带领小组在“德、育、体、美、劳”五个方面进行三个管理:
1、分析每一个组员的兴趣爱好,调动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2、积极带领小组成员开展课外活动,了解社会、科技文化、时政要闻;
3、了解组员的优、劣势,与他们多沟通,然后对症下药,寻找解决方案。
第4组组长:陆曾桂
1、树立自信,确立目标和决心,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
2、根据个人不同的实际情况,最大化发挥自我优势,尽快补齐劣势,不断完善自我;
3、适时关注组员的心理状况,做出必要的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第5组组长:陈抱武
1、精准定位,找到小组每个成员的优势和劣势,取长补短;
2、定期利用各种资源,了解社会时政、生活;
3、进行一周一次的定期测试,查缺补漏。
第6组组长:李定转
1、先帮助组员树立志向,明确目标;
2、分析组员的优势和劣势,对症下药,实现优势互补;
3、坚定信念,竭尽全力,想尽方法,用尽资源,考上心仪的大学!
经过同学们的举手表决,选出“今日管理之星”陆负伊,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回荡。
接着,孟先生对小组内的个体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和对子建设(教育、教学、管理)进行了周详的培训和建设。
在“动车组课堂”初步建成后,孟先生带领同学们用“三标课堂”的流程上了一节“英语限时测评改”课和一节“高快作文限时测评改”课,让同学们初次真实感受“三标课堂”带来的幸福感、效率感和成功感。


(七)高快阅读
“读天读地读人间,读书读文读经典”是孟先生的“大阅读思想”。在为高二、高三实验班全体师生讲到“大阅读”时,孟先生作了激情演绎,他说:人不仅要学会阅读有字的书,还要学会阅读无字的书。无字的书有三本:《人》《社会》《天地万物》。这三本书都是没有装订过的大百科全书,是人一辈子必须读的书,但学校教育基本不教这三本书。无字书,是一本大书。善读书者,星空月光、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是书。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天地间,没啥不是书。不会读无字书者,不可能有大作为。向万物万人万事学习,拜万物万人万事为师。真正的图书馆,是大千世界。他还以登西畴城里的金钟山为例,写了一首小诗,谈他读“无字书”的感受,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西畴城里一金钟,轻松攀爬至顶峰;
脚下一阵微风起,回望已是山万重。


(八)高快思维
新课标以及新高考的“三无原则”和“一核四层四翼”都特别强调“思维”与“创新”,也备受孟先生的青睐。早在26年前,孟先生就开始了“思维与创新”的研究与传播。今天,在靖源中学讲到“高快思维”时,孟先生一气呵成地说:
思维的六大特性分别是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广阔性。依据这六大特性,我们完全可以把新高考的试题进行归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有了思维之后,就要进行思考,独立思考、快乐思考、辩证思考、系统思考,尤其是系统思考。现在提“六个必须坚持”,其中一个就是“系统观念”,这种“系统观念”就需要“系统思考”,也就是新课标所要求的“大观念”“大任务”。有了这四个方面的思考,接下来就要打通“十条思路”:跳出框框想一想,由此及彼想一想……通过这“十个想一想”最后上升为思想。人=一堆碳水化合物+思想。一个人若没有思想,就是一堆碳水化合物。科学家研究发现,这堆碳水化合物价值27.5元。教育就是要在这堆碳水化合物上赋予灵魂,即思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思想、物理思想、化学思想、政治思想、历史思想、地理思想……说白了,高考考的是思想!而思想来自思维、思考和思路。有了思想之后,就是创新。由思维、思考、思路、思想,最后到创新,把这五个东西连起来就会别有洞天!
孟先生话音刚落,报告厅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孟先生的,更是孩子们送给心领神会的同学和自己的!

(待续)
作者:青力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