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写的是人生体悟
付汉勇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是著名的两首“长相思。”前面的是李煜写的,后面的是纳兰性德写的。都是经典。
可是仔细看看,还是发现区别。李煜的一首,意境明显深沉些。远山,高天,寒水,枫叶,菊花开了又残,雁飞,帘子里看出去的风月,处处传递出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思念。诗很短,信息量很大,高旷的天地,山水树花,似乎俯瞰,似乎身临其中,那空间里又弥漫着男女真情,且这真情不知道能否如愿,一种淡淡的忧愁叫人回味无穷。
诗写到这个份上,绝了。
纳兰性德的这一首,虽然也有空灵,但是意境比较小,比较浅,作为读者,我们只是跟着他走了一程,山水风雪都有,但是提炼不够,激不起人的想象。纳兰性德的词,我有一本,很精美,柔情很多,但是总体感觉,还是意境狭窄了些,男思女怨,伤感,却不能给人以深刻触动。我想这大约是纳兰性德长期深处皇室,接触面较狭窄的原因。他是有天赋的诗人无疑,只是和历史上大诗人相比,距离是一眼可见的。
附带说一下,近来发现有言论说张爱玲是中国真正的“伟大作家!”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张的作品我读过,上海白相的小开和闺秀。家长里短,眼泪绵绵,最多惟妙惟肖罢了,哪里能和鲁迅他们比呢?就是萧红,也是不能比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里面传达的社会底层的命运的悲哀,巨大的同情,心灵的震撼,张女士那里有吗?
我年轻时,喜欢李贺,他的思维活跃,警策,读来有满口生香之感。但是后来读了李白杜甫和其他大诗人,感觉李贺也是“窄”了点。李贺27岁去世!若是他能像李杜一样周游天下,作品会丰满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