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宪法同行
文/刘孟领
近日,我到邢台市襄都区泉北大街与新华北路交叉口东北角玩耍,在邢台学院北门对过,“宪法主题公园”六个醒目大字一下子吸引了我,使我这个“邢台老居民”眼前一亮,几乎走遍邢台主城区的我还是第一次发现有这么个主题公园,于是,我兴趣盎然地走了进去。 生机勃勃的常青乔木,郁郁葱葱,挺拔向上,鼓舞人心;整洁有序的绿篱,争奇斗艳的花卉,随着慢跑道,自行车骑行道和富有活力韵律的景观构筑,串联起全园主入口服务区、亲子活动区,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层级展开,为城市全年龄段人群提供了活力运动场所,提供了全家欢乐活动机会,提供了邻里交往活动空间,尤其是园内布设的宪法主题教育框架,把宪法元素融入公共空间,在“润物细无声”中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宪法、尊重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和运用宪法,以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
在绿树掩映下,方方正正的展示牌告诉我们:2019年建成的“宪法主题公园”,游园面积7.2万㎡,硬化面积1.7万㎡,绿化面积5.5万㎡,草坪面积2.9万㎡,2000株乔灌木合理种植,吸引八方游客高高兴兴来这里玩耍休闲。 在绿树掩映下,宪法主题公园处处可见歌舞升平的场面。你听那录音设备正在轻快播放着社会主义好,你看那大哥大嫂正在欢快地跳着舞蹈,你瞧那小玩童正带劲地追逐嬉戏,你看那年轻一代摇动娇姿轻松锻炼,方正棋盘周围围满了博弈的棋手争斗,还有那书法爱好者挥动水笔写着地书……在绿树掩映下,处处彰显出宪法的魅力!阳光下,刻在园内构筑物上的《宪法》语录映射在地面,文字的光影随着光线变化灵动有趣,涌动的动态活泼引人,景致的一动一静之间,到访者或驻足观看,或就地休息,或互相交流,畅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给人们带来的法律温暖,体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居民小康幸福,述说改革开放45年来和谐社会的优越! 在绿树掩映下,园内弯曲道路旁边设置的钢架结构“宪法墙”,灵巧、肃穆。大红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醒目地铺开,彰显这部护国大法顶天立地。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显示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类型,但不是完全社会主义宪法,是个过渡时期的版本。后来不断修改完善。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宪法,设立了“宪法日”,传递着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着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精神。我们现在执行的宪法,仍然是1982年制定的宪法,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稳定、尊严! 在绿树掩映下,路旁草丛中矗立的钢架“规矩”,造型新颖,庄严别致,使我印象特深。闪闪发光的国徽,硬生生地告诫我们:规矩,是一种分寸;规矩,是一种底线;规矩,是一种人品。正如《淮南子》曰:“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生而为人,不可漠视规矩,每个人的心中之尺,都应该用来度量自己。“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每日三省,自我完善,才是对生命的尊重。让我们一起,把一代一代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规矩”传递下去! 在绿树掩映下,一队整装待发的人民警察,在“宪法宣传周”到来之际,恭敬地对着国徽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在绿树掩映下,一伙儿靓男美女正踏着节奏鼓点,认真排练“宪法宣传周”的三句半节目——
开心锣鼓尽情敲,
十四亿人拍手笑,
伟大祖国崛起了,
自豪!
作者简介:刘孟领, 男,69岁,中共党员,河北邢台人,笔名孺子牛。本人自幼爱好文学,爱好书法艺术,爱好中华文化,现为《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邢台市作家协会会员,邢台市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大赛组委会授予“文化摆渡人”“好作者”、入编当代文学网文化艺术人才库,并多次获得国家级书画和文学写作技能大赛奖励,喜庆党的二十大活动中被命名新时代艺术先锋人物,第七届“中华杯”全国诗书画印艺术作品大展荣获“特别金奖”,其作品常在纸媒和网络平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