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记得当年高楼竣工时
作者:邴玉君
朗诵:阿红
音频配乐:大梅

年终岁尾,看到一个朋友发的林都伊春七栋高层的风光照片,一下勾起了我在工地的那些陈年往事。因为,那幅照片上的高楼是我当年组织施工的作品。
那年,我当项目经理在家乡林都伊春组织施工的七栋高层,林都伊春地标建筑,矗立在新区体育馆南面,提前竣工了。红透半边天的落红晚霞在送祝贺,天上一轮朗月腑看着这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群。一时间,工地上庆祝竣工的礼花满天,欢声笑语不休。工地的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农民工兄弟,一张张笑脸和激动的泪水交织在一起。一群农民工兄弟大声喊道,竣工了!竣工了。
我们一起来到享有盛名的三亚生态园酒店大厅,一场庆功宴在《建筑工人之歌》的悠美旋律响起来时,拉开了序幕。我们推杯换盏,互相祝贺。笑声、歌声、划拳猜令声,在大厅回荡。一种成就感,一种自豪感,一种人生路上的骄傲感,施工中的酸甜苦辣一起涌上我的心头。

这时,一个农民工兄弟端着酒杯来到我们桌前,对我说,你是我们农民工心中的泥瓦诗人,你拿我们农民工当兄弟,你关心农民工的疾苦,我们从心里感谢你。今天是庆功宴,有酒更要有诗祝兴,这时大厅掌声响起来,我激动的走上台,只说了二句话,今天庆祝七栋高层提前竣工,全是大家之功。我向台下深深的鞠了一功,眼泪挂在眼圈。,我即兴朗诵一首诗,致谢全体管理人员、致谢全体监理人员,致谢我的农民工兄弟。无题一首:七仙玉女至兴安,伊春地标风景线。战风斗雨建高楼,创优达标勇争先。呐喊声和掌声响起来,一首小诗,将庆功宴推向高潮,这就是文化的魅力,这就是通过文化的沟通,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酒庆功宴上,两年施工的日日夜夜,历历在目,像过电影似的在脑海里闪现。管理人员的兢兢业业,农段民工兄弟保质保量的安全施工,监理人员按規定办的不客气。这一切一切就是一本书,就是一部电视剧,就是人生挥之不去的一段岁月记忆。
当年,在一个十几万平方米的工地当项目经理,指挥“千军万马,”我像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那种激情至今还在心中涌动。一下停下来,我和老伴说,生活中总觉得缺点什么。缺少了工地上施工机械的轰鸣;缺少了和农民工兄弟一杯散白四个小菜,推杯换盏谈地说天,缺少了和农民工兄弟心息相通的交谈,缺少了为农民工兄弟做一点事的快乐感,缺少了每次阶段性施工会战胜利的自豪感。

施工管理是一们学问,说它简单又很深奥。我当项目经理,秉承先服务后管理的原则;秉承相互平等的心态,秉承不吆三喝四,不罚款的作法,秉承通过文化去感染我的农民工兄弟,去鼓励动员我的农民工兄弟的积极性。让他们心情愉悦的去施工,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工地全体施工人员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展开。我的农民工兄弟每年安安全全出工,钱包鼓鼓回家转。
离开工地五年了,每当看到红旗飘飘,机声隆隆,塔吊林立的工地,就勾起了我当年在工地的往事,就想起和我一起共事的管理人员,就想起了铁面无私的监理们,就想起了我的农民工兄弟。
搞施工,是和时间在赛跑。搞施工,是和时间争分夺秒。安排的不合理,组织的不到位,一天就会延迟一个施工阶段的工期,直至影响整个工期。施工中,人是第一位的,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机械随之就有积极性。大雨天不能施工,大风天不能施工,学生中高考不能延长施工时间。这些诸多不利因素,有时困扰着管理人员,所以,工地有句口号叫,“争分夺秒抢工期。”

工地的速度不是靠罚款,工地的质量不是靠罚款,工地的安全不是靠罚款。我当项目经理从来没罚过款,而是通过入情入理的交流,通过文化的潜意识。
工地大门的对联,我编了两句话:质量第一你记住了吗,安全第一你做到了吗。这两句话成了进入工地人员的口头禅,他们清晨一进工地就互相问:质量第一你记住了吗?安全第一你做到了吗?工地门前立了一块大宣传板,将一个农民工戴安全帽的照片放大后放在宣传板上,十个大字《请戴好安全帽进入工地》赫言在目,这种潜意识的文化起到了无形的管理作用,七栋高层从开工到提前竣工,未出任何质量、安全事故。真正实现了高高兴兴进工地,安安全全收工回。一位农民工兄弟的妻子在电话里和我说,你管工地我那爷们可高兴了,你把他们当兄弟看,我放心。过年时来我们屯子吧,吃粘豆包,炖鸡炖大鹅,吃酸菜烩血肠。我始终没有去,因为当年上有老下有小,真离不开呀。后来他们给我邮粘豆包、笨鸡、大鹅,他们把我当八拜之交的兄弟。

记得当年,我在一个集团当董事长助理,后来把我派到集团旗下建筑公司任副总时,也是一片议论之声,有人说一个文人能管工地?还有的说,一个性格温和的人管不了工地。可是,后来我成功了。他们又说,文人有文人的办法,文人有文人的管理之道,他们刮目相看了。一个充满了文化气息的工地,一定是标准化文明工地。其实工地管理很简单,管工地就十二个字,平等、服务、管理、交心、文化、钱包,这是我的十二字真经吧?哈哈哈!
人生都经历过激情燃烧的岁月时光;人生都有退下来的心中寂寞,人生都在寻找退下来新的人生节点,人生都在经常的怀旧,唠叨八百年谷子五百年糠那些事。
我是性情中人,我喜欢怀念人生往事。我经常和家人朋友“讲过五关,斩六将”的辉煌,也讲“走麦城”的轻狂。讲年青时的血气方刚,讲人到中年时的沉稳和知天命,讲步入老年的童心未泯和张狂。讲又找到了新的“职业,”挥毫泼墨写诗章。

农民工,改革开放四十年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一双粗糙但能为城市绣花的巧手,让每一座城市旧貌换新颜,让每一座城市都充满了现代化大都市气息,让每一处小区都美丽温馨,让每一条地铁、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通向四面八方。
农民工兄弟,每一座城市都有你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身影,每一座城市都洒下你们辛勤的汗水。你们是最可爱可敬的人,你们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垦荒牛,”你们在华夏大地树起一座中国建筑史上的丰碑。
记得当年庆竣工,推杯换盏情意浓。绣花巧手建广厦,功在当代农民工。
真难忘呀,当年高楼竣工时。致敬!我的农民工兄弟,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