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的故事
文/孙述考
图/来自网络
2023.11.27日10时46分一11时19分作
2020年,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一位八十四岁老人,一天早晨三点半呼吸困难,被家人打120拉往齐鲁医院抢救。整个白天下三次病危通知书。下午三点半,我对老人的侄子、孙子说:“你们拉我去齐鲁医院看看。”去了医院,人满为患。老人在吃氧,意识不清。我征求了老人儿子的意见,建议立即出院。将老人用面包车迅速拉往泽宇健康管理公司。一路没有任何吃氧防护。到了一楼大厅,我对我的两名弟子讲:“用我们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在一楼大厅救治!”弟子们没有用任何针,任何药,没有任何检查。二十分钟过去,老人突然自己坐了起来,环顾了四周,对围了一周的人说:“我好了!”老人真的好了!
还是崂山沙子口街道,一位七十多岁女患者,去年,即2022年年底,全国皆“阳”期间,一位多年与我亲如兄妹的朋友给我打电话:“哥,我婆婆喘不动气了!怎么办?”在当时整个医院人满为患,死者接踵,去医院连床位都没有。我立即用神经导能疗法进行救助指导。十五分钟过去了,朋友来电话说:“哥,我婆婆好了!”老人迅速转危为安了!一个月后,患者的女儿也给我打电话说:“哥,谢谢你,救了我妈一命!”
还是崂山区沙子口街道,一位八十岁老人,淋巴癌晚期间腰椎胸椎骨转移,两个女儿心痛自己的母亲,每天以泪洗面。来找我时,老人的三十多岁的孙子背着他奶奶上二楼。老人趴在孙子的背上,病情很重。老人的女儿们、女婿全来了。我用中医神经导能疗法,不用针,不用药施救。一个小时过去了,老人恢复了正常一样,双手合十对我说:“师傅,这个疗程好了,再给我加一个疗程!”老人来时背着,走时,自己抚着金属栏杆,从二楼走了下来!
这就是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在关键时候,救命之快,令人不敢想像!而且,没有动用一根针,没有服用一片药!这些年来,光这一个地方,用这种疗法,有多少人因此而受益啊!如今,我想把这一大道至简的绿色疗法传承社会。希望有缘者报名学习。联系方式:13964896768。
与君聊医学 脑洞豁然开
文/孙述考
图/来自网络
2023.11.27日14时38分一15时35分作
当人间的西医在忙着给患者做各种疾病检查,然后输液,做手术治疗的时候,当传统中医还在忙着配中草药,针灸的时候,另一门不用针,不用药的新的医术——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已经在人间诞生!
人世间为了拯救人的生命健康,东西方纷纷在采取救世的医疗办法。在这些办法中很显然出现了两大阵营——中西医。中医是什么?西医是什么?前者五千年,后者二、三百年。是东西半球的世人思维与追求出现的两门不同的医学。而传统中医太深厚了,太博大了,西医非要要完全灭掉中医,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中医就像一片竹林,它的根在地下盘根错节,扎得又深又广!有人说在国内大街小巷中,中西医门店林立。但真正看数量,中医门店远远多于西医的药店!但西医的大医院当下坐拥几乎大多数江山。两种医学的斗争还会持续很长很长的时间。打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比喻,中国不好好守护发展自己的民族的医学文化,视中医为敝履。中医为蚌,西医为鹬,正当中西医相持不下时,日韩,尤真是日本,大肆收购屯积中草药,收买百年国字号中医企业。如今的民间中医,被西医打压的千疮百孔!被日本抢夺一空。但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中医的根在民间永远消灭不净。正如一句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从当下巴以冲突来看,犹太人与别的民族不会共生。无论治国治理天下与做生易,那么我们就知道他们的做事风格了。西医是勒氏家族在全世界经营,勒克菲勒家族是犹太人。从世界上的“人口消灭计划”到国内的“消灭中医”计划,他们的思想是一惯的!中国人民缺少这种防备心里。西医培养出来的中国医生基本上成了西医的代理人,也共同指责中医是迷信!把祖国传统中医踩在脚下。如果每个中国人冷静地考虑一下,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西医东渐以前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年,这些中国人的祖先的健康是怎么保障的。西医不过泊来一百年。中医有没有功效,不是一目了然吗?西医目前的医疗水平,全社会不也非常清楚吗?
但医学要发展,要进步。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的诞生就是人类医学的伟大进步!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人类在今后面对疾病时,不用慌乱,不用愁无针无药,可以立刻祛除疾病!这一发现与发明,将成为人类的医学一座伟大的里程碑!人们肯定不会相信,这可能吗?但人们无论怎么置疑,这门伟大的医术已经产生问世!这正如,爱迪生的亲朋好友不会相信他会发明电灯一样,东汉张衡的亲戚朋友不会相信他发明地动仪一样,昇升的亲朋好友们不会相信他会发明活版印刷术一样。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不是气功,不是巫术,不是电疗,不是小针刀,不是火针,不是得画符的祝由术,是一门朴实无华,但理论博大精深的医术。它适合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因为它不用针,不用药,没有资源限制,没有文化限制。谁都可以学,谁学谁受益!谁学会就会热受上它!一个人学会,会救己疗亲,帮助社会,幸福一大片!尤真是传承子子孙孙,千秋万代!联系方式:13964896768。
暮色吟
文/孙述考
图/来自网络
2023.11.27日16时18分作
太阳向南行,
北方日急暮。
忽睹室窗外,
众树渐模糊。
冬风赋
文/孙述考
图/来自网络
2017.12.26日15时6分一16时6分作
冬风又在人间驻,今日我作冬风赋。冬风一路作狂呼,冬风凋落人间树。草木经冬叶尽枯。谁言冬风好严酷,冻死苍蝇意未足。蚊死蝇灭人间净,忽觉人间好舒服。
举首望天白云无,苍天无云眼界舒。冬风吹山山如瘦,山上顽岩冷肌肤。却见山上遍松树,冬风吹松绿更妩。宛若松穿冬制服,冬服暗绿色模糊。冬风吹地山草伏,山草薰黄叶已枯。但知枯草根犹生,春风来时绿又复。
冬风山间也吹瀑,山瀑一吹也凝固。远看山瀑若凝脂,凝脂处处白如玉。好大人间一块玉,说是像玉更如布。谁将白练散人间,挂在人间山涧处。人若立岩作远观,简直立体画一幅。只是不闻山瀑响,山上瀑响如噎住。
冬风吹过山中潭,潭中碧水冰已覆。潭冰如镜谁打磨,看似如玉更似璞。冬风吹过山中桥,山中铁索好冷酷。铁索色黑质犹凉,游客经过不敢抚。
冬风吹过山中寺,寺院黑瓦成白屋。冬雪覆瓦山寺白,寺中僧晨扫庭除。冬风也吹老妮姑,妮姑庵前香客疏。不知妮姑谁家女,缘何绝尘亦绝俗。
冬风吹过山下湖,湖光山色若凝固。冬风已冰湖中水,湖中微波不起伏。湖边最美是衰芦,芦花覆雪头低伏。芦叶倒影湖上冰,湖冰映芦芦映湖。冬风也吹湖中蒲,湖中菖蒲叶早枯。犹记夏蒲蒲叶繁,蒲风习习沁胸腑。
冬风吹过湖岸柳,湖岸衰柳枝叶疏。衰柳经冬褪颜色,半是衰黄半像枯。记得年年春又复,柳色如烟真醉目。吾曾留恋此绿烟,总觉柳烟更似雾。夏时柳树更如瀑,宛若美女水中沐。初秋柳叶美且妩,最是繁盛供人睹。仲秋柳色映团月,柳色月色湖中浮。暮秋柳色半凋枯,忽觉风骚如老妇。衰柳气质真堪堵,柳叶虽凋韵不无。冬风一吹柳叶枯,不见柳叶赏柳骨。
冬风吹罢湖中堤,湖堤两侧皆冻土。但见蝶兰兰不开,更见兰叶如冻熟。料得明春春风来,湖堤成了兰花路。冬风吹过湖边舟,湖舟孤单不见橹。犹记当年在西湖,湖上划舟好舒服。冬风吹过湖上亭,风吹湖亭亭如故。只是不见风骚客,手凭湖栏抒胸腑。
冬风吹过旧村落,白雪早覆千间屋。屋前屋后皆是邻,方井院中日先暮。冬风吹烟烟散布,忽觉冬晨成冬暮。冬风吹日日西垂,冬日残辉犹瞩目。
今日忽然沐冬风,提笔写下冬风赋。
作者简介:孙述考老师:字硕勋,又字鸿儒,子文,一乔。号东海崂主人,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毕业,中文专业,文学学士。教师、画家、书法家、国学专家、作家兼诗人、诗词理论家、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创始人。喜欢艺术和文学和收藏奇石。创作诗词歌赋一万余首,受到人们喜爱。在几十余家诗歌网络平台和报刊发表过诗作与文章,作品传播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历史上继贾存仁将李毓秀的《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以后,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增编,《孙述考增编<弟子规>》四千余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将孔子的《论语》参差不齐的文言文改编为三字一句的《诗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体式上的改编。将洪应明《菜根谭》改编成《诗译<菜根谭>》等等,对中国国学是一个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