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8日下午,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联合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高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在高新区教研中心的支持协调下,共同走进珠海市礼和中学,开展一场精彩的送科普进校园公益科普讲座。礼和中学初一年级10个班合共400余人在报告厅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科普讲座邀请了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中心王涵博士作为主讲老师。王涵老师以《科学研究:智慧医疗之人工智能与眼科先进科学技术》为主题带领同学们走进人工智能与眼科的科学探索之旅中。
讲座伊始,王涵老师首先讲述了她的“偶像”——药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老师毕生的科研经历,通过故事希望弘扬“团队合作、坚持不懈、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吃苦耐劳”的科学家精神,倡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人工智能作为当前科技界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王涵老师首先以最常见的人工智能场景向同学们提问,并用生动的例子讲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以及实践原理,激发青少年对于人工智能与智慧医疗的兴趣。
人工智能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王涵老师以眼科学为案例,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在眼科中的应用、研究方向、未来发展及前景等进行深入讲解。她提到,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眼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的发展之路漫漫,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者不断耕耘。
作为数据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以及眼科与视觉科学交叉学科的科研工作者,王涵认为她有义务和责任让更多孩子懂得如何科学用眼、爱护眼睛。人工智能新兴技术的兴起,为我们爱眼护眼带来了新的思路,由此,她结合眼球模型详细介绍眼球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有针对性地宣传青少年常见的眼科疾病的预防及保健知识。
为了让同学们对眼球结构有深刻认识,讲座现场还举行了一场“眼球模型组装小比赛”。来自六个班的学生代表参加了互动环节,台上学生激烈拼装,台下同学热情高涨,不断为同班“选手”呐喊助威。不到两分钟时间,六名同学先后将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等所有拆卸部件成功完成组装。



最后,王涵老师展示其团队自主研发的“AI干眼系统”科研项目,阐述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同时,欢迎感兴趣的学生成为科研志愿者或科研小助手,一起参加到项目研究中来。她更鼓励学生们勇于为梦想付诸行动,努力成为未来的小科学家、小发明家、小工程师,为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贡献力量。
讲座结束,有两位同学特意留下来跟王涵老师交流,其中一位女同学说到,“我也想像您一样,艰苦奋斗,以后能够在高等学府求学求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另外一位男同学则说,“听完讲座后,我更加坚定要努力学习,成为一名科学家”。

王涵博士简介

王涵:澳门城市大学数据科学理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珠海市人民医院博士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培训班讲师 ,CCF委员,深圳市视光学会影像及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知识产权109项(已授权12项) ,其中专利46项目,论文44篇(其中最高影响因子13.7分),软著19项。从事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交叉前沿科学研究工作6年。
来源:ZIAT科创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