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红山和小红山属于姊妹山。一大一小坐落在安南坝尔西北部的冲积洪积戈壁荒漠上,位于博罗转井镇北38度西,直距107公里,又距敦煌古阳关西北,直距80多公里。

大小红山突兀沙漠,大的海拔高度2640米,小的海拔高度2052米,相比临近的阿尔金山与祁连山,既无如剑的峰,也无险峻的岭,因为千万年风剥雨蚀的缘故,山体大都圆滚滚,光秃秃,寸草不生,远远望去犹如脱了毛的野骆驼在地平线上晃悠、奔驰,又恰似黄河里皱起的浑黄浪波。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大部分山体表层是赭色、黄色、紫色、灰色、白色、黑色等碎石和砂粒,总体呈黄赭色和红色,所以“大洪山、小红山”之山名由此而来。根据有关史料推断,此两座山可能属汉唐时期的西紫亭山。

大红山和小红山虽然不起眼,但山内蕴藏着丰富的水晶石矿,也因为有水晶石矿藏,使它的名字远扬在外,引人注目。据勘探部门勘探,大洪山的水晶石矿,大约在158条之多,呈脉状,等轴状。一般长10—30米,宽1—5米,最长80米,最宽60米;晶铜最大长5—10米,宽1—2米,高1—1.5米,最小晶铜仅1至数厘米,呈半透明状,一般重10—3200克,最重70公斤。

据说四十年代,有一个哈萨克牧民被当地民团追击,逃至大洪山附近受伤倒地,昏迷不醒,半夜时分,渐渐清醒,当时明月当空,他借着月光无意间发现眼前有一座冰山,晶莹剔透,熠熠闪耀。戈壁沙漠上自然没有冰山,他意识到眼前出现的奇迹是人们所说的水晶石,这可是宝贝啊!可他当时手里一无工具,二则受伤,三则后面有追兵,来不及采挖,匆匆逃回。后,有关部门根据他提供的地点线索多次进山寻找,可能因为被风沙掩埋,至今没有找到。因为那是白色金子,多少年来,不少人如同做“黄金梦”一样,做着“水晶石梦”,当地和外地民工利用闲暇进山寻宝,开挖采矿,但不少人带着“美梦”而去,空手而归,也有不少人“圆”了水晶石梦,特别是1988年以来,敦煌和阿克塞大批民工进山开采,卖矿赚钱,收益不小,有的走上了致富之路。
据1988年某报在《大红山有奇宝》一文报道:1月23日,敦煌市南湖乡阳关5队农民xxx等11人,在大洪山挖到一窝水晶石,最大的一块200来公斤,加上零碎小块,总共800公斤,被xxx农科院以26万买走。4月20日,阿克塞和平乡水晶石矿xxx等人,又挖到一块重达237公斤的水晶石,价值10万多元。这一时期,进山寻宝,开采水晶石形成一股热浪,这些矿藏的开发利用,无疑加快了当地农牧民治穷致富的步子,但也因为乱开滥采,部分矿体遭到破坏,引起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建立制定了管理办法和开采制度,使大红山、小红山的矿资源开采工作,有章有序进行。
此文1996年5月17日载《酒泉报》飞天大周末。
——这已是三十多年前的记忆了,现今大红山、小红山周边地域均为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年在管理部门的精心管理下,这一带戈壁荒漠和山峦沙地的自然生态得以保护,野双峰驼、蒙古野驴、雪豹、盘羊、岩羊、鹅喉羚等多种珍稀动物,在这片蓝天下自由自在活动,繁衍生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