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火令·冬情 徐长华 叹菊为霜艳,风寒日色微。可怜幽榭客来稀,振野北风呜咽,槁叶叩书闱。 叹我能青眼,尊君是白眉。引壶沽酒破寒威,但得清闲,但得月波回。但得尔神吾奕,相契且相随。 卜算子·咏桂 王宇平(湖南) 桂影挂窗前,满院馨香绕,不愿娇姿独自妍。与菊妆秋俏。 高贵不张狂,送爽金风笑。留得冰心在世间,淡泊师人表。 【南吕·四块玉】乐享晚年 陈廷玲 腰背弯,凝花眼。老态龙钟、步蹒跚。世间名利皆看淡。乐晚年,顺自然,身自安。 生查子·大爱无疆 纪建淮 淝水缓波流,舜岭红枫灿。淮上友谊纯,牵挂周公难。款款爱心呈,密密康宁唤。牵手蕴真情,大爱诗词赞。 喝火令·桂 孙国崑 桂树风中舞,成花显丽妆。晚霞晨露雨中狂。枝拂碧空萦绕,花海放清香。 八月花如玉,条条绿叶藏。万团千簇似金镶。喜了村岗,喜了蜜蜂翔。喜了摘花村女,小调唱情郎。 绿茵赋 孙守英 壮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为护大地,奋力吐芽萌。 美哉!绿茵美如画,翠色映天涯。远眺如绸缎,柔软又奇葩。 春风和畅兮,茸茸遍野清新。鸟儿歌唱兮,蝶蜂飞舞欢欣。绿毯铺垫兮,儿童嘻戏健身。萋草茂盛兮,芾蓋大地无垠。禾苗茁壮兮,生出氧气为民。 夏日炎炎兮,降温除湿湮津。大地干坷兮,滋润沙土除尘。花开花落兮,陪伴月影妃嫔。休闲躺臥兮,仰望蓝天梭巡。青翠如画兮,美化环境清纯。秋风起谅兮,绻缩躯体隐匀。根枯叶萎兮,紧贴大地养神。深深扎根兮,母子拥抱千军。孕育种子兮,传承后代倍亲。冬风凌烈兮,任凭肆虐无嗔。生死存亡兮,旡怨无悔自珍。干枯伏地兮,任尔践踏无呻。待到春回兮,依然焕发青春。赞曰: 绿油油护佑大地,郁葱葱喜映蓝天。清靚靓蝶蜂飞舞,碧澄澄芳草斗妍。 满江红·白帝城 孙登先 独立江中,迎波涌,奔腾不息。望两岸、江风扑面,猿声来袭。朝发轻舟云彩灿,暮归老杜秋风急。感诸葛、不忘托孤心,挥椽笔。 诗城美,多遗迹。新篇写,轮蹄疾。曾经苦寒地,人多车密。湮灭公孙谋霸业,遗留汉蜀奇功立。看要津、巨舰起航程,浪波击。 玉楼春·舜耕山晨练采风 苏林生 环道漫游天破晓,几缕红霞迎客早。一声长啸震山峰,惊起林间沉睡鸟。 布局谋篇心境好,觅韵酌音生技巧。云笺泼墨立高标,煞费苦心勤探讨。 寻 秋 作者/李佳桂(合肥)
我走进五柳先生的秋天 南山有雾、地偏无车马。 飞鸟相与还 己是夕阳西斜。 东篱尚在,难得悠然, 忍将残菊酿杯酒 一饮而下。
我走进诗圣子美的秋天 长江滾滾东去, 落木萧萧飞下。 风急天高、渚清沙白。 我将惆怅的泪 付予江流伴晚霞。 但我不知道,是我的 泪带走了江水?还是 江水卷走了我的泪花?
我走进张继夜泊的秋天 恰姑苏城外、月落霜天 有客船闲暇。 欲借江枫渔火 杯酒品古刹。 他却愁眠不醒, 空余乌啼喳喳!
我走进香山居士的秋天 清光万里,正应是 玉兔银蟾相欢,乐享清佳! 却是庭前别离,金门不留 几许泪珠儿挂。 情未了 添愁益恨绕天涯!
我不忍再向先人寻秋。 范仲淹的碧云天 黄叶地,秋色连波 好梦断酒茶。 人道芳草无情, 却不见 寒烟笼翠、归鸟无家! 刘禹锡的晴空排云 一鹤冲天,也只是 引一段诗情到碧宵, 空叹寂寥说豁达。 曹雪芹虽有半床落月 却已是 露凝霜重、泪洒病榻。 难再会 大观园内倾广厦; 乱纷纷 石头城里说梦话!
我走进今天的秋天 寻丹桂飘香, 寻红叶如画, 寻哀鸿亮翅, 寻重阳风雅。 惊倒我的、竟是 雁山大雪、 满城飞花!
这注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秋天! 万头银菊,四海一家! 应着苍山呼唤 落笔飞霞。 一夜间 为一座城市绘出一幅 亘古未有的图画! 携三千桂子 飘飘洒洒, 丹枫泣血、将冰霜融化, 书就一个人世间 感天动地的秋天神话!
我将寻秋的迷离, 带到今天的秋天 欲留一束寻秋的心路之花! 今天秋天的苦涩,却让我 无言表达! 秋水潦草, 海上明月 乱了诗意芳华!
冬至,春已不远。 且让我吞下这个 秋天苦涩的况味, 录下这个 秋天迷离的心结 请求春天解答! 晒太阳 作者/田 珍(陕西)
下午三点的阳光 温暖,舒适 心底萌生的柔软 随野菊花在山坡恣意 侧着身子躺下来 透过黄绿相间的树叶 让魁星楼霸气对焦 目送飞机越过远山 跟树枝上的麻雀逗趣 比邻而居,听虫鸣 一起见证黄昏日落 菊 韵 魏传良 粉墨登场着素妆,娇羞欲语不疏狂。 和云伴月临风秀,凝露傲霜携雨香。 曲赋寒英诗句爽,笙歌淡艳韵文芳。 回旋秋色黄花瘦,陶令平章说者详。 北上纪游两首 李家勋 草原马场 追风飒露挂红裙,踏踏烟尘卷暮曛。 一线青天浮绿草,乌骓碾碎几重云? 注:追风、飒露、乌骓皆宝马名。 杜尔伯特松林公园瞭望塔(新韵) 庄来喜(大庆) 春风吻绿浪无垠,再度登临景色新。 北觅湖中鸭戏水,南寻江上鹤腾云。 叮朋切莫高声喊,静耳能听天籁吟。 诗友狂歌何振奋?翘眉吸氧抖精神。 立冬感怀 于 军(内蒙) 交加雨雪盖秋容,囊里空空己入冬。 待到春来谁又画,熟知握笔是闲农。 闲居吟 魏龙恩· 饭碗刚松就上床,手机寻韵七平阳。 同窗群里问声歇,诗苑社中应稿忙。 国事何须吾辈论?人情已惯世风凉。 风花雪月由伊咏,老酒一壶聊梦庄。 暮 秋 陈开廉 细雨随风洒不休,残红憔悴独登楼。 夜来清野寒霜月,日落长溪晓岸舟。 白草露珠三点泪,黄花冷叶几枝愁。 徘徊自恨无佳句,极目天边月似钩。 立冬寄怀(通韵) 陈良传 草木潜藏秋韵浓,寒天初肃雨交逢。 云川无限游情远,风物几多环目重。 塞外雪霜堪浸骨,尘边岁月了於胸。 但从寥廓虚空看,留爱河山客驻踪。 晚餐有作 程海潮 倚枕读书天已黑,翻身下地到厨房。 生姜葱蛋菜心嫩,猪肉油盐锅里香。 户外晚风侵暗牖,盆中汤面饱饥肠。 举机拍照存图片,留给儿孙趣话长。 绝句两首 连国民 乘游轮逆水游三峡大坝 天蓝水碧楚山青,游客船头叹不停。 大坝雄姿惊世界,旅人信步逛闲庭。 古稀老人登天柱山 凌空一柱白云间,陡峭天梯不等闲。 步步艰辛行半道,艰辛步步下南山。 月下听琴 杨东市 轻拨柔弦月满林,多情总爱付瑶琴。 清风送曲思还近,烈酒沾唇念更深。 消得红尘鸳侣梦,意随佳境凤鸾音。 依稀往事如重现,一片悠扬润此心。 花甲感吟 缪保龙 朔风侵九州,草木又逢秋。 水畔蛙声绝,亭边桂馥留。 天寒雁沉闷,地冻菊深忧。 一晃耆年至,轻霜染白头。 早 冬 程 光 恶浪昏天心乜斜,冬风急骤袭寒鸦。 霜轻未灭田原草,雾暗难寻淮水沙。 落落枯黄求早露,凄凄古木乞残霞。 早年却羡归人醉,疫后愁肠无酒家。 金秋吟 孙守英 十月金秋哪最忙?农夫播种抢时光。 盈枝瓜果风姿艳,遍地高粱赤赭妆。 丽日晴天花荡漾,蓝天云淡鸟飞翔。 惟因预报寒流到,旡奈诗朋醉梦乡。 咏 菊 王吉霞 东篱菊放满园香,带雨摇风妆淡黄。 飘洒寒英横玉露,娇羞冷艳傲清霜。 诗吟秋色端人瘦,笔绘丹青楚客狂。 举酒闲庭无个事,阶前伴月赏孤芳。 寿西湖行洪联想 朱义红 一泄千钧万户喧,洪流摆布夏云寒。 定湖门外夕阳近,借乘天帆过大山。 立 冬 彭 亮 挥手作别秋,冬藏五谷收。 朔风一万里,霜剑下神州。 秋 雨 李文庆 闲梳黄叶赴尘轻,又湿芦花催雁行。 侵户寒潮归一夜,敲荷残梦断三更。 斜飘客馆频沽酒,密布乡园乱调筝。 点滴心思如玉碎,西风合韵作琴鸣。 雪 朱多喜 冬云降白絮,玉蝶漫飞天。 世界无颜色,身融化淡烟。 重阳登高(新韵) 潘家凯 阡陌过菊丛,登高正九重。 枫丹妆秀岭,水碧映苍穹。 雁叫声声远,花香阵阵浓。 千山霞万道,夕阳漫天红。 癸卯重阳登高 胡焕亮 拾阶扶杖绕修竹,斑鸟成双穿树阴。 抛却尘间繁琐事,虔闻禅寺梵阿音。 长空雁阵向南国,古塔门楼对北林。 忽觉人生何苦短,年华瞬逝再难寻。 论斤买书浮想杂言 作者/卜桂平 星期天因买日常必需品走进超市。进入超市,到文化区浏览是我的习惯,有时并不一定买什么,这次却看到此区正在论斤卖书。除了旧货摊上和废品收购站论斤收购旧书,在专门售书的地方论斤卖书,平生还是第一次遇到,心里有种数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挤进售书堆前,翻检浏览着堆积在一起,没有分类的古今中外名著,各类养生,休闲、编织,儿童读物等书籍,看着众多我曾经着迷的中外名著,唐诗、宋词、元曲……,恨不得统统搬回家,但毕竟不是头脑容易发热的年龄了。最后挑来拣去,只买了四本了却情结的书拿回家。 平生买书,除常用的工具书,对于喜爱的古今名著很少上书架,大多放于床头桌边,随手翻看几遍,随后便装进书柜内或纸箱里,这一来因条件的限制没有大的书架,二来自知之明,不想附庸风雅。 晚上躺在床上,翻看着论斤买来的格林童话和一千零一夜,脑海里浮现出那些难忘的以往。其实,这两本书,早在我上小学五、六年级就都看过。那时借到这样的书,阅读着里面的故事,它会让我的精神世界里翩舞起许许多多美丽的幻境,沉醉享受于美丽幻境的情节里,忘却自身的环境,忘却现实,故此以至于“废寝忘食”,常常忘记现实中该做的一些事,为此,曾被父亲狠狠的打了一顿。那是自母亲死后父亲第一次打我,也是最后一次……! 除课本杂志或电视上了解的,较生疏、知之最少的就是东周列国志了,一向阅读欣赏不多。随手翻阅里面的标题,大致阅读了几个小故事,想那里面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故事,在过去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曾被多少词弹书评家改编传播,在寻常百姓家传为佳话?我最初知道里面的故事,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在那每日只能吃上一顿饭的夜晚,奶奶和父亲总是用故事来填充我们饥肠辘辘的肚皮,来催眠我们因饥饿无眠的睡意。当然,知道是东周列国志里的故事,是长大后回忆起故事内容对照上的。父亲和奶奶是在条件曾经允许的时候,都是最喜欢听评书的,用他们的话说是“小戏”。我无数次拟想,假如父亲和奶奶能活到现在,我把这书里的故事读给他们听,他们该是多么的高兴和满足啊! 几本书中最喜欢,也是最想要的,是《唐诗 宋词 元曲三百首》,这是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宝库的其中一册,共三十册,定价900元。唐诗 宋词 元曲我都有一些单本小册子,没有这本详尽,查找欣赏起来也方便,论斤买这本书,真是愧对编著者诸葛山人先生了,想他辛苦编著宝典,竟落得被论斤卖出,该是何等的伤感失落!买书的时候我没看几本书的重量,也不忍看,作为著书的情怀,更不说辛苦,当以“一字千斤”,何忍再计较那星星点点的斤两呢!就本人水平,有这本书,已足够我欣赏学习余生终尽,这价值已不是斤两和那几十元钱所挂齿的了。 随着时代的进展变迁,我不知道论斤卖书是否会成为普遍现象!在心底深处,更加钦佩痴迷于著书的那些人,他让我想起雨果、托尔斯泰、莫泊桑、大仲马 小仲马父子、普希金、夏洛蒂、裴多菲、司马迁、曹雪芹、柳宗元……!想起他们凶险坎坷,穷困潦倒的生涯! 璞山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