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辉祥,上海浦东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上海第二幼儿师范学校副校长,后辞职经商,现供职于上海安保电气实业有限公司。1978年起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至今已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约约600多万字,《感悟是金》、《心韵》、《悠悠浦东情》等散文集10本,《盗宝的情人》、《七彩情缘》等中短篇小说3部,长篇小说《钱途》、《隐私》、《灿途》、巜金浦三部曲》等8部。作品多次获奖,并被多种书刊报纸转载。
小说的动静之机处理
——关注《殊途恩怨》舒老板这个神秘人物的描写
今音评论:
《殊途恩怨》神秘人物舒老板的意味相投。这是小说处理动静之机方面的一个切入点。比如,开羊肉馆的舒老板对景梦喜的投缘,其出于主动的认可是景的娘舅开药店这一句话。于是,舒老板心有所动,动于要为老首长治病而缺药的苦恼。这是第四章小说当中景梦喜一句话所引出的大文章。
说穿了,一直处于窥探之中的猎豹舒老板,终于寻到了觅食的动物景梦喜。这是一种利益交换。这也是小说在第四章写得精彩的地方。于是,稳重老练的舒正悦为景梦喜引荐了一个暗鸨的小童嫂。如果要拿当下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这个道理去套这样的一种事实,又该作何种解释。
从小说所托举的这么一个现象来看,留给读者的当然是某一种思考。那么,思考其中的什么东西呢,比如,首先要看其有否价值观取向。单从这一点出发,它所引发的是读者对小说背景的了解。比如思考当时的国情,另外就是思考舒老板相信景梦喜的目的是寻药。
在这里,看到了像这样的细节和提问,实质上是在和纪实文学的创作作切割和区分。如果按照纪实文学去写这样的题材,绝对是另外一种写法,而会让人看了之后觉得不过瘾。比如,对舒老板的正面描写绝对是高、大、上的那种。但小说不是这样的一种写法,它需要从人物的灵魂深处去进行刻画。比如,人的灵魂的游移和摇摆的波动起伏等。
当然,小说也有故事基因在其中,比如,舒老板向景梦喜介绍了小童嫂,于是小说的旁线人物继续可以围绕小说要求再作生发。另外,小童嫂的阶级阵线也就出现了相对模糊性,认为小童嫂是坏人的在这里可以举手。而又认为小童嫂是好人的又有多少。这就涉及到小说的结构如何排布。这也是小说创作所需要的突出其深邃之处的地方。
比如,你也可以认为小童嫂这样做是在为革命做贡献。像这样的引申思考,首先要看读者的立场,不同的立场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而小说更注重的是人物对生活认识及操作的过程理解。比如,读者可以追寻小童嫂的身份。这时候,可否把小童嫂的生存作为第一需要,来作为理解这部小说的内涵是否对。
以上讲的是舒老板在经过小说四个章节的发展,真正动起来了。而之前的动,只能算是在蛰伏中的稍微抬头而已。然而,舒老板是为景梦喜而动。当然,小说发展到第27章时,他的神秘面纱已经撩开了,那是后话,包括他和小戏妈的情感纠葛。这时候,小说尤其对舒老板这个人物的描写和刻画,人间的烟火味越来越浓了,这是小说艺术的真实。
小说作者:倪辉祥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
评论: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