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下午,第六届虹桥论坛“开放发展”板块下的五场分论坛之一,“金融活水聚力服务实体经济”分论坛举行。
分论坛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智库专家、企业代表们,大家围绕加大实体经济金融供给、推动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促进境内外市场联通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张伟:我们通过传统的这种信贷的模式,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它是没有办法去触达很多这种小微企业,比如说一笔贷款只有几万块钱,传统模式是做不了的。所以说要更好服务好中小微企业,做好普惠金融,那么就需要我们金融机构苦练内功,把自己的服务能力提升上去。
今年第一次线下参加进博会的尼加拉瓜代表表示,中国金融聚力服务实体经济,也极大助力了尼加拉瓜的经济发展。
尼加拉瓜总统投资贸易和国际合作顾问 劳雷亚诺·奥尔特加 ·穆里略:中国通过融资构建新项目,为我们国家建设机场、高速公路、新能源工厂等基础设施提供商业融资,这些对我们是非常有益的。
在分论坛上,还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投资)指数报告(2023版)。《报告》分析了79个“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绿色发展指数,并从加强绿色国际合作、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明晰绿色转型路径、增加绿色金融供给等方面提出建议。
总体央视记者 周培培:金融活水如何更好滴灌实体经济,与会专家们认为,中国引导资金流向薄弱环节、重点领域,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等,用好货币政策工具箱,做好金融的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和数字的五篇大文章,不仅支持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也将助力全球的绿色转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 聂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