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歌.妹子爱哥娃》童谣.民歌合辑!作者:纳俊.宁夏银川 都市头条--西银/北京/上海头条!

1.民歌.妹子爱哥娃
纳俊.宁夏银川
棉绳的捻子羊油的蜡,
昏暗的灯光不想说话,
坐在灯旁把千层鞋底纳,
一针一线哟就是我的心里话。
我的情哥娃
要挑西干渠哟走西夏,
队委会挑选了我的情哥娃,
三天准备时间就出发,
加班加点妹子给哥把个鞋做下,
再送一束田野里的马兰花,
以表妹子爱哥娃。
挑渠为的是个啥?
为把黄河水哟引到贺兰山脚下,
多打粮食多种瓜,
对社会主义贡献大。
上口开在青铜峡,
下梢挖到沙湖洼,
全靠人工背呀背来挖呀挖,
秋后霜来哟才能回到家,
妹子的心哟
也跟着到了贺兰山下。
注:上世纪六十年代,每个生产队挑选10名健壮青年去人工挖西干渠。根据老人马保平口述经历改编成歌谣。沙湖洼,是现在的沙湖旅游区。
作者:纳 俊
2023年10月27日
2.童谣.农村这般精彩这般美妙
纳俊.宁夏银川
国庆节放假七天不到校,
跟随爸爸到责任地里瞧一瞧。
太阳公公红着脸朝大地微笑,
阳光明媚把万物普照。
南飞的大雁排成"人"字形发出声声哀号,
晶莹的露珠金光闪耀,
眼看就要从草叶梢梢滑掉,
忽然想起了老师说垂露竖就是从这里启发得到。
不远处的高粱红脸低头伸着弯腰,
等待着人们收割开刀。
杂草中的小花朵无力地微微含笑,
已失去往日的妖娆。
路边树上的喜鹊叽叽喳喳的欢闹。
远处的收割机来回奔跑,
近处金黄的稻穗早已累弯了稻秆細腰。
我家地少,
收割机无法转弯抹角,
爸爸挥舞着明晃晃的月牙镰刀,
嚓嚓的声音惊醒了睡梦中的田鼠贼耗,
向没有动静的地方乱蹿乱跑。
爸爸种地真叫勤劳,
等我长大也来割稻。
脚下草丛里的蟋蟀发出微弱的鸣叫。
不远处有个老黄牛在低头吃草。
啊,
原来农村这般精彩,
这般美妙。
作者:纳 俊
2023年10月27日
3.民谣.村口的石猴
纳俊.宁夏银川
村民挖渠挖了一个石猴,
身高一米满身土垢。
后腿坐地昂头瞭望前头,
样子威武像个把守,
立在队里十字路口,
震慑无赖偷鸡摸狗。
社员来往观看了三年谁也不愿挪走,
来了一个过路的贩子转了三圈瞅了又瞅,
声称没有价值不愿收留。
谁知第二天早上路口啥也没有。
众人估计文物贩子演了一个"老鼠偷油"。
根据白鸽村村民朱军讲述的真实故事改编。
作者:纳 俊
2023年10月28日
4.民谣.今年的秋菜好收成
纳俊.宁夏银川
太阳一出哟满天红,
扛起锄头哟出了家门。
阳光照脸哟暖烘烘,
红扑扑脸堂哟兴冲冲。
青青韭菜哟绿绿葱,
菜叶叶上的露珠真晶莹,
晨风轻轻一吹滚到根。
菜农哟边除草边把歌儿哼,
若问你哼的啥歌名,
答曰:
"今年的秋菜好收成"
作者:纳 俊
2023年11月5日
5.民歌.写篇民歌把知青赞
纳俊.宁夏银川
队里来了知青叫赵海蘭,
社员围来看看上海来的男青年,
廋高的个子书生面,
中山服装口袋别的钢笔最耀眼,
一口上海话听着亲切、好奇还有些不习惯,
锅勺碗筷被褥书本背了左右肩,
书记队长领到了生产队的廠房间,
会计拿来牛皮纸当窗帘,
保管员拿来了香油和米面,
社员帮着生火烧水又做饭,
问这问那问的青年脸上红晕泛,
句句"阿拉谢谢父老乡亲的照看",
欢快的笑声充满了整个农家小院。
休息三天下地学着把农活干,
手上打泡身上流汗却笑声不断,
脸晒黑了就像我们西北汉,
社员心疼推荐了个记工员。
午休时间教我们娃娃把毛笔字练,
横平竖直撇捺展,
有风有骨血脉连,
话语不多意思全,
颜真卿来柳公权
讓我从小记心间。
黄昏时分下夕烟,
社员学棋跑的欢,
马走日字象飞田,
车跑直线炮翻山。
这些口诀开始传,
至今下棋侃而谈。
知青下乡五六年,
各方面的好故事说不完。
现在我也花甲年,
不知启蒙老师还活在人间?
心里常常挂念。
农村建设有贡献,
传播文化是圣贤,
写篇民歌把知青赞。
作者:纳 俊
2023年11月5日

作者:纳俊,男,回族,高中文化,1961年生,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祖籍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塔桥村。曾任宁夏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书法艺术委员会会员。自幼爱好书法,善写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作品多次获奖,被会展和市民称为“农民书法家”。曾任民办教师、农民记者、警察、望远乡白鸽村党支部副书记、大新镇中小学书法教师;曾被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关工委、自治区共青团联合评为“全区优秀校外辅导员”称号,并颁发证书;被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组织党委任命为“宁夏社区文化建设促进会”党支部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