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时代潮流,助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从来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既顺应自然规律,又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更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普遍规律。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新中国诞生70多年以来的历史,以及所经历艰难曲折的历程,是毋庸置疑的很好的证明。
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看,中国共产党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壮大。先由几十个共产党员组成的共产主义小组,逐渐发展壮大到今天9,800多万共产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不难看出,当年的红色根据地、先有井冈山、后有遵义、再到延安……从南昌起义,到“秋收暴动”,从井岗罗霄山脉,到延安宝塔,再到北平,全国解放有先后。最先解放的是东北哈尔滨等城市,最后解放的是西南的拉萨、成都、昆明,南边的海南。
一、中国国情决定,国家的发展有先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有先有后,不可能是齐头并进。
绝不可能像有人所谓的“要富一起富,要穷一起穷,也别让一个先富”,云云种种的奇谈怪论。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分布不均匀,发展极不平衡;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差距大。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对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提出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先从农村后城市,先从有条件的沿海东部,后内陆,中西部,再到全国。“允许一部分地区、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再到共同致富。”
二、改革开放40年的大发展,为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向全民共同富裕迈进了大大的一步。
40多年后党中央仍然提出将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的先行先试的试点,是完全正确的。通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循序渐进的政策的正确英明。共同富裕是循序渐进,是长期艰苦的历程,不是一蹴而就,“一口吃个胖子”……切莫天真到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终究是幻想,迟早是要破灭的,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奋斗,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时至今日的现在,建国已70多年,改革开放已40多年了,今日之中国,今非昔比,但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今天所讲共同富裕,与当年才刚解放10年的中国,还处在一穷二白的时代,却大搞集体食堂,吃大锅饭,平均主义,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而在后来很长时间,一直到1978年以前,都受此很大影响(后来已“反省纠正了错误”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伟大所在)。与过去大有不同,不可同日而语,今天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必须是先搞试点,先让浙江省的共同富裕作为先行先试。事实再一次证明、有力的驳斥和回击了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为什么要先让部分地区,先让部分人先富起来……等”造谣中伤和谬论。不过现在,已无话可说,哑口无言。当然那些谬论,是出自于对时代认识的局限,受到那个时代“越大越公越好,大锅饭,平均主义,‘等、靠、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影响,及那个时代落后之特征”。
三、民营企业顺应时代的潮流,站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时代,助推共同富裕。
受益于国家政策之“恩泽”后回报社会。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民营企业,如今回报社会,再次走到时代之前列。“引领时代,助推共同富裕,阿里巴巴又走到了引领时代的前沿。”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一份重要文件:《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文件明确提出:先行先试、作出示范,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8月17号,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召开。其中之一的议题是: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以阿里为代表的腾讯等众多企业纷纷响应,为国家提出共同富裕,不仅从思想高度重视,积极响应,更是以实际行动。正如网上所说,“平地起惊雷!阿里巴巴扔出一个大炸弹”。9月2日,“ 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动 ” ,将在2025年前累计投入1000亿元(这是个什么概念?这个数字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助力共同富裕。阿里为了促进十大行动落地,还将成立一个专门的常设机构。
1、加大科技投入,扶持欠发达地区数字化建设。
2、扶持中小微企业成长。
3、助推农业产业化建设。
4、支持中小企业出海。
5、助力高质量就业。
6、帮助提高灵活用工群体的福利保障。
7、促进城乡数字生活均等化。
8、缩小数字鸿沟,加强弱势人群服务与保障。
9、支持基层医疗能力提升。
10、成立200亿共同富裕发展基金。(以上10条从简)用以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进行探索示范。十大行动分别围绕着科技创新、经济发展、高质量就业、弱势群体关爱和共同富裕发展基金五大方向展开。(资料源于环球时报官方媒体)启动 “ 共同富裕专项计划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认同:“ 当然是好事啊,市场更有活力了,创新能力才能凸显。”“回馈社会,共同富裕。”“不错,带了个好头!”其实是做了国家所做的事。
四、有人说企业做的小是自己的 大了是国家的?
民营小企业是自己的大是国家的,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民营企业做的小是自己的,但也是为国家做贡献。民营企业做大了,不只是做贡献就是国家的。中央一再强调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决支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为什么?就很好理解了。
可从几个角度理解:
1、企业规模与社会责任的关联
当企业规模较小时,其经营主要围绕自身生存和发展,通过创造就业、缴纳税收等方式间接为国家经济贡献力量。例如,小微企业为社区提供就业岗位,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是经济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企业规模扩大后,其影响力和责任也随之提升。大型企业不仅承担经济责任,还需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例如,科技巨头通过研发投入推动行业进步,制造业企业通过产业升级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2、企业与国家利益的融合
小企业的发展依赖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其成功是国家经济活力的体现。
大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战略决策和资源配置往往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例如,新能源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推动能源转型,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参与者。
3、产权与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
企业无论大小,其产权归企业所有,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国家提供的制度环境、基础设施和市场秩序。
当企业规模扩大后,其社会属性增强,国家可能会通过政策引导、战略规划等方式,使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整体利益。例如,国家鼓励大型企业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市场竞争等,实现企业与国家的共赢。
4、企业家精神与国家发展的互动
小企业主通过创新和拼搏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
大企业领导者需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担当,将企业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例如,一些企业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为国家软实力提升贡献力量。
综上,企业无论大小,都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企业通过自身努力为国家经济注入活力,大企业则通过引领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两者共同构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五、民营企业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不可忽视。
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从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以及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方面,提出31条具体举措。《意见》提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这一定位系首次提出。常用“56789”来概括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56789”,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没有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民营企业。就更没有民营企业为国家作出如此大的贡献。
民营企业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不可忽视。正如我在2021.9.4深入学[xí]理解“两个毫不动摇!”一文中:读懂民营企业“56789”。更好的促进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党的英明政策,国家并没有给任何“东西”,既没有给物质,也没有给资金,(如马云创办企业从未向银行贷款),更没有给财政投入。“要说国家给予民营企业的只有政策。”国家的政策对全中国人民都是一视同仁,都是平等的,只是看是否打破了过去束缚人们思想藩篱的旧观念。有的人为了守着铁饭碗不放、在体制内混饭吃,有的人敢担风险,下海经商创业……民营企业,一点不占体制内的“光”,不享受体制内的待遇,或者可以说,只有奉献没有向国家任何索取。民营企业享受的只是国家允许他们合法经营的英明的政策。当然,国家有了好的英明的政策,才使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会感谢党和国家利民利国的英明政策。事实胜于雄辩地证明,民营企业已用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了感谢回馈党和国家,并作出了实际的贡献。
民营企业经营与体制内“旱涝保收”的按劳分配,干多少活,取多少酬……(退休时拿退休金)的人相比,民营企业经营者,对国家贡献更大。因此,有的人不应该从羡慕、到嫉妒、再至恨到仇富心理、极不正常,被严重扭曲的病态心理……没有必要、更没有资格指责民营企业,说东道西,指手画脚,甚至造谣中伤。民营企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富民强国作出了重大贡献,还要继续为共同富裕再做更大贡献(响应即国家倡导三次分配)。坚决支持“两个毫不动摇”,希望阿里为代表的一大批华为、腾讯、百度、格力、京东、万达、福耀玻璃等所有民营企业,为国家提出的共同富裕继续作贡献,并为此点赞鼓励,加油!(参考微博2021.9.6.文)
虚无实有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