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的农村人
作者:胡振亮

现在农村有一个普遍現象,农村人进城。凡青壮年,不论男女,几乎全部进城,就连儿童也一块带走。农村绝大多数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
农村人进城,不是追求享福,而是算经济账。一个好劳动力,在农村种上一年地,收入不过一万两万元的,到城里打工,有手艺的,一月能挣万二八千元的,沒手艺的,打短工,一天二百六十元,一月也能挣五六千,六七千元的。年纪上五十岁的,给人家守个大门,当个保安,站个店,也能挣三四千元。婆姨女子,给单位做个饭,在食堂端个盘子,洗个碗筷,或当个保母,或站个柜台,也能挣三四千元。一个劳动力,在城里做上三两个月,就有在农村种地一年的收入。城里学校条件好,教育质量高,孩子们上学也方便,妇女们即便没活,也能陪孩子们读书。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没有足夠的钱,要应付现在社会上的开销,那是不行的。人们知道,现在扶育一个孩子,从婴幼儿到上大学,沒有百二八十万元,想都别想。儿子的营养费,学费,课外补课费,生活费,到大学就连住宿费,喝水洗嗽费都要交钱。毕业了,找工作要花钱,儿子结婚了,要车要房子,再沒个百二八十万,媳妇到不了家。还不能有个病,进医院,花三万两万的,看也看不见。如果得了重病,那可又不是小数目了。在农村,你积攒上一辈子,能凑夠这些钱吗?你想都不敢想。所以农村人进城,是形势所逼,是生活所需,你不进城,就是不会打算的人,就是一个憨头。

农村人进城,是去服务于人的,他们是凭苦力挣钱的。从早到晚,拼命干活,没有一点空隙时间,还要受人指指点点,人家满意了,还有碗饭吃,一不留神,人家不如意,去你的,走你的路。他们什么活都干,不分脏话累活,只要能挣到钱。他们生来就是不怕吃苦的人。沒活了,他们扫马路,拾破烂也干。夏天不怕太阳烤,冬天不怕严寒冻,一切为了生计,一切为了家里老小。
农村人不比城里人,城里人有优越条件,他们有房,有房地产,一年房租能获几万元,房地产动动就是几十万,他们可以坐享其成。农村人人没有这些条件,他们只能卖苦力。
农村人老了还得回归农村,农村有他们的家,有他们的土地,农村是他们的根,那是他们的老窝。外边没人要他们做活了,他们回去还要养活自己,再种种地,养养鸡,羊,猪,自给自足,维持他们的老年生活。也不用天天进超市,进菜市场,不花一分钱,他们l就想再辛苦点,换来他们想要的想吃的东西。
如城里买下房子,那也是给孩子们买的,得让孩子们去住。他们不会去住了,也不想去住了。他们就想待在老家,远离人烟吵闹,安安稳稳过自己的老年生活。
[语音]

本人简介
:胡振亮,生于一九四四年二月,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殿市镇殿村人。中师学历,中学退休教师。写写散文,诗歌,聊以自慰,图个老有所乐。有文学作品,在《三江文学》网络平台,《思归客》网络平台其它文学网刊上发表。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思归客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czj69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