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想欣赏石岩磊老师的朗诵作品,请点击如下链接:
https://xiangbo.me/220814/classic.aspx?parent=688278
文游天下(899)
水峪古村行之一
文/石岩磊
图/作者提供
北方的春秋两季都十分短暂,可又最具魅力。眼看10月份行将擦肩而过,我和爱人决定抓紧时间到北京近郊转转,以不负光阴、不负秋。一番功课过后,我们的首站定在了房山区南窖乡的水峪村。其始建于明朝,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村里仍保留着众多古迹。昨天早上,我们便带着满满的憧憬驾车上路了。

没想到不足70公里的车程竟然跑了2个多小时,主要是因为路上许多地段在施工。今年8月初北京的特大暴雨造成西部山区洪水泛滥,所有河道溢满洪流,堤毁桥塌,损失惨重。我们顺着108国道进山后,与阎河相伴而行。双向两车道的狭窄路面多处被水流掏空,只能单侧通行,且挤满工程车辆。河道里成排的挖掘机、重载卡车和水泥罐车穿梭往来,忙着清理乱石,浇筑护坡,整修道路。拐入红南路后,柏油路彻底被施工方阻断,车辆只能下到河道中的临时土路上蠕行。无尽的颠簸间,我开始怀疑这次出游能否如愿以偿,但当古色古香的水峪村闪入眼帘时,心中立马燃起兴奋的火苗。

据村头的老人讲,水峪村在这场百年不遇的洪水中安然无恙,躲过一劫,这要归功于村里的两座瓮桥。古村沿山沟旁边的坡地而建,由东西两条主干街道组成,路口各筑一座石门楼,称作“瓮桥”,形同牌坊,桥上设小庙,内供护村之神,它们具有震妖“宁水”的作用。我觉得古村之所以没被殃及,关键是由于村子建在山坡之上,且有泄洪道通向沟谷。神灵护佑之说虽不可信,但根植于村民心中的虔敬之情却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弥足珍贵。

令我们倍感意外的是,深山中的小村落里居然还有座豪门巨宅。村东建有杨家大院,木门石鼓,墙高庭深,前后四进院落,共计36间屋舍。其主人是清乾隆年间的杨玉堂,他家在南窖一带拥有8座煤矿,富甲一方,其耗费巨资营建了这座宅院,堪称“村宫”。村里的一株古树更是出乎我们的意料,其号称有千年树龄,两米直径的主干已中空腐朽,可树顶仍枝繁叶茂,一派绿意盎然之色,恰似百岁老人正精神矍铄地笑迎八方来客。

村中随处可见古朴的石碾子,据介绍有128盘,水峪村曾获得大世界吉尼斯收藏石碾之最证书。它们或卧于房侧,或坐在街边,展示着其过往的辉煌,当年它们可是家家必备的生活用具,丝毫不逊于现在的家用电器。其中最显眼的是刻有“光绪十五年”的一具,它应该属于石碾子中的大哥大了。现在,它们都已闲置,偶尔有几个上面晾晒着山楂、柿子等山货,绝对绿色无污染,想来一定酸甜可口。

漫步在斑驳的鹅卵石小路上,我们恍若置身于世外桃源似的。石板小桥联通着一户户宅院,石块垒砌的山墙镌刻着坚毅与稳重,脱漆的木窗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静谧、恬淡的时光泼洒了一地,而道边的野花旁若无人地恣意绽放着,用俏丽与浪漫轻拭我们的足迹,将缠绵塞进裤兜。我们便迷失了方向,任由脚步漫无目的地畅游,直到听一位游客讲水峪村有“三宝”时,立马向他们进发。
未完待续
2023.10.20

读石岩磊君《文游天下(899)水峪古村行之一》
文/常原平
抓紧时间京郊游,
春秋短暂具魅力。
首站选定水裕村,
历史悠久多古迹。
70公里2小时,
许多地段在施工。
堤毁桥塌损失惨,
与阎河相伴缓行。
狭窄路面水掏空,
挤满车辆单侧行。
出游如愿起怀疑,
村闪眼帘燃兴奋。
洪水无恙水峪村,
躲劫瓮桥要归功。
护村之神设小庙,
震妖“宁水”起作用?
关健村建山坡上,
通向沟谷利泄洪。
神灵护佑不可信,
文化积淀情虔敬。
豪门巨宅小村落,
四进院落高庭深。
堪称“村宫”巨资建,
富甲杨氏其主人。
一株古树出意料,
千年树龄主干空。
枝繁叶茂顶盎然,
似百岁翁挺精神。
随见古朴尽石碾,
收藏石碾百盘证。
显眼一具光绪年,
足享大哥大美称。
漫步斑驳置桃源,
石板小桥连宅院。
坚毅稳重山墙刻,
岁月沧桑木窗言。
恣意绽放道野花,
缠绵足迹塞裤兜。
任由漫步无目的,
闻听“三宝”驱车赴。
[强][强]



作者简介: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