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谈李广
文/水之湄
“李广难封”这句成语,专为汉朝飞将军李广量身定做,世上倒霉第一人,然而,一人倒霉不可怕,可怕的是霉延三代。
李广,名门之后,先祖是秦朝名将李信,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家族世代受仆射这一官职。汉文帝时,为了抗击匈奴,有庶民子弟从军,也有良家子弟从军,李广属名门望族,以良家子弟从军,因杀敌较多,提拔为汉中郎。汉景帝时,又任陇西都尉,在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时,立下战功,调为边陲的上谷太守,几乎天天与匈奴打仗。随后又转任上郡、边郡、代郡、陵西、雁门、云中太守。汉景帝驾崩,汉武帝即位,李广被汉武帝任命为未央宫禁卫军长官,在武帝强硬的对匈奴战争中,李广几乎参加所有的对匈打击,但是,他的运气不佳,不是追敌无果,就是全军覆没,甚至兵败被俘,幸夺马逃脱。李广六十多岁时,见武帝又命大将军卫青北击匈奴,他认为自己还能上战场,苦苦哀求汉武帝给自己最后的一次机会,武帝见李广的杀敌心切,就答应了他的要求,但考虑他年纪大了,就叮嘱卫青不要他去冲锋陷阵,卫青遵上意派李广迂回歼敌。不幸,李广又迷路了,不能完成歼敌任务。按律当斩,李广怕受刀笔吏之辱,他拔剑,站立在漠北辽阔的的草原上,望着晴朗而广袤的天空,看着自由飞翔的雄鹰,不免长叹一声,我的一生怎么这样倒霉,自刎而亡。
李广曾经和星象家王朔私聊:我从文帝、景帝、武帝抗击匈奴以来,参加了大小几乎所有的战事,也杀敌无数,但比我低的军士,比我高的军官,也有几十人封侯了,我为什么不能封侯,难道我的骨相里就不能封侯吗?王朔反问:将军有过悔恨的事吗?李广:有过,我在任陇西太守时,羌人反叛,我诱骗他们八百多人投降,再用欺诈手段一天内将他们杀尽,想想挺悔恨的。王翔:你杀死已经投降的人,就是你遭祸,不能封侯的原因。
李广生育三子,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他们都当过武帝朝的高官,但,先广而亡。三子李敢在抗匈奴时立大功,被封关内侯,他认为父亲之死与卫青有关,他逮住一个时机殴打了卫青一顿,卫青不愧为大将军,忍而不说,这事被卫青的外甥霍去病知道了,他却是年轻气盛之人呢。一次,汉武帝,李敢,霍去病,去甘泉宫狩猎,在狩猎场上,霍去病用箭将李敢射杀,因武帝宠爱霍去病,对外宣称李敢被鹿角刺死。
李陵,李广之孙,李当户的遗腹子,天汉二年,汉武帝派爱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李陵统兵五千押运粮草,出居延,深入浚稽山时,与单于八万人相遇,围困八昼夜,李陵以五千人抗击八万人,并杀敌一万多人,最后兵败被俘,投降匈奴。消息传回汉室,武帝大怒,为什么不战死?为什么投降?夷李陵三族。史官司马迁见满朝文武都在迎合上意,落井下石,只有司马迁仗义执言,得罪武帝,遭受宫刑,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羞辱,潜心写作,才有史家之绝唱《史记》。
纵观横看古今中外,为一个人的遭遇,他的霉运,而被后人称颂的独李广也。司马迁在给李广立传时写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赞美也是绝无仅有的。
——2023-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