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毅,西杨村人。1925年生,自幼上学,1937年日寇入侵,学校停课被迫辍学。I937年至1941年在家务农,打短工,帮亲戚家做小买卖,I940年参加村自卫队,1941年在赵元宁县抗日联合会的领导下参加西杨村秘密组织的农救会、青救会。1942年在赵元宁县抗联的张锋同志动员下参加革命,并由程振方介绍至当时的村支部书记安新生(水子)家宣誓入党,成为一名秘密党员。1942年秋调到赵元宁二区任青救会主任,正式脱产。
1942年至1945年9月先后在冀中六分区、赵元宁二区、四区、高元特别区、太行军区一分区高邑县三区任县抗联秘书、区抗联主任、区长兼武工队中队长等职。在抗战时期克服一切困难,顽强坚持敌后抗日游击区的工作。开展地道战,领导民兵武工队围攻敌炮楼,解散伪乡政府,瓦解敌伪军,顽强打击敌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
1945年日寇投降后,先后任高邑三区和内邱二区(东区)区长。1946年2月与当时担任高邑县三区妇联主任18岁的共产党员于胜珍(赵县停住头村人)结婚。当年9月因民兵队长叛变,于胜珍被元氏县敌伪反动武装还乡团枪杀,壮烈牺牲,成为高邑和赵县的光荣烈士。而程毅同志不顾失去亲人的痈苦,积极开展清匪反霸和土改工作,大力加强同敌伪还乡团的斗争,并积极进行拥军支前。1947年率领高邑东区担架队参加第二次解放元氏城的战斗。1948年6月至年底在河北省平山县华北局党校三部学习。
1949年初随军北上,准备接管北平。二月作为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军代表,参加接管北平市旧警察局仪式。直到I994年退休,在北京市公安局工作45年,期间曾担任过公安分局长、处长、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还曾在北京市宣武区担任过三年区长。1992年国务院总理李鹏亲授人民警察一级警监警衔(正厅级)。
在北京市公安局工作期间,亲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如从参加开国大典到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特别是在任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8年时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他对北京市交通管理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积极开发和推进现代化科学管理新模式,较好地维护了首都的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为首都的城市管理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国家组织的各项重大政治活动中,他都肩负指挥交通的重要使命,如1984年建国35周年阅兵典礼,他担任大庆方队安全警卫指挥部的交通组长。1989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华,当时北京正在“闹学潮”,程作为领路人,东绕西串,走小街,穿蔽道,七绕八拐,凭借熟悉的地理环境,硬是把苏联总书记领到人民大会堂前,立下汗马功劳。
1990年十一届亚运会期间,担任组委会的交通部长,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他同时还兼任北京政协城建委员会特约委员,北京科委的执行委员,1994年光荣离休。2010年2月28日去世,党中央为其举行了追悼会,其骨灰安葬在八宝山烈士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