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经典,共沐书香
河南省“万名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第三期明德一班读书分享会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为进一步提高学员的人文素养,养成爱阅读、爱分享的好习惯,9月27日下午,明德一班开展了“品阅经典,共沐书香”读书交流分享会。

本次读书交流活动由闫长辉主持。

读书交流活动在成语接龙的欢快氛围中拉开了序幕,游戏中随机产生了分享学员及点评专家。

第五组分享学员杨新富,来自平顶山市鲁山县库区中心校,给大家分享了“从卢梭的教育理念谈中小学教育愿景”。
卢梭的《爱弥尔》一书,提出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关注儿童的自由、兴趣、个性,提出了很多教育建议。根据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结合中小学实际,谈了几点中小学教育的愿景。

第四组读书交流学员王源,来自南阳市内乡县夏馆镇镇北中心小学,给大家分享了“浅谈卢梭儿童财产理念”
卢梭通过让爱弥儿种豆的体验,培养他学习财产的观念,对于现阶段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启示意义,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体验式劳动教学,理财体验教学,让孩子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形成自己的财产观。

第三组读书分享学员高艳艳,来自南阳市鸭河工区皇路店镇中心幼儿园。给大家分享了“尊重个性发展 关注儿童成长”。
高校长指出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学生的能力顺序进行教学。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其次,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再者,要允许儿童存在学习能力差异。

第二组分享学员屈亚飞,来自郑州市第一二二中学,给大家分享了“基于卢梭在教育观念上的减法原则,如何理性看待中小学减负?”
屈老师详细地阐述了卢梭关于减法原则的相关主张和观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管理案例,论述卢梭的减法原则对于目前中小学减负的积极指导意义;也指出减法原则对于当下中小学减负参考的局限性,阐明减负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第一组分享学员陈玉成,来自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王堂小学,给大家分享了“怎样理解卢梭所提的三种教育的关系?”
陈老师对三种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结合卢梭的观点及自己的实例进一步明确自然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三者的内涵和每个阶段的具体体现,三种教育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两位随机点评员陶伟老师、陈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

学业导师务凯主任针对本次读书交流进行了专业的点评,充分肯定了五个组员代表的发言,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他强调要学会读书,书要读进去,再读出来;下一步我们要进行深度思考,看到问题的本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转识成智,这样才能真正的把所学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

班长朱建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本次交流活动的优点,指出了不足,为下次交流指明了方向,希望在接下来的培训中我们能不忘初心,潜心学习,有更大的收获,更大的提升。
读书若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愿我们做书的宠儿,尽情沐浴书的柔情,守望幸福,静待花开……
撰稿:王文娟
供图:陶伟、闫长辉
审核:朱建伟、孙春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