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食堂的前世今生
文/林洪德
诗曰:
营营苟苟一场空
善恶报应各不同
前进食堂曾经事
是谁命丧汪洋中
开篇:
一:
“食堂就是吃饱吃好”。不知什么时候这句令中国人勾起痛苦记忆的话语又赫然写在辛国际屋院的围墙上。这让一些出生在上世纪六至七十年代以前的人不情愿地惹起心酸的回味。
历史的车轮转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二O一O年的金秋季。在笔者所住的万载县康乐镇阳乐村旁有一栋几百年的苍桑老宅,为了适应发展经济的需要。有人承包改建成具有特色的中高档饭庄名称(前进食堂)。
在老宅基础上,略加改造,颇具特色,因老板经营有方,生意特别兴隆,灯红酒绿,喧哗闹热,一排繁华盛世的升平景像。
说起前进食堂这栋老宅,那真是有一段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笔者听家母生前口叙加之道听途说略述大概。
二:
提起这栋在万载县城周边都是有一定名气的古宅里,在建国前的一二百年里都是非常有传奇色彩故事的。
此屋朝东坐西,左青龙,右白虎。朱雀玄武具备,前有魚塘,后拥青山,屋群众多且规制齐整,几进多出,正偏配制合理。厢房杂役间水源自成体系,仓储加工可谓搭配齐全。卸匪防盗功能齐备,这在小县城还是不可多得的。
此屋建于何年哪月,谁人所建,已无从查考矣!
三:
故事就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讲起。
此时的中华大地烽烟四起,军阀混战,党争激烈,盗贼猖獗。更兼倭寇入侵,列强瓜分,天灾人祸,真乃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在那县城东南方向联星塔下塅里有一富户殷实龙性之家。家主逝后剩一七旬老媪。经几世多代之经营积累挣下如此大的一份家业。
良田甚多,在当时之塔下塅占其几成矣,房屋庄户无数,只可惜财兴丁不旺,膝下就一儿,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上大地方的洋学堂,见闻广搏,生得那是人才一表,备受乡党邻里称羡。
话说先屋主先先婆虽已古稀之年,自老财东仙逝后,儿子在外求学多年,也不知道他在外干什么营生,虽说家中极富,仆妇长工者众,然甚感孤单寂寞。
幸有一近邻相隔不远,经常携背二幼儿来其围墙外水塘中洗涤衣被和物件。日久熟悉后知其家中赤贫,住的房子又矮又小,且年久失修,其户主进屋虽低头才不至碰到门框。发善心要邻妇带着儿小到她家偏房居住,也好作伴相互关照。邻妇当真千恩万谢。
财东倘大的房屋里从此有了喧哗闹热之声。小儿常常带着幼弟游走玩耍。笑哭嘻闹之声常溢墙外。从此先先婆也感到愉悦和开心欢笑多了。
再说先先婆颇有怜贫济弱的善心佛慈。当听到邻妇因家贫而买不起食盐,至男人出汗过多而影响劳作力度时,慷慨将家中浸鸡鸭蛋的废弃盐水瓮送与邻妇。熬干水份后得盐几斤,帮邻妇度过了家贫少钱和政府封锁这一难关。且时有旧衣物相赠,对邻妇俩幼儿也时有零食玩物送助关照。
四:
此时的国家时局多变,一时这党专权,一会那军执政。国家发生那么多大事,待传至这小县城已是波澜微惊。
最说那先先婆之儿在外求学念书,受各种新思潮的启发影响,参加了早期救国同盟会组织。受组织委派回到家乡秘密积蓄力量,发展骨干准备伺机起事,救亡图存。可惜连母亲乡邻俱不知晓其真实身份和所干何事。
待事发,被国民党县党部派警察抓获,在公堂之上宁死不屈,反绑双手还能告要纸笔写冤诉状。可惜被当时“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的反动政令所害,当天就秘密就地处决正法,一英雄冤魂香消玉陨,第二天在组织营救下,宜春行署就派二专员赶到万载解压至宜春查明定夺。只可惜……。
可怜先先婆古稀之年痛失爱子,五内俱焚,天崩地坍,然只有强打精神,准备盘缠,安顿家事,可怜小脚无法长行,只有自家长工用小推车带上衣物钱粮,上南昌高等法院鸣冤告状。路上需十天半月,颠簸劳苦对一古稀老媪来说可想而知。
当时之中国,政局动荡,国共争斗甚烈,官场有谁会真心为一乡坤查询清这一无头官司呢。加之政怠法罔,空费钱财,冤案不了了之。先先婆也只好黯然打道回府。
回到家后不久,思儿心切,积忧成疾,不久熬至油尽灯枯,驾鹤西去,临终恨声连连,只好将后事托付长工仆妇和家母,
死后无须安葬,用土砖垒就,尸身置棺内安放在正堂上厅正中,棺内多放柴灰棉絮石灰木炭,棺盖无须钉死。要侍儿案得伸后才入土安葬。自已魂魄要日夜守护巡查屋产家业。
自此后,在那月白风清之夜,三辰五更交替之时,家母经常听到有脚步声由远及近,由轻渐重。就象老媪生前步态之声,关窗门声时断时续,咳嗽叹息声偶有耳闻。
婆婆生前邀来作伴的邻妇正是二十几岁年纪,俩幼儿尚小,心中不由生出惧怕之意,无奈自家贫寒,也不忍老媪生前赠盐关照交待之遗言后事。不忍弃之而去,俩幼儿酣睡,只好出房壮胆大声说“先先婆,我是你生前请来作伴的某人,这边不用来巡查,我帮你照看着,别吓着我的俩个孩子”。说来也怪,脚步声渐止稍息,关门窗声也悄然而止。自此后,最也不到这厢巡查了。心中渐安依旧。
后来伪政府公告此门为绝户,且有通共之嫌,要将此屋及田产庄财官卖充公。长工,仆役和邻妇谴散,先先婆灵枢也从正厅移出择土安葬。
五:
各位看官。
话说还在那先先婆健在,其丈夫卧病之时,就有一辛姓长工名国际在府上干活多年,此人生得身长伟岸,机警过人,能言善辩,办事干练,且善解人意,深得老财东夫妇信任倚重。
后因主家人丁不旺,一儿子又在外求学,一年里也没得几天在家陪侍父母。
眼看又到腊月年关之际,乡下习俗,二十四要清扫屋房厨室,檐角沟渠。无奈户主卧病,女东家年过古稀,众长工仆妇干一年大多需料理自家过年之事。就叫辛国际负责清扫打理。
辛国际也是尽心负责,各项杂条都料理得井井有条,甚是干净利索,深得主人赞许。
过后,在打扫楼上仓房重地之时,合当此人命运将改,被此人偶然发现一半麻袋现洋黄白之物。此人极富心机,不动声色,不知用何计移出至他处而后运家据为已有。
待年后,谎称有亲戚邀他做点贩卖小生意,辞别东家,东家虽有不舍,也只好任他自去。
俗语云,“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自此辛国际商海官场混得风生水起,黑白两道颇有往来薄面。驻省会,进苏杭,闯沪粤,入京津。不久既成为富甲一方的成功商人。还在省会南昌府置门面店铺。万载县城也开斋号商行。其中除男东家仙逝亲至悼念外,最也没踏过女主人地盘。真至县党部公告官卖旧东家房屋田产才揭榜登场。
六:
俗语称:“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此时的辛国际已是商界成功人士,自买到故主人房屋田产后,更是如虎添翼,时来运转,身价财富倍增,对原房屋进行大加修缮扩建,引进大地方园林建设规制,新修鱼池荷塘,增扩新建花园绣楼,进正院左右加建豪华门楼,做工精制繁复在当时此地都是少见稀奇之所,就连茅厕也访效大地方改建成通风无味且具洗手功能的新式建设。为了抵御匪盗兵灾,对其原有围墙加固增高,在县城城墙倒坍废弃处请大量人力运搬旧城砖为已所用。
七:
此时的辛国际已是盐鱼翻身,今非昔比,商海遨游历经几多风雨波折,营营苟苟挣过几多不义之财,走南闯北经了几多城市码头,官场黑道会过多少大官狠人。
货源直达苏杭,土货直销沪广,加之当时党争正劲,政府对红区实行严密的经济物资封锁,此时辛国际深通官商勾结之道,结交兵痞袍哥,黑白两道俱给其薄面。这时能走私到违禁之物,洋货盐粑,洋钉洋布。利盈普通货物高十至几十倍不等。此时的辛国际早已精通屯积居奇,倒买倒卖,走私贩黑,掺假使杂的大奸商密诀久矣。
八:
辛国际发迹后,对此屋场进行了更加豪华增扩升级,院内遍种奇花异草,后山偏侧多种果树名木。正房左旁仿苏杭大地方建游园水池,池内遍种莲荷水草,引泉水循环穿流,池中多放锦鲤,金鱼戏游穿梭,院屋周边多种石榴和四季应时花木,真乃赏心悦目是也,至今两棵几百年的桂花树现时还矗立在原主厅屋堂正前之地,金秋之时香飘几里可闻……。
九:
“饱暖思淫欲,富贵多奢糜”。
辛国际作为一个暴发户也不免沾上淫奢之风,染上财大气粗之恶俗。在乡塅里趾高气扬横行霸道起来。
除原配夫人镇守老宅,管理田庄,他则带美妾出入官场商会。小老婆以坐镇本县店铺斋号为主,另择风月歌场之女跟随走南闯北。好不一逍遥神仙,悠哉游哉是也。
更为荒唐恶劣不齿之事,莫过于为了自已身体更加强壮,淫乱下流无度。不惜用金钱搜请新生儿产妇给自已喂奶,真个是丧尽天良的举止行径也能干得出来。
十:
“多行不义必自毙,自作孽满天报应”
“天翻地覆慨而慷,黑手高悬霸主鞭”。
1949年随着共产党领导工农闹革命的成功,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节节胜利。腐朽反动的国民党政权迅速土崩瓦解。
国民党在南方各级政权机构已是摇摇欲坠。官员,政客,残兵败将,土豪劣绅慌作一团,互寻后路。
此时的辛国际更是急如热锅上的蚂蚁,想跑,房屋田产不舍,商铺店面更是不能带走。后来实在没有良策,只好偷偷捎着金银带着小老婆悄悄溜逃。
待逃到上海后,花高价购得船票两张,无奈当时欲逃台湾者,除了各级官员,残兵败将,豪门巨富外,还有各级政府部门和残余部队,人满为患,各显神通,黑帮流氓,争先恐后。辛国际凭着自已机警和身强体壮登船成功奔台湾而去……。
十一:
后话:
(1)话说辛国际自登船后,其小老婆和万载同乡多人亲眼所见,但船至台后最也没有人见过此人,笔者猜测可能在船上因不愿交出钱财,被人仍入海中。葬身汪洋矣。
(2)辛国际小老婆自登船逃台未成被人踩下后,流落上海街头,可怜有钱娇太太,轮为乞讨街头,后因貌美被人纳而为妻,解放后在四清五查运动中查出,谴返回原籍。
后受镇压,实行劳动改造,定成份为地主婆,在文革时期经常批斗游塅。
七十年代未落实政策后返上海夫君处。
八十年代初回万载想要政府归还辛国际老宅,因末寻找到辛国际本人而无功返沪,
在此笔者对辛国际小老婆孙莲英在本人发笔之初教鄙人识字练笔,深表回忆和感谢!
(3)辛国际老宅解放后为联星大队大队部,曾办学堂,后办过花炮厂,竹制品厂电线厂等……。二0一0年改建成“前进食堂”。
二O二一年随着县城建设规划拆毁新修成现今百合路。
十二:
后后话,笔者老兔头乃跛脚林就出生在辛府老宅旁,对此屋荣辱兴衰略知一二。也是笔者和发小儿时玩耍戏嘻游斗之所。
现今已愈花甲之年,对儿时之事记忆犹新,发感叹赋打油诗几首云云:
一
黄粱一枕富贵梦
枉费心机苦争锋
骄奢淫欲昙花现
殇时龙宫纳新众
二
好人一生赐平安
年年岁岁少波阑
淡看人世态百般
茶余饭后一笑谈
三
苍桑世事老宅证
桩桩浸透血泪案
风流人物今何在
废冢荒丘泛烟尘
在此对顺平兄不吝赐教深表诚谢!
谨以此文纪念生母诞辰106周年。
全文完:
2023.9.19日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