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问】 海韵 尤中波 海涵 沐子 吴继生
【责编】心海
【推送】海韵 刘书琴 海涵 崔怀强
【图片】沐之 听雪 崔怀强 网络

【作者简介】 沐之,本名:张凤舞,北京人。酷爱文学创作。其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征文大赛中获奖。
现为北京某商社独立合伙人,执行董事。

八一湖
文/沐之
这都快九月了,天儿还是这么热,总想找点凉快的事,哪怕就想想也觉得舒坦点。这不,就翻出了这篇“八一湖”,拿出来修吧修吧,权当消消署吧。
北京的冬天曾经很冷。我记得小学同班同学经常有生冻疮的,小手上那些张着嘴的口子是现在的孩子们是不能想像的。
滑冰是跟体育老师学的。记得体育老师姓赵,年轻帅气给人感觉特别冷。在我们这群十一二岁的孩子心里,那得像敬瘟神一样敬着他。那会儿的老师才叫老师,尤其是体育教师,你得从心里怕着他才肯教你。那时候能从他手里一次借出几双冰鞋那得多大的面子啊。对我这小屁孩来说真的已经相当牛逼了,呵呵。
还是要感谢老师教会了我们滑冰这项有趣的运动,以至于多年后,我的第一次滑雪也变得轻松无比,无师自通了。
那阵子只要是难得的艳阳高照,就不想在家里窝着,滑冰滑上了瘾。那会的冰面也不平,冰鞋也不太合脚,滑冰动作也因断断续续缺少练习而不能自如。还不错,一个小时,只摔倒两次,是因为冰面有小的凹坑,冰刀受阻。滑得应该说一次比一次好,那会特懂珍惜,借一次冰鞋也确实不易,所谓的进步其实也就是跟头一次比一次摔得少了。
我对这冰场是非常有感情的,小时候叫它八一湖,也就是现在的玉渊潭。那会的场子没人管理,一水儿的野冰野孩子,真正穿冰鞋的没几个,大部分都是两根大铁钎子,一个自己做的冰车,可那种快乐却是如今的高扬,耐克所无法复制的。
就那么吼着,闹着的就长大了,就那么不知不觉中有了看场子的大哥,有了各种各样的漂亮的冰鞋和与之相配的时尚运动装……日子是回不来了,尤其是那份无忧无虑的快乐。
话又多了。大热天的别耽误大伙儿消署,原本就想说几句的。天再热,咱心里也别忘了:安之若素……

玉米
文/沐之
终于又站在了田埂上了,再过些日子,大片的玉米就会骄傲地挺拔着,招摇着胡须,高举起一个个呲着牙的果实……
一大群鸟飞过来偷食,吃饱了还舍不得走,依旧留下来休息,蜘蛛可以尽情的结网,露水染透了宽阔的叶片,一阵风吹过,泛滥着泥土的气味里,那一排排金黄的牙齿,便堆出满脸的成熟,微微抖动的胡须和那迷人的幻望……
我会在田头生一堆火,用夕阳的余晖点燃那火苗,将来不及褪去稚嫩的玉米投进火热的怀抱。那玉米会过滤去所有的忧伤,散发出最本朴的香味儿。火可以大一点,略略发焦发黄,玉米是那么诱人那么芳香。索性躺在土地上享受,那香味比风更轻幽,比花朵更诚实,那感觉就是一种理想……
现在极少这般享受了。城市的阳台只能盆栽些小花小草,以那些小盆里的小苗苗,怎么可能回到已经遥不可及的梦乡。值得庆幸的是,我依然还能偶尔从城市的远方找到玉米,烤出一些带着泥巴的记忆和梦中的味道来。
显然,我无法满足。只能应付一下对记忆的眷恋,看着那大片的玉米,依然一年又一年在饱满中生长。
鸟,突然飞了。翅膀在风中扑楞楞做响。
风干了感动的人生,能否与这大片的玉米一般,回到记忆中的梦乡。玉米会枯梗,失去所有。但依然用苍老的手,抚慰着不肯远去的斜阳。
天空渐渐暗了,我咽下香甜的美味,寻着鸟飞去的方向。就这么无奈地写下这段回头便可望见,却无法挽留的回望。
我也想做一颗种子,结出永不消失的饱满。这最朴素的心愿,又何尝不是一种奢望……


中国新时代诗人档案库官网www.21poet.com微信sclg69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