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艺术,品读经典!书画是人们生活中创造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值得品鉴和典藏的艺术珍品。《经典与传承》精选当代实力书画家,向广大网民推荐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作品。每一件书画作品融思想性、艺术性、学术性、收藏性于一体,主题鲜明,立意崇高,全面诠释着当代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
陈义水,1940年生,福州长乐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曾军旅画家,从艺60余载,专研中国画“鱼水相融”,在传统的慎密脉络中突破,具独特表达方式的现代笔墨艺术,为画坛之典范名家。
在海内外上百家报刊杂志与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香港、台湾多家电视台做过专题报道。论文《从画鱼看中国传统鱼文化》、《把鱼画水里的探求》等,发表于《美术向导》杂志。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社出版有《中国优秀美术家陈义水》画册,中国出版总局批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独树一帜名家·陈义水画鱼》画集,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独树一帜画鱼名家陈义水画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广州、福州、厦门、珠海、香港、台湾台北、高雄,与赴新加坡、美国旧金山、纽约等20多次举办个人专题画展。“鱼水相融”深受世人欢迎,被誉为“天下第一鱼”。
名家点赞
杨成武,原全国政协副主席。1983年,福州大区司令员老将军,看到陈义水的画作“鲤鱼跃龙门”后说:“你画的鱼活灵活现,好像真的能跃龙门啊!”1989年,在榕得知陈义水将在福州市会堂首次举办个人画展时,挥笔写就“陈义水画展”作为祝贺,还赠送了他著作的《忆长征》,并在扉页上题字“赠陈义水同志”。
程思远,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996年,为陈义水北京中国美术馆个人画展题写“陈义水画展”,祝贺画展成功举办。
陈立夫,国民党元老,1994年赞扬陈义水的“鱼水相融”画作美,并题写“陈义水画集”相赠。
2012年,《中国独树一帜名家·陈义水画鱼》画集,由国家出版总局审批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总主编,总序摘录:“陈义水是中国当代画坛名家,专画鱼水相融,已有数十年之久,成就卓越,特色精品之作甚丰,形成了独特的画风,得到了艺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好评,被公认为画鱼国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国画鱼之最的典范名家,在中国画坛上独自树起了一面画鱼的旗帜。”
王琦,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1996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个展前看了画作说:“这样画法还是头一次看到,把鱼画到水里去了。中国画应该继承传统也不为法所囿,有开拓创造精神,是很有个性的水鱼作品。”立即挥毫题了“艺海无涯,任君遨游”贺画展。
吴青霞,中国书画大家,80年代得到精于画鱼的上海老师多次指导“美术作品首先要美,把自己的美感和对美的发现与领悟,以及对美的形式和构想,合乎规律地物化于画面,创造具有审美特性的作品,满足观者的要求,能化大俗为大雅。你为人们创造了美。”并题了“鱼跃龙门事有因,年年看到有余银,君今腕底锦鳞美,更上竿头百尺神”赠送勉励。
钱君陶,中国书画篆刻大家,杭州西冷印社副社长,1991年在香港观陈义水画展评价:“鱼水作品有特点,鱼活水流动。绘画的生命力就是要创新,创造是可贵的,可贵的是你能在传统脉络中找到独特的、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的笔墨艺术。”
郑乃珖,中国书画大家,1994年陈义水画集序摘录:“世上画鱼的画家不乏其人,但得鱼神韵者却不多,长乐籍画家陈义水为此中之佼佼者。他笔下鱼摇头摆尾翩翩自如地翔游于水中;或逐队随群灵活地穿行于水中荇藻间;或翻波逐浪跳跃于涛尖上,姿态万千令人赏心悦目,其壮观景象令人过目不忘。”
潘懋勋,中国著名书画家,1990年1月29日《福州晚报》发表了《陈义水画水》文章摘录:“古人云,‘善画水者,终夜有声’。此语自有浮夸,然从心理作用来说,也是不无道理。陈义水画鱼,很注意在‘水’字下功夫,能表现在水中之鱼。许多画家画鱼疏忽到水,出现‘鱼为鱼’,‘水为水’的不相及之势。他在技巧上,鱼水交叉落墨染鱼,确实独运匠心。所展现出鱼群的跳跃,浪花四溅,大有使人似闻‘水啸之声’”。
余根晖,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秘书长,2010年12月展于中国美术馆的《中国名家四条屏作品展画集》中评价:“艺术的本质魅力在于创造,而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体系和艺术语言。陈义水的游鱼作品,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一位在艺术海洋中畅游的艺术家形象。”
萧平,中国鉴赏家,教授,对《中国名家四条屏作品展画集》中评价:“中国画向来有对游鱼的表现,而对‘鱼水相融’的描绘和表现在传统画作中似乎少见,陈义水选择这一题材作为突破口,足见智慧。”
怀禅,北京前燕京大学老教授、诗人,赞赏陈义水鱼水画作,80年代作诗几十首,其中一首:“人才左海有嘉誉,独赞陈君擅画鱼。泼墨乍惊珠瀑溅,挥毫即见锦鳞舒。凌波喷沫皆生动,掉尾扬鳍尽自如。跃上龙门终可待,不关风力一吹嘘”。
潘心城,原福建省副省长,林德冠原省文联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1995年1月5日发表于《福建日报》陈义水画集序文摘录:“义水出生于长乐,自幼受海涛洗礼,沐鱼水深情,对丹青情有独钟。几十年来,勤奋向学,得名师指点,以磨穿铁砚的拼搏精神,呕心沥血,终自成一格,笔法传意自然,花卉草虫兼长,尤擅鱼水。纸方尺幅,境界壮阔,落笔潇洒,泼墨生鱼。数千年来,人们都以鱼为吉祥之物,义水正是抓住鱼这个题材,从不同画面来歌颂今天的时代,赞美人民的美好生活,‘江山胜景入画面,年年有鱼庆有余’,这是画家心灵的印证,也是他执著追求的结晶。”
陈玉峰,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省画院名誉院长,2022年2月26日在福清美术馆陈义水画展开幕式上致辞:福建人爱鱼,地名有鲤鱼山、九鲤湖、鲤鱼溪和鲤城。义水历经长期探索、实践,独创了属于自己表达方式的笔墨体系,创造性地以“鱼水相融”为主题,以具有时代美感的画面构图、色彩意境,用鲤鱼寄托了人们对盛世来临、吉祥富足的美好愿望。义水坚持文艺为民、文艺惠民、文艺乐民,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大雅精品,真正践行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檀东铿,原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1994年评介:“陈义水画鱼,着重于形象生动,意在动中取神,不仅鱼画得好,而且水画得尤为奇妙。他通过长期得探索实践,创造出一套独特得画水技巧。他笔下得水气象万千,阳光潋滟,碧波粼粼,珠瀑飞溅,激浪翻腾;水波悠悠,浅浪弥弥;汹涌澎湃,拍岸有声。他画得水能和鱼自然地融为一体,鱼随水势,鱼水交融,绝无一般人画鱼那种鱼水分离之感。令人赏心悦目。”
张诗剑,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会长,《文学报》社长,在1991年9月29日香港《文汇报》发表“泼墨抒发鱼水情”文中摘录:“陈义水的鲤鱼画展,观者无不赞叹,展厅锦鱼墨鲤如蛟龙出没腾波欢跃,深深浅浅,浓淡相宜,呈现无限生机。他画鱼进入‘鱼我同乐’,亦与观众同乐。”
周哲开,香港中联办副主任,2004年2月5日《香港商报》文摘录:“画展揭幕日莅临剪彩,赞叹鱼作独一无二”。“指的是他看过同类画作中,把鱼展现得最好的画家。”
林中森,高雄市前副市长、前台湾海基会董事长,1998年画展开幕致辞录:“欢迎陈大师高雄图书馆画展。他的鱼水作品是动中取神,画水中的鱼,独具一格。可称为天下第一鱼水,祝贺画展成功。”
赖祖金,中国驻新加坡文化参赞,1994年8月新加坡国家文物馆陈义水画展评价:陈先生,是植根于传统有现代笔墨。从鱼水的水墨肌理结构,一笔构成,浓淡自然,在淡墨中能见水的流淌。他的鱼儿交融中,都能神采奕奕地展现于观赏者的面前。
陈浩琦,中国驻美国纽约领事馆总领事,刊于1996年2月18日与14日《星岛报》、《侨报》的致辞中评价:“陈先生的鱼画在水中活灵活现,腾波欢跃,几欲脱纸而出,栩栩如生,画出鱼的外貌,更画出鱼的精神,不单令乡亲和各界人士大开眼界,还有助于中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