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浅说唐宋词中的对仗(中)
作者:朱海明
朗诵:白云悠悠

对仗也叫对偶,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其渊源可以上溯到殷周时代,《易经》中就有了“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对句,几千年了。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了偶句为主,讲究对仗严谨和声律优美的骈体文,许多对仗偶句成为千古名句。到了唐代,又出现了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不计其数的优美联句广为传唱。而同时产生,宋代成熟的宋词,不少词牌的句式也要求对仗,同样精彩,蔚为大观。
如单调小令“忆江南”,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所以白居易留下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名句。我也曾憋出了“千里黄梅连夜雨,一池菡萏濯清涟”的对句,写的是梦江南。

“浣溪沙”以音节明快,句式整齐,韵律和谐,易于上口的特点,历来为多数词人所常用,且名篇甚多。其中过片两句的对仗,留下许多佳句,如“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青箬笠将风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并蒂轻黄宜淡淡,联芳竞秀巧盈盈”。最突出的是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取材自然,对仗工巧,清新流利,不着痕迹,为历代传诵。
我也非常喜欢“浣溪沙”这个词牌,学者填了很多首,有几副对句自我感觉良好,如:“翰墨丹青翻翠袖,诗词歌赋惜春容”“黄鹤楼头添异彩,武昌桥上映金霞”“树上老梅藏疏影,池边留鸟竞娉婷”“破晓鸡啼残梦里,催更犬吠牖蓬间”。
比较复杂的是“一剪梅”,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词中的八个 四字句 最好用对仗,如蒋捷的“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带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容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云帆卸浦桥。“银字筝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我为蒋捷老先生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所倾倒,硬是东施效颦、照猫画虎的填了一首“一剪梅 · 冬日游园 ”:
白雪青松如画屏。“云雾轻盈,薄雾晶莹”。园林隐处有人行。“几簇红英,一脉寒冰”。
绣袂云鬟戏瑞琼,“体态娉婷,笑语清玲”。忽闻亭下起欢声。“少女调筝,喜鹊和鸣”。
八个四字句,好歹也对上了,也算是赶辙凑律有了些模样,学生嘛,起步阶段,起码留着自我欣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