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微 信 诗 歌 学 会
安 徽 分 会
(第111期 总第 111期)
本期诗人: 王寒山作品选(选自《当代微信诗人》第1447期)
本期编辑:倪雯 校对:黄冬松
他,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引:美,真的藏在黑暗里吗?追寻或失去,都是一样地痛。
2023年8月18日,当代诗人、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创建者王寒山会长带着炽热追求、带着未完成理想,离开了生养他的荆楚大地,离开了他的亲朋好友
诗坛少了一位真的诗人、环保志士,微信时代最强召集者
作为战士,他曾把保家卫国情怀化成一柄正义之剑
作为战士的诗人,他最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神灵之上,雄关漫道:
犹见学会初创之时,他是西西弗,数年磨一剑
凭着超人意志、影响力,去感召、吸引……星星之火,点燃天之南,海之北…一个又一个分会建立,在中国版图旗帜飘扬,像清泉成就了诗者最大平台:
这里,没有门槛、等级,没有学历高低、地位贵贱
这里,汇聚着万千歌者,带着豪情讴歌时代、抒发真善美
这里,百花齐放,雅俗共赏,为中国诗歌繁荣与发展注入清新力量
他笑了……将思考,将社会现象,化为文字的正直、善行和光亮
他的傲骨开出浪漫,他的笔墨飘出芬芳。60年短暂人生
他竖起一座诗歌的山峰 ,然后,沉沉睡去……
热爱的人们在接力,接力
潮水的情感在涌来,涌来……
学会总刊编辑、诗人易红用泪水写就如下诗行,便是最有力见证:
“……
编辑部的屋顶坍塌
浸泡了所有来稿
别哭 撑住
是他的声音
他还在
一双慧眼盯着
我们敲击的每一个活生生
或跳跃或流血或呐喊的文字”
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
仅以此诗沉痛悼念会长王寒山:一路走好!
王寒山作品选
王寒山,湖北广水市人,转业军人,汉语言文学专业,网络诗人,中国微信诗歌学会会长,《诗经春秋》《中国当代微信诗人》发起人、总编,《全国诗人脸谱专辑》总编,中国当代微信诗人诗歌奖创办人。千余首(篇)诗歌、散文、诗评散见各报纸杂志与网络平台。诗观:写自己与社会的痛点。
寒露
草木知秋,在裸露三生石下
铁树在崖壁上开花,一张张复绿的网
在屏蔽卫星的天眼;冰川在消融
在加剧的温室效应,烘烤着一颗颗
正义、却逐日变得寒凉的心
女蜗似乎在为谁撑伞
捏造了一个个复仇的精卫
还在衔西山之木,东山之石
怒填东海;共工不曾改邪归正
怒触了不周之山,奴化了众多山主
摄其魂魄,化地为牢;愿人间再多些夸父,
用沙哑的噪子,继续呐喊
喊到饥渴而亡,弃杖为林
让裸露的山体,恢复元气
去感知这个悄悄降临的寒露
让苍山的残臂,变得青翠葱茏
用结出的善果,疗治尘世的痛
那些被挖掘的天坑
足够埋下偷天换日的走兽
重阳夜
一场雨,能隔断阴阳
奈何桥两岸,可以辨别是非忠奸
记得临睡前,确实洗过脸
却依然在二更惊醒,梦醒时分
仿佛觉得,不该登高望远
不该趴上那堆碎石峰顶
不该刻意瞭望那些垒起的沙丘
不该垂怜被砍伐的林木
不该叹息污染的田野
……噩梦由此而生,或许
一道道暗杀令,神出鬼没
在闪电下,明晃晃的
我必须练好回马枪,一招锁喉
让还魂丹,亦无力回天
罪人的白昼与黑夜区别不大
那些朱红大卡车,还疾驰在深夜
铁窗是量身定制的,不分子丑寅卯
囚徒掐指一算,定会知晓
开天门的时间:将走出一个个
包装好了的魔影,佯装忏悔
被打回凡尘,重新做人
后院
时光圈子,一再缩小
多数局限在老宅后院
阳光西晒时
我特别留意种下的瓜果
它们需要阳光雨露
还有一片花草簇拥着茅房
老宅坐西向东,简单地装修了一下
父亲曾在这里坚守了他最后的岁月
我还加了一道被遗弃的绿化石
便于雨天走石板上采摘果蔬
包括上茅房,泥巴不至于粘鞋
多情的鸟儿们,常来光顾
每天要来品鉴我这片瓜果
还有青蛙、昆虫,与小青蛇
它们不舍不弃,倍感亲切
还有……每天傍晚的夕阳
我不会放过它
它也绝对不会拒绝我
进深山,跳一支独舞
借腿脚的四两力,迈开丁字步
入深山幽谷,跳一支独舞
掀起一片落叶
雪山还在,小溪在流
西边有落日,东方见弦月
翻出记忆中的幌子
想象一场雨,为我倾盆而下
淋湿众兽百鸟的嘴,借雨的节奏,呼唤几声
在雷鸣的节骨眼,存活一瞬间
雨一停,便收起道具
听众神的谬赞
然后,依次向它们鞠躬
请罪,谢幕
江湖
我很久没见到乌鸦
而在一个傍晚夕照的江面半空
黑压压的乌鸦翔集
我却孤单一人
寂寞地面对山崖上的那只老鹰
它也躲在这里
一定猜透了我的心思
江面的船舶,山腰的汽车
不懂乌鸦与老鹰的江湖
我知道,还有那个爬上山顶
触角潮湿的蜗牛,也是来自江湖
尘封的门
尘封的门,还是旧模样
锁钥匙,不知在何方
残存的土坯墙,疑似民国的夯土
一半落魄,一半沧桑
弹孔中挣脱的风,声嘶力竭,在啸叫
喊疼了被时代遗忘的硬伤
鄂北的中秋
在寒山之巅望月,鸟瞰田野
饮烟弯曲的那么苍凉
被炸开了的大山,碎石在奔走
被深掘的河流,沙在远行
脱离了母体,走向了不归路
野花野草在稻田里摇旗呐喊
神兽们拿着庭杖,指鹿为马
有人改变了营生与信仰,在杀鸡取卵
鄂北的云雨,像块遮羞布
山川显得朦胧体面,人间
传述着天涯共此时的故事
一架架标志性的大山,在走穴高楼与别墅
一汪汪浑浊的水,在澄清罪孽
一些旧梦,在粉饰太平,在狡辩
在自圆其说;金银,在人性中碰撞
在子丑寅卯中,划分优劣与等级
上苍在评判极具诱惑力的价值比
在生态环境中,山高人为峰
话语权,点金棒,能让一些鸟塑身,落下
让一些动物,肢解在餐桌上
让观察者眼花缭乱,学会闭嘴
弱肉强食的大自然,在延续它的规律
被看破的风尘,终究也是风尘
谎言
这么深沉的夜
一定有人不敢入睡,怕监控视听
怕睡到另一个世界
无人拷问,也会招供
只有高人,在梦里
也能满口谎言
远山
我没有过雪山草地,没有深入沙漠
像苦行僧走进了泥潭
还有一帮人,很近,几乎能牵着手
我们都像是泥腿子命,望着远山
恐惧的颜色
她的表情
像堰塞湖的秋天一样平静
湖心一定有地震过的裂痕
也一定有一个堤坝
我无法逾越的堤坝
也一定会出现一个周期
我在周期外,等枫叶凋零
夜空
猫头鹰一叫,夜就深了
月亮,也黯然失色,年长月久
一切貌似合理地存在着
耳闻目睹的,是夜的一部分
我持苍白的文字,独对夜空
许多婴儿,正在此刻诞生
雪人
一入深冬,高山便摘掉了绿帽子
顶上了白头盖,开始祭奠岁月
总有一些像神一样的人傲立于山巅
而被另一帮神,从花名册上勾去
我在虚拟的殿堂里,供奉着诸神的化身
顶礼膜拜,甘做虔诚的信徒
总有弱不禁风的神,会被一阵阵阴风,吹出一身盗汗
我是在风口练太极的苦行僧
继续塑造理想王国中的雪人
我也像雪人
将是最先被融化的雪人
野草
许多溪流,汇于江川
连同经霜冰封的枯草
与兀立江岸的寒山
草木知秋,认命枯荣
在这肃杀之气太重的严冬
有卑怯的身影,面对冷漠的世界
有幸运的花草,盛开在远方
仍有无名的杂树野草
在谦卑地生长,苟活
点缀季节,而不慕虚荣
致友人
走近你关注你的人,同样越来越多
当我站成了一道山冈时,风来了
雨也来了;溢美之词,不必全信
贬损之话,不可无疑。犹如你
本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亦点缀其中,聆听过喜雀的赞歌
亦承受过乌鸦的恐吓与粪便
我并无不同,也收到过
类似茅坑口上的秽语污言,我不会
因势利导,而违背初衷,当你听信谗言
形同陌路,或反目成仇时,我会默默远离
借一支烟,倾诉衷肠,到焰火熄灭
处暑
太阳,开始谦卑地躬行于天空
神们,各司其职,夜风从容
一粒粒金黄的稻穗,在点头哈腰
喂养着,一副副拒不忏悔的
铁石心肠
石刀
在刀耕火种之前,200万年之前
先人们最大的财富,莫过于猛象牙
与精美的石刀石斧。先人们咬合力下降时
石刀可剥下兽皮与骨上的腐肉
还发现了骨中骨髓价值,欣喜若狂
我拥一把石刀,拥有先人们的一半财产
我决定用它砸核桃,砍排骨
把19万年前的牛牙化石搁置一边
把明清时期的青花瓷也搁置一边
我痛饮之后。左手举起象牙珠
右手举起石刀,高呼着
“我是天下最富有的人”
不仁不义的土豪地主们,来吧!
我搬出祖先族训*用祖先的刀
割你们的耳朵,宰你们的鸡肠
也砍断一节,我的风尘陌路
雪
从雪地走向戊戌年
夜路也是白灿灿的
有人喜欢白色的服饰
洁白,素雅,不藏污垢
我出生在雪天,却忌讳白色
而敬畏白雪,敬畏雪中延伸的路
在雪地遐想,缅怀父母
从一条雪路,走到尽头
一定可以和父母重逢
风雪中的父母,记得我的生日
总有一天,要去面见二老
一定要穿一身雪白干净的衣裳
一尘不染
母亲会一眼认出我
我是她雪中的孩子
西陵下雪了
像一场刻意的雪,降到年头
江水流了多少年,山顶上的积雪
就诱惑了多少年
江水,没有改变初衷
大山脾性还在,皮囊格外苍白
没有谁能喊走山,叫停水
也留不住西山的落日
与高悬苍穹的寒月
山水云雾之中
不知收藏了多少人的心思
西陵少庙,信徒擅念经文与咒语
而念不黑雄鹰的天空
巴蜀云雨下,有孔明的迷魂八卦阵
刻在崖壁与石碑上历朝历代的诗词
已远走他乡,没带走穷乡僻壤
每次下船上岸的人,都像是幸存者
悬崖峭壁上的乌鸦,独守枯枝
每一声呐喊,都惊心动魄
在深冬雪野里,它一喊,雪就融化了
再一喊,便春暖花开了
那 个 村 庄
不曾碰见镇守长江西陵的龙王爷
却碰见了它的子民中华鲟,鸭子鱼……
在刀斧手的法案上。没碰见山神
又碰见了它的奴仆,山鸡野免,黄鼠狼……
脚颈上,细绳套得很牢
在那个山村,没碰到想见的人
回望几眼,依旧没有寺院
还是和尚垉,佛兆山,火石岭,风景如故。
每次,都这样重演,遗失了,一路的梦
在深山
滞留在高山,住进向你微笑的人家
放下俗事,带着眼睛与耳朵
每次闲聊都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生活课
不要借口自己很忙
即便是这个世界没有自己,也是那样
安心住一天,放心地吃几顿家常便饭
山里人家的菜,每道都是特色
一个外乡男人,眼神要装憨一点
去看云雾与奇花异草
收起世故老道的神性
本来就是个凡俗之辈
在大山的胸怀里,要循规蹈矩
不要抹黑青山绿水
矜持一点,傲气有伤风化
临别,一挥手,转身便走
不要装作依依不舍
一个过客,不值得人魂牵梦绕
当你翻过每一道山梁
回首时,有人举目相送
怕你迷了路
而你,不能迷失在远方
正在消失的村庄
曾经的硝烟,早已散尽
曾经的马车与八抬大轿,不见踪影
曾经拉磨的驴,不知去向
破损的碾槽还在
那些马头墙与瓦砾,繁华落尽
人间的白天,与黑夜
在继续更替、包装
春雷,晨钟,与暮鼓
依旧合奏着,人间的春天
彩虹的光环上,挂着阴与晴的屏障
风一阵,云一阵,雨一阵
被淋湿的心情,与洗过的脑
在春天里复苏、骄纵、忏悔
尚未脱离农耕时代,工具
配齐了所有部件,在开始翻耕土地
一些被称之为故乡的地方
还在繁衍生息。一些怀古的人
在翻阅历史,翻耕记忆
那些数度枯荣的野草
冒出了谦卑的身影
莫名的杂种,在疯狂地挣扎
而忘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与大宅门的母语
六月的雨
六月的雨,迅猛,而无常形
总是猝不及防,或蓄谋已久
每一场雨,都像是有的放矢
我已心力交瘁,毫无斗志
感受着长江两岸,淋湿衣服后的凉爽
总有飞禽走兽,与花木虫鱼,惊恐不安
那些时常仰望天空,拥抱夏雨的人
疑似诗人,更像是故弄玄虚的伪诗人
那些在滂沱大雨中,奋力疾驰的人
顾不上飘来的雾霾、建筑粉尘
工业废水,发动机的尾气,凝聚成的酸雨
总有动植物,在雨中,万劫不复
我琢磨过高空的云雾,与脚下的地表水
想过掺杂了农药化肥除草剂的果蔬
及促长素,添加剂、塑化剂的含量
各类冷鲜肉制品,心里五味杂陈
还有退化的土地,寸草不生的火山口
及不痛不痒的文字,面临着一个个吸满肥水
与铜味的臃肿的人生,我逃不过,也躲不开
夹在其中,苛且偷生
顺应命运,苦度余生
END
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
顾问: 王寒山 孤城 李商雨 老巢
会长: 黄 平
执行会长:倪雯
副会长:孙启泉 李劲松 方华 纪良发 苏东山(常务)
秘书长:倪 雯
编辑部 主任:黄冬松
编辑部 副主任:苏东山 朱先贵
外联部 部长:李远波
外联部 副部长:张承斌 端琼
投稿邮箱:179317445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