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儿”
文/杨晶晶
我回望过去,终于是发现了,自己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小小的人儿。六朝旧事皆随流水,什么都会被忘记,唯有寒烟存、芳草绿。
说到题目“小人儿”,为什么这么叫。我对自己提问:我有什么特殊的?
是这份难舍难分的贫困,辗转反侧的自卑,平平无奇的形态样貌,愚昧茫然的天赋才资,年纪相仿的知心表妹,还是那难以启齿的尴尬与愤慨,无法抒发泄露的青春与朦胧?不是,这是独属于我的吗,当然不是。这是大家都有的,这是共同体的所有物!这世上的东西谁能保证为自己独有?谁敢呢。
我终于发现了,我不过是沧海一叶。我从小到大的经历都是平庸无趣。
瞧,我的童年在那里。在外公外婆的话语里,“小孩子不要挑食儿,多吃点鸡蛋。变聪明”;在二姨妈的店铺里,“哼!二姨妈你的店铺还不是从我妈妈那里得到的”!在舅舅舅妈的监督下,“灯关了,蹲厕所去(跟同学出去玩没报备)”。还在哪里呢,在思念之中,与成熟作陪;在灯光之下,与外公谈天;在问花之中,寻找答案;在虚空之中,在梦里相寻;在黄云之中,在此声之中。
童年是什么呀?是思念呀!辗转泪湿春衫袖,只为千里念行客。
那青春是什么呐?是消逝啊!流水便随春去,行云终与谁同。
嗯…不对不对,童年是相思。…为什么?
明明是相互盼望啊。她又在泪眼问花花不语了,她又夜傍望残月、独倚东阁期了。这双方不是感之至深而又不得相见吗,一方颙望一方守候!
你胡说!我没有!童年就是回忆跨过山海、春风不到天涯。是山映斜阳无情,霜风关河凄惨,是一年一度鹊桥仙!
我很冷静,呵,说来谁信呢。我自己都将这视个玩笑。
我是个小小的人儿,平凡无奇。落笔不知所云,写到青春竟不知所谓,是记忆的缺损,你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朋友,一定有人告诉你成熟,有人叫你冷静,有人叫你识大局,有人要你成功,有人妬你,有人污你,有人爱你,有人恨你,有人疑你,有人念你,有人束缚你,有人宽慰你,有人提携你,有人贬低你,有人误解你,有人开导你。有人惊艳你,有人惑乱你。“你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有人说你懦弱,因为你给自己寻找到了抑郁的避风港;有人说你不务正业,因为你的艺术低俗而缺乏智慧启发民众;可你自知,你是如此美丽,你是如此优秀。
自诩为可亲可敬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可曾听过你们心爱的宝贝孩子的声音,你们是否将他们作为自己的生存工具和未全心意的接班人,你们学富五车、舌战群儒、天文地理更是不在话下,应该知道是自己在寻求“刺激”逼着孩子和自己作对吧;哦天呐,我不敢对艺术造次,只冒昧提一句听过的话,“艺术的价值,首先在于被人欣赏”,由此想见可爱的父辈是当代大家了,因为那样颐指气使和不置可否的态度,我只在太尉高俅身上见过。
长大?长大了又能怎样,可以飞了?“翅膀子硬了要飞了是吧?在犟,给你废了”!哦~你还青春呢等你成长了…闭嘴吧。我早就听够了。是,我从小就听您老的,上课不抖腿,吃饭不说话,吃饭不看电视,逢人就打招呼,奋笔疾书只想换一句鼓励。我对您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甚至感慨陆游应该为自己创作一句“出师一表真名世”的翻版!“保持,别被超了”就是您对我忠实的期望。现在我就是您的骄傲了,我好奇,我究竟做了什么?流失了一年的时间?上了大学?还是多吃了一年饭?多睡了一年觉?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其中的转变。朋友你能懂吗?请务必告诉我。
我只是,也必须是一个小小的人儿。聪明的长辈不是也默认吗,“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山的那头,还是海”!
请别告诉我你不服气,“这是大时代了。这是新时代了,人人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好的,我同意但我又不同意。
朋友,大时代确实大。在物质上,确实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思想上,文化纵横古今,其程度之高、范围之广,冠绝五千年之华夏史不在话下。对于大多普通民众而言体验是如此。但你我深居于此,所感所念难倒就只有这一层吗?人们能隐隐感觉到大时代并不大,它没有为我们迎来像唐宋年华那样的诗词高峰,也没有汉大赋那样的繁华竞逐,甚至魏晋都有的竹林七贤,当今你又提谁呢,好,当然都是好的,谁又合适来承受千古尊荣呢。
我们还说叶嘉莹诸文特点:一,知人论世;二,以意逆志;三,纵观古今;四,融贯中西,(迦陵论诗丛稿题记)如此叶君该称为“大人”无疑,可我要说的是,她依旧是个“小人儿”。
你我皆在大时代生存、生活,感受它的美好,感知它的局限,却不限于此,人们不断学习与超越,提高自身的境界的目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不愿做一个小人,这在古今是同样的,可最后又不得不成为一个小人儿而入土。
你说功成名就,即可垂名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呀!贤者智者之稀少珍贵何人不知。所以这里不妨将“小”字解为“少,少数”意更为贴切。时代“放大”了这些伟人名人,但也“缩小”了他们。“放大”不必赘述,“缩小”即是他们处于各自相应的时代汲取了不同的文化与知识,而后为自己之心志目的,将自己至于鸿毛之位、达到大音希声的至高。徐霞客云: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任何一个心存高远之人,必是将自己至于“小人儿”之位,以谦逊冷峻的视野观察世界,承受情感。这是那些满口道德、不稼不穑之人不可能做到的。小人儿不是单单形容自己之物质渺小,更是精神境界之至微。生老病死不过是生命常理,灵魂精微才是人生大道。现在的我坐在大学自习室内,本在复习教育学专业课,却突闻楼道喧哗和教室里同学的脚步声,不由想起自己其实从小到大都没改变,故本文开篇先回忆过去,小时拥挤吵闹的课堂,让我们不自觉地认为大学自习室必须安静,却忽视了它们本质上是一致的——学习的场所。我们根本不必为这点儿喧闹而争吵恼怒,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儿时经历了类似的吵闹而来到了现在的这所学校、这间教室。我们曾经就可以心平气静地学习,难倒如今就不行了?
此番言辞确似“黄河之水”般从天而来,突有所感,记下一为纪念,二是相信会逢友人阅读。人总是对比的、相似的。正是这大时代,人才变“小人儿”。
作者简介:
杨晶晶,本人目前是一名中文系大二学生,从小对“画”有浓厚的兴趣,包括素描、水彩、人物等。长大后虽自学古琴与练习毛笔书法,但学艺不精是实。对于文学,我偏爱现代文学和魏晋、宋时代的诗与文。在校期间也常常参加各种诗歌征文活动或者英语竞赛和志愿者服务。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