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浩气长存、英魂永在
——此文献给为了新中国的革命先驱者
作者:邴玉君
朗诵:安湛

百年岁月,是英雄悲壮的岁月。百年岁月,是辉煌铸就的岁月。百年岁月,是一部革命史诗的岁月。百年岁月,是浴血奋战,前扑后继,荡气回肠的岁月。百年岁月,是共产党人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惊天地,泣鬼神的岁月。
让我们打开尘已久的记忆,怀着敬畏的心情翻开一百年的历史长卷,去寻找,去追思百年岁月里可歌可泣的风流人物。去思索和感受中国革命的至胜法宝。回首望,百年峥嵘岁月,从南湖红船扬帆起航开天辟地到二十八年浴血奋战,迎来改天换地。从建立新中国翻天覆地到强起来伟大飞跃……

曾记得,《刑场上的婚礼》这部影片。影片中有这样的经典话外音,“让这刑场作为我们新婚的礼堂,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新婚的礼炮吧!”。影片真实的还原了,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周文雍和陈铁军两位烈士,那场特殊的婚礼。建国已后,周恩来总理曾经深情的说:“他们是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1928年2月6日,有一对年青的共产党人周文雍、陈铁军,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他们将广场作为婚礼的礼堂,将反动派的枪声作为结婚的礼炮,从容不迫的举行了婚礼。婚礼之悲壮,撞击着观看这部影片每个人的心灵,所有人的心中是那样的难以平静。我的眼睛和在场的人一样湿润了,我听到了抽泣声,也有的人在轻声的说太年青了。是呀他们牺牲时,周文雍23岁,陈铁军24岁。生命虽然短暂,只有人生的二十几个春秋,但是他们的名字永远刻写在百年的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永远刻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永远写在百年岁月的英雄谱中。他们虽死犹生,光照千秋。他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永远激励着后来人。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天地同在。成为一百年岁月中的千古永恒……

周文雍,广州开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工委委员,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兼市委工委书记等。陈铁军,原名陈铁燮。1924年秋考入广东大学文学部预科。求学期间,为追求进步,铁心跟共产党走,将原名改为铁军,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周文雍和陈铁军假扮夫妻,组织广州武装起义。1927年12月11日在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杨殷、周文雍、聂荣臻等领导下,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广州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转道来到香港……
1928年1月周文雍当选中共广东省委常务委员兼广州市委常务委员。同陈铁军回到广州,重建党的机关。1月27日由于叛徒出卖,周文雍和陈铁军同时被敌人逮捕入狱。敌人以高官厚禄诱惑,他们不为所动,仍坚贞不屈。周文雍在狱中受尽酷刑,知道自己生命不长了,用手指上被钉竹签流出的鲜血,在狱中的墙壁上写下了誓死不屈的一首诗,“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就是共产党人周文雍,这就是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周文雍,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砍头就当风吹帽的周文雍……

在法庭上,法官问周文雍有什么最后要求,周文雍回答到,“我别的事情什么都不需要,只要求和陈铁军同志一起照张相”,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这对革命夫妻神态自若,面无惧色。他们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此时,对涌来的围观的百姓,陈铁军大声的说,“我和周文雍假扮夫妻,共同工作了几个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是我们没有时间谈个人感情。现在,我们要结婚了,就让国民党刽子手的枪声,作为我们的结婚礼炮吧”。周文雍和陈铁军在红花岗从容就义。江河为之悲歌,大地为之动容。他们虽然倒下了,但是他们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广州大地,矗立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矗立在华夏儿女的心中……
在今天,广州武装起义烈士陵园中,有一座董必武先生亲自题词的“血祭轩辕亭”,就是为纪念周文雍和陈铁军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而修建的。这苍劲有力的五个大字,寄托着对周文雍和陈铁军烈士的怀念之情,寄托着对周文雍和陈铁军烈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一百多年前,当南湖红船扬帆起航,荡起中华民族搏击风浪的双桨,就注定了小舟必将成为一艘中华巨轮,乘风破浪驶向光明的彼岸。因为有像周文雍、陈铁军这样一群“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坚定信仰者;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天下百姓谋幸福的奋斗者,有誓将热血洒满天,染得路上战旗红的坚守者,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薪火相传的接力者,有心怀百姓事,志为天下忧,为人民打江山守江山的践行者……
人生自古谁无死,大义凛然泣鬼神。百年岁月英魂在,激励追梦后来人。
让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向中国
的革命先驱者周文雍、陈铁军致敬!
向千千万万中国革命的先驱者致敬!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