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少年唐婉——刘馨

旁白(男):公元1210年一月,大街小巷一派忙碌景象,人们正期待着农历新年的到来,而八十五岁的诗人陆游却抱恙家宅之中,身体每况愈下。他时常在幻觉中看见一个仙女的身影在他身边飘忽不定,无论怎样努力,他也看不清这个影子的面容,他因而惶惶不可终日,在病榻上思绪万千。这天,伴随着仙女身影的到来,他隐约听见了一个凄婉哀怨的声音:

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旁白(男):听到这里,陆游潸然泪下,继而,他低声呜咽:“错!错!错!”书童站在一旁,怔怔地注视着陆游。这么多年了,他早已深深懂得陆游心里的悲苦,而此时,他找不出合适的语言来安慰陆游。陆游吩咐书童找出了《沈园二首》。他艰难地坐到了书桌前,慢慢地握起笔杆,他想把十年前自己在沈园写就的《沈园二首》恭恭敬敬地誊写一遍,以此纾解他日益增长的悲思。可是,当他轻声地读出每一个字的时候,泪水模糊了双眼。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亭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旁白(女):十年前,陆游七十五岁。古稀之年的陆游来到沈园,他久久地凝望着那一堵墙垣上的《钗头凤》。沈园的春天还和从前一样灿烂,可那春波桥下碧绿的春水中,再也照不见挚爱的美丽身影。陆游触景生情,悲从中来,他颤抖着手腕,挥毫落绢,一首凄美的《沈园》诗词跃然纸上。此时,距陆游在沈园邂逅唐婉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那次在沈园的重逢是他们两被迫分开十一年后的一次偶遇,然而,命运安排的那一次不期而遇变成了一次残酷的诀别,因为陆游的挚爱难以承受重新燃起的相思之苦,满怀幽恨和悲切,郁郁而终。
陆游: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棉。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旁白(男):陆游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着十年前的这两首诗,也一遍又一遍地回味他这么多年来无数次踱步于沈园的感受。想着想着,他缓缓地站起身来,努力地将腰板挺直,他不顾书童的劝阻,执意要求书童立刻带他去沈园,他无限伤感地说,他要最后一次去沈园看望他的唐婉。
旁白(女):在沈园的庭院里,身体十分虚弱的诗人出神地望着池中的绿水,柔柔的涟漪荡漾起昔日的浪漫和欢笑,他仿佛看见绿波里映出了一个熟悉的面容,耳边响起了一串串清脆的银铃般的笑声。五十多年前的那些青梅竹马琴瑟和鸣的一幕幕情景冲击着这个耄耋老人的心灵。

(回忆童年:唐婉和陆游背诵《钱塘湖春行》)
童年唐婉: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童年陆游: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童年唐婉: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童年陆游: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回忆结束,两个孩子开心地笑着)

(悲切、沉重而低缓地倾诉)
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旁白(女):这天的沈园,萧瑟的寒风像刀片一样一阵阵刺裂了陆游的脸颊,蹒跚而行的陆游在书童的搀扶下,流连在枯枝横斜的石径上,却最终又慢慢地踱步回到了那堵灰色墙壁跟前。他久久地伫立,凝视着斑驳的墙壁,仿佛看见了他当年的《钗头凤》的字迹,不禁老泪纵横。
陆游: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旁白(男):陆游与他的挚爱失散于茫茫的人生渡口,人天相隔,虽然他的内心一直在痛苦中煎熬,但是他相信,他的爱没有死,他的爱永远都在。陆游最后一次到访沈园之后,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腊月二十九日,弥留之际的陆游在幻觉中飘落到了沈园,在绿波粼粼的池塘边,他终于看见了那个令他几十年魂牵梦绕的容颜。
男:红酥手,黄藤酒。
女:世情薄,人情恶。
男: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女: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男:错,错,错!
东风恶,
女:世情薄
男:莫,莫,莫!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女: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
男: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女:人成各,今非昨,
男: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演职人员风采






出品:北京后海朗诵艺术团
主编:赵君
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