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郭澄清【大刀记】故乡的土地上》
文/鲁彧
齐鲁多才俊,英贤出鬲津。
一部大刀记,辉映中华魂。
崇德弘大义,尚武鋳精神。
铿锵锤镰欲,沧桑忠骨辛。
战火淬精钢,青锋屠倭禽。
救亡何惜颅,振华敢献身。
昔吟凤涅槃,今奋思凌云。
世盛百业兴,德厚贵诚信。
玉宇皆澄清,金耀木秀林。
图强精卫志,鼎新愚公贞。
活力竞迸射,新城溢古韵。
笑纳四海客,福星照津门!
注释:
(1)《大刀记》,是我国著名作家郭澄清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鲁西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坚强不屈英勇抗争的鸿篇巨著。其各种版本包括广播评书、连环画、电影曾风靡全国,并被译成多国文字。2015年1月,《大刀记》被拍成57集电视连续剧热播。
(2)郭澄清(1929--1989),山东宁津人。是山东文坛短篇小说创作的领军人物,山东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与冯德英、刘知侠齐名的山东抗战小说作家,也是继赵树理、孙犁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中国短篇小说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振华,即革命烈士马振华,生于1905年,河北盐山人。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会长,抗日救国军政治部主任,中共冀鲁边区津南地委书记。1940年9月,在为掩护各县区主要干部开会转移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为纪念这位“边区抗日元勋”,经上级批准,宁津县改名为振华县,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恢复原县名。
(4)鬲津,宁津古为有鬲氏地。据宋《路史·国名记》“有鬲氏,夏诸侯封地,因近鬲津故名”。
宁津古处“九河之地”。“禹播九河,宁津有三”。相传夏时大禹治水,率先民按河水自然流势疏导,开挖九条河,其中三条即古鬲津河、古胡苏河、古钩盘河途经宁津县境。
古鬲津河在宁津县南部。商朝为鬲国。唐天宝元年,改称临津。金天会六年,因大水冲毁县城,取“安宁之意”改称宁津。
(5)金耀木秀林。即宁津县聚力发展五金机械制造和家具制造“一金一木”两大特色产业,塑强“五金机械智造名城”和“宁津家具”“宁津健身器材”“宁津电梯”三大区域公用品牌。家具产业集群规模突破百亿级,获评国家实木家具产业示范园区。商用健身器材占领国内70%市场份额。旧楼加装电梯市场份额全国前三。
2023年6月12日于上海


【作者简介】鲁彧,山东人氏,大学文化,曾经军旅,热爱文学,作品多在中华头条(中华文学社)上海头条、海外头条等国内(外)媒体网站平台发表和转载,被《中国诗刊》《中华诗词》《中国文学》《人民文学》《当代诗词》等专题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