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刘累御龙
作者:洪荒老人
朗诵:聽琴

公元前1898年的一天,在电闪雷鸣中传来一声声巨婴洪钟般的哭声。一个新的生命降生了。
巨婴双手紧握不松,其父刘渝轻轻一抚,巨婴双手立即展开。右手手纹清晰显一劉字,左手显示一累字。众以为天降祥瑞,故取名刘累。
刘累自幼结实、勇猛,力大无穷,胆大过人。十岁时与众在河边戏耍,一龙从水中跃出,张牙舞爪,冲向众人。众人皆做鸟兽散。独刘累不惧,空手向前,与龙相搏。可能是龙离水的缘故吧,竟然被刘累降服。游方术士认为,刘累劉字是利刃,累字乃绳索。天降刘累就是降龙之才。基于刘累的手纹有神瑞兆示,故很快成为刘氏部族的首领。

刘累父送刘累到山东豢龙氏董甫处去学习豢龙、训龙技术。刘累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经过七年的学习,精通了各种养龙、训龙、舞龙的技艺,成为闻名遐迩的御龙高手。
刘累学艺归来的第二天,村边河里的龙又出来作祟。刘累带石斧、绳索赶到河边。村民们正缚手无策,刘累上前用绳索套住龙身,三下五除二就收服了巨龙。想到师父所讲要训服龙,必须远离大河洪流,于是就把龙街在丹陵,放在丹子山下不大不小的水潭里,龙远离大水,不能兴风作浪,也解决了龙干渴时的饮水问题。龙见不到澎湃的河水,也温顺了不少。因此,后人称之谓龙潭。刘累也因之成为御龙高手。
公元1879年,夏朝第十四代君王孔甲即位时,天降一雌一雄两条龙于河南临颖县龙荡沟。〈今河南临颖具豢龙城东南角)孔甲帝欲得两龙为坐骑,随四处招募御龙高手,于是乎,刘累便被招到宫中负责两条龙的饲养。

刘累先把两条龙从叱咤风云的大河洪流中弄到较好管理的水潭中,用绳索缚在桩子上,遂渐弱化其野性,然后用精食饲之,把龙养的金光发亮。偶尔用来与孔甲帝舞龙取乐。孔甲帝本就荒淫无度,不理朝政,看了龙舞以后,大喜,并提出许多舞龙新花样。刘累终日往返奔波于豢龙崖和皇宫之间,累的苦不堪言。因为刘累御龙技术高超,表演出色,孔甲帝封刘累为皇室御龙氏,后又封唐候。封地刘国。〈封地在今河南偃师缑氏镇西南刘涧河一带〉刘累虽然被封候,也是象征性举行了仪式,封国之内的事交给亲信打理,本人依旧以御龙为主。刘累为孔甲帝御龙七年,经常舞龙演出,累的五劳七伤,两条龙也折腾的没有了夕日的光彩。刘累常叹息说,这样下去,龙也跟着受罪,终有一天,不是我死,就是龙亡。龙和刘累相处已久,竟能听懂人话,双目含泪。
一日,刘累接到孔甲帝诏令,汗水里也发现两条龙作恶,命刘累去训服。王命不可抗,刘累安排弟子悉心照料二条老龙,一人赶往汗水收服二龙。待忟服汗水二龙赶回时,老雌龙因经不起多次折腾,已经奄奄一息了。雌龙临终含泪对刘累说,刘公不要悲伤,您餐风饮露照顾我们多年,我们很感激您。我死后,孔甲一定会迁怒于您,您可把我的肉剁碎熬成汤,给孔甲喝,他就不会怪罪您了。说罢,雌龙遂逝。刘累含泪不忍。经雄龙多次劝说,刘累才把雌龙的肉熬成汤,献给了孔甲。孔甲饮后,顿觉肉味鲜美。夸刘累不但是御龙高手,还是烹饪高手。命刘累复献之。刘累大惊:死龙可肉之,活龙岂可屠之?遂下决心带家人和雄龙出逃。

刘累下决心后,立即付诸行动。冥夜带家人及雄龙逃出皇宫。顺路到汗水带上已收服的两条龙,逃往大龙山〈即今河南鲁山县〉。一路上夏无雨,冬无雪,河道干涸,山路崩裂。到大龙山时刘累一行人所带水已用尽,面临渴死。刘累顿足仰天长叹道:想我刘累一生爱龙,今长途跋涉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而天公不作美,欲将我一众龙灭绝乎?刘累话音刚落,奇迹出现,一股清泉自刘累脚下汩汩流出。众人顿觉精神焕发,体力充沛。一群人临井砌圈,围泉而居。此泉供十里八乡饮用。刘累逃到大龙山后,隐姓埋名,化名丘,人称丘公。隐居的地方叫邱公祠。中华刘姓遂在此以农耕渔猎为生,繁衍生息。在明代前,邱公祠附近的集镇统称为豢龙故里。刘累随成为中华刘姓之始祖。刘累亨年111岁,卒于邱公祠,葬于邱公祠东南30米处。鲁山县现有刘累墓、刘累祠、刘氏祠堂等。
有诗为证
遗址豢龙崖,
千古传佳话。
刘累御蛟龙,
是非缘孔甲。
逃难走他乡,
摘心洒泪花。
顿足成一井,
湧泉泽万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