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钞与真情
文/白相元
这一天,六十余岁的赵淑贤在女儿的陪伴下住进省城第一医院41号病房,治疗严重膝盖骨滑膜炎。
上午,术前检查完后坐在床上休息,女儿和她唠嗑说:“妈,方才出院的那个老太太,她说和你同龄,你看她像吗,打扮得像五十来岁的人。”“看样子她是个富婆。”她望一眼女儿,“这个人挺好的,和咱们没摆有钱人的架子。”“还是个自来熟,你看和你唠的没完没了,还问这问那的,出院就出院呗,互相不认识老唠啥真是的!若不是她闺女催她走,她还得唠。”“人和人不一样,多唠一会儿嗑能咋地。”母亲说。
一个小时后,一个身穿白色半袖衫、平头发型、浓眉大眼的小伙子手持一个带拉链的小皮兜进入41号病房,到了赵淑贤床前,望了一眼床号后问赵淑贤:“大娘,您贵姓?”“我姓赵。”“这是一个人托我给您送来的资助款,请您收好。”把小皮兜往她身边一放,转过身大步溜星跨出门,当她女儿追赶他时,他在走廊里向左一拐下了人行楼梯就没影了。
她回来后,母亲问:“追上那个人没有?”女儿晃晃头。“打开看看。”她小心翼翼拉开小皮兜的拉锁,露出一打子钱,取出来一查,整整是一万元。这是谁给的钱呢?赵淑贤犯愁了,这钱怎样返还原主呢?找不到原主可怎么办呢?中午没睡好觉。下午她和女儿说:
“咱们不能不明不白的收取人家的钱,你去找医院党委书记,请他帮帮忙找到送钱那个小伙子,把钱还给他。如果找不到他,请院党委收下这一万元,救助困难患者吧。”院党委书记在他的办公室接见了她的女儿……“我查看了监控摄像头,这个穿白色半袖衫,平头发型,浓眉大眼的小伙子,上午九时四十分去了骨科三十号病院,九时四十二分出了病房,之后出了医院大门,越过大道走入人群就没影了。”
院保卫科长向党委书记汇报。党委书记和保卫科长说:“你和公安部门联系一下,尽快查明送钱的到底是谁?”保卫科长答应一声走出。“你回病房等候吧。”党委书记和赵淑贤女儿说。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保卫科长来到三十号病房,交给赵淑贤女儿一个电话号码:“是他捎给你们的钱。你和他联系吧,有解决不了的事,再找我。”她和这个小伙子通电话后,这个小伙子只说了一句话:“你们不同意资助就算了,过几天我取回来。”说完电话就关了。
手术后的第三天早晨,医院附近的小饭店、小吃部照例向各病床发放红的黄的蓝的订餐小广告,赵淑贤女儿无意间发现其中有一张白底黑字广告,拿起来一看,高兴地几乎要跳起来:“妈,这个电器公司招聘一名出纳员,要求年龄四十岁以下,女性,财会大专毕业……正合乎我的条件,真幸运,没出门就看见这个招聘广告了。”
赵淑贤女儿原来在县城一个小企业当出纳员,前不久这个企业倒闭了,她也失业了,正在寻找适当工作。赵淑贤听后急着说正愁找不到合适工作呢,赶快给人家去电话,马上报名。”电话接通后,她告诉母亲,对方听了她的条件和情况后,让她去公司面试。还和她说如果照顾母亲抽不出时间,母亲出院后去公司面试也可以,并说出院前务必给公司打电话。
出院当日上午,她们被一辆小轿车接到公司老板办公室,比赵淑贤女儿大几岁的女老板亲自接见了她们,她们看她眼熟,长得很像那天见到的富婆。她微笑看着她说:“恭喜你应聘成功。我相信你能顺利的度过半年试用期,成为公司响当当的出纳员。”
顿一下,“把阿姨送回家去你就来上班吧。”看看手表,“快到饭时了,吃完中午饭再走。”“不吃中午饭了,下午就一趟向北的火车,我得提前买票去。”赵淑贤女儿说。
女老板摆摆手:“不必了,下午我派车送你们回去。”提前坐在宴席上的是富婆和她的二女儿。富婆看到她娘俩被大女儿领来,马上迎上去,拉着赵淑贤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笑着说:
“没承想公司招聘来的出纳是你的女儿,我们又见面了,真是有缘呐。” 赵淑贤说:“我怎么也没想到,来省城看病还意外遇到这么个好机会,现在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要是遇不到这个机会,我上哪儿给女儿找这么好工作去。大妹子,是不是你这个贵人给我们带来的福气呀!”说完笑起来,大家也跟着笑起来。赵淑贤忽然收起笑容,一本正经地看着富婆说:
“大妹子,我住院时还发生了一件蹊跷的事,那天有个小伙子给我一万元,说是别人让他捎给我的,话说完他就大步溜星走了,我姑娘没撵上他。后来医院和公安部门联系上了他,我们和他通了话,他说这几天把钱取回去,可他到现在也没来取,再打电话他就不接了。这事让人多纳闷儿,这钱咋给人家退回去呢?唉,闹心呐她女儿插话说:
“这个事成了我妈的心病了,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时服务员上来客气地问富婆:”现在上菜吗?”“再等一会儿。”富婆皱眉思考。女老板看着她母亲说:“妈,你告诉我阿姨吧,要不告诉她怕把她愁坏了。"″大姐,你还记得二十年前那一张一百元假钱的事吗?"她想了好一会儿,忽然想起来了。
那时,赵淑贤是临时清扫工,有一天完活后领了月工资一百二十元,计划用一大部分钱给长高了的四个孩子换夏装。回家途中看见一个年龄和她相仿的女人,站在一台装满蔬菜的倒骑驴三轮车旁边卖菜,便拿出二十元上前买黄瓜,黄瓜称好了,这女人收下二十元找给她钱之后,想欣赏一下藏在钱口袋里的唯一一张在她看来如金片似的一百元,小心取出来展开端详,片刻就傻眼了,她的手有点颤抖了,接着就哭起来。已经走开十余步的赵淑贤听到哭声立即转身回来,问她:
“大妹子,你哭啥呀?”她边哭边和她说了一件事:她男人是蹬倒骑驴三轮车的,这几天肚子疼,吃不下多少饭,大夫让他住院,若不住院这么严重胃溃疡一旦穿孔就有生命危险。刚给挨肩儿的三个孩子交完学费,哪有钱住院呐。他还倔强,不愿借钱看病,她无奈起大早蹬车去大北门外菜园上进菜,来到北大街旁贩卖。
不大一会儿来一辆四轮子车,经过讲价,车主以三十五元把多半车菜都买下了,给她一百元,她找给人家六十五元,之后这辆四轮车马上开走了。一下子卖这么多菜,把她乐得够呛,没太细看,再加上早上阴天,光线不好,就把这张假币收下了。她和她诉说完这件事后,哭得更历害了:
“谁这么损啊,给我一张假票骗去我多半车的菜,本钱都搭进去了,我用啥挣钱给丈夫看病呀......”″大妹子,别哭了,别哭了,我这有一百元钱。"赵淑贤说着从兜里取出一百元钱塞到她手里。她抹去泪水,激动地望着她说:“大姐,这钱是治病救命的钱啊,我得咋感谢你呀!大姐,这钱我收下了,等我家生活好起来一定加倍还你。大姐,这菜钱我不要了。”说着要把那二十元线退给赵淑贤,又要把秤剩的几根黄瓜给赵淑贤。赵淑贤啥都没要一摆手转身就走,她一瘸一拐地{地方病老寒腿}紧追:″大姐,你贵姓?”“大姐,快告诉我,你叫啥名?”她没有回答便走远了。她望着她的背影,激动的泪水流了下来。下岗丈夫的病治好后,他们便扑奔省城他大哥那去了。三个孩子都被培养成了大学生。她没有忘记赵淑贤,她曾回到家乡寻找过她,可是不知名不知姓的都没有找到她。
二十余年过去了,她仍没有忘记赵淑贤,可赵淑贤却早已淡忘了她。医院的巧遇,看上去赵淑贤虽然变老了,可她一眼就认出了留在她心底的挥之不去的她那张慈善的面容,又在唠嗑中得知她是她的同乡,并在大北门里居住,确认她没有认错人。当时她激动地想和赵淑贤提起这件事,并当面酬谢她,可话到嘴边却咽下去了。
考虑赵淑贤高尚的人品,白给她几根黄瓜她都不要,她能收下她的报恩钱吗,于是想起了让人给她稍钱的这一办法。回家和大女儿说起见到赵淑贤及其女儿一事,大女儿说:“出纳对像是军官,下个月就随军去了,阿姨品德那么好,她孩子的品德也差不了,就让她女儿来当出纳吧。”顿一下,“那时候的钱有多值钱啊,当时没有阿姨资助的一百元钱,我爸可能没命了。她女儿的工资待遇优厚。”“别让她们知道是咱们照顾她们。”“行,量身打造,只打印一张广告给他们送去。”′饭桌上富婆只讲了那一万元钱的事,并没讲专聘赵淑贤女儿的事。如她所预料,赵淑贤把女儿的提兜拿过来,把那一打分文未动的一万元从提兜内取出:“大妹子你太过于了,这钱我不能要!”……女老板看她们把这钱推来推去,笑着说:“你们姐俩别来回推让这钱了,这钱归我了。”过来把钱拿在手上。母亲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她:“这钱是我的钱,不是公司的钱!”她向母亲眨眨眼睛,乘人不备又冲赵淑贤女儿呶一下嘴。富婆心领神会,心里说:“好办法,发奖金。”开心地笑了,“服务员,上酒上菜!”她和赵淑贤一个做好事不留名,一个报恩不留名,席间唠不够知心的话。女老板倡议说:“妈,阿姨,你们拜干姐们吧。”俩人几呼同时说:“好!好!”祝贺声、笑声、碰杯声在餐厅里回荡。
【注】这篇小说是根据洮南市赵淑贤女士救助他人的真实故事而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