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多种方式,“杂谈”也是其中一种。思想交流、观点交流、方法交流、经验交流……“杂谈”字面之意义显而易见,就是拉杂地谈论。一种快捷的对现实社会现象发表自己见解的一个文体,它反应灵敏、传递迅速、观点明确,会对现实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
人们并不陌生的两句话:世界上两件事最难:“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
名不见经传。查一查,没有出处,无处可查。但虽不是经典,也或是经典。话虽如此,还得分两头说,用智慧和哲学的辩证法;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
世界之大势,浩浩汤汤,凡事皆因“为大势所趋”。大势犹如大海之潮,汹涌澎湃,席卷而来。凡小小沙砾,小小鱼虾,岂能阻挡浩浩荡荡的潮流,顺者昌,逆者亡。这也是人类生存,社会进步,世界的发展,是大自然规律使然。当思想改变了思想,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就不是什么问题……
“当思想改变思想时,那就是哲学;当上帝改变思想时,那就是信仰;当事实改变思想时,那就是科学。如果有人既没有思想,又没有信仰,还罔顾事实,那么你要远离这种人。”(李·斯莫林)
人们常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要"外圆内方"。方,是立世之本,圆是处世之道。做人应当,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相得益彰。
外圆:为人外在表现出来要圆滑处世,精通世故,成熟精明,老成持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内方:内心时刻保持本色,心中有原则、有道德、有尺度、有善念。该说则说,该做则做,绝不做有违国法家规,世理道德之事。
外圆内方,是人们在社会中应当具备的品质,外圆能保证在复杂的社会中不被欺骗,顺利与各种人打交道,内方又能保证坚持原则,自身人格特色和优良品质,少受外界不良影响。
外圆内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是人们在说话办事的过程中,需要提高的应变能力,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应对。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走出办公大楼,见了百姓,说百姓听得懂的话,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话……”“别打官腔,别摆官架……”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上的话……见什么人,就说什么话。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本是源于“宋定伯卖鬼”,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宋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略)。
人们是愿意听人话,还是愿意听鬼话?肯定的回答是,只要是人,当然是愿意听人话,哪有人愿意听鬼话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点问题都没有。总不能反其倒而行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地见人说鬼话,见鬼说人话……
什么是人话?什么是鬼话?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价值观等等,对其定义和判断不同。一般而言,人话:正常的、符合实际的、符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说话。 鬼话:就是与人话相反。是颠覆人话的、错误的、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无中生有
……说话。
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
――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是坚持平等,绝不居高临下。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就讲普普通通的话。不要对从未学过外语的人,偏讲外语;例如:原本都是四川人,却讲起普通话,都是同一个地方的人,不可能听不懂话!原本是一个闽南人,就讲闽南话;本来就是一个湖南人了,就讲湖南话……
对一个文化层次本不高的人,偏要讲些高深莫测,之呼也者,之类的文言文,咬文嚼字,半文不白的话,故弄玄虚,虚张声势,企图糊弄人……
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
――如果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贬义的一面,另类理解的“见风使舵,或圆滑”……如之前所讲。”外圆内方”……那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融入……适应者被选择存留下来的一种丛林法则,又怎么理解!只有融入适应生存环境,才不至于被淘汰。
历来认为,对不同层次的人,讲不同层次的话,即遇到什么人就讲什么话。不同层次,不与争论,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着同层次,才能讨论同层次的问题。不与不在同一层面的人,讲对方不理解,听不懂的话。特别强调对于那些“杠精”……尤其是居心叵测,另有企图之人,本着“只与同好争高低,不与恶人论长短”。在现实生活中,辩论争议是有益的,但是如果和有几种人(略)喋喋不休,只会浪费时间,消耗精力。有修为和高境界、大格局.之人,从不计较、不在同一层次的、自以为是的、小人的各种攻击性言论等。“君子与小人”因不同层次,论何道理都是对牛弹琴……一切蔑视和免谈,为最佳选择。
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
――是理性、科学、客观;是实事求是,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体现。
——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是与群众血肉相连,同甘苦,共命运,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具体表现。
――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瞎指挥……是杜绝睁眼说瞎话,从而,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即说百姓话,不说官话,不打官腔。办好实事,真心实意,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群众拥护又欢迎之需要。
――……
思想传承永恒,物质不能到共享 !
思想是有力量的。思想的火花在思索中迸发,生活的浪花在追求中激起。用思想的火花,可以点亮未来的星辰……
孔子王阳明等思想几千年传承至今遍及全球,无论什么性质社会制度的国家,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奥大利亚,欧亚非等世界多国都开办孔子学院。传授孔孟之思想学说,对全球普及教化。而无一抵触反感。申请办孔子学院的国家及已有国家扩大办学规模势头不减反增。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并非限颜色(红色——社会主义)世界通用,西方资本主义的帝国也同样也在用马克思的哲学。他们这些典型的代表集中体现了自人类诞生以来,最全面的最崇高的思想并普惠人类,将传承永恒。
物质的再厚重、丰盈丰富都不能共享,至少现阶段或很长时间段都是如此,除非真正实现了国家的消亡,天下一统,天下大同,共产主义。会实现,但需要时间,多少年暂未知。只要未实现,就有国家的存在,就有社会制度的不同,就有为各自各种“利益”的生死存亡的永不停息的纷争,就有人类残酷无情,无不用尽其及的各种不可想象的方式含战争等等,哪能有理想主义的物质共享一说。通过思想的传承,传递融入全人类,达到天下一统,世界大同,物质共享就将来临。这不仅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因而加强全民思想的重要性就十分突显。物质再丰厚,由于人类的贪欲贪婪无止境,都不会轻易分享共享,只有从思想的统一切入才是根本。传播正确的易被天下更多人接受的思想就迫在眉睫。现在世界各国几大州如美俄意奧等等,能接受中国的圣人孔子王阳明等,这是求同存异,天赐良机,大好契机。应把握好来之不易顺势而为的良机,天下大同,天下一统的机会慢慢来临。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都在踊跃掀起孔子热,崇尚其思想学说,大力开办孔子学院成立孔子研究会。而孔子王阳明泱泱大国国度的人们却熟视无睹(还有人批判孔子王阳明)。孔子王阳明思想,毕竟惠及中华几千年,这极不正常的现象是否该引起中华伟大民族的反思深思。识时务者为俊杰,润物细无声的阳光和雨露洒向中华大地,万物复苏才更加璀璨夺目,茁荘成长。大力弘扬中华几千年传统美德,提倡有信仰道德。
“中国未来将是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心怀苍生大爱无疆。”习推崇被喻为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的王阳明。在2013、14、15年分别先后提到王阳明,指出“知行合一 ”时强调,“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 。有关王阳明其人,见本人三篇“《王阳明与历代哲人,《善思笃行》,《王阳明致良知感悟》。”
王阳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 宝贵之精神财富。王阳明,原名王守仁,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对中国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心学理论: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的哲学思想,强调人的内心本性是万物之理的集中体现。他通过“知行合一”的理论,强调知识和行动的统一,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心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儒家哲学的发展上。②教育贡献:王阳明非常重视教育,不仅在理论上倡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而且在实践中身体力行,推广教育。他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人的品德和才能,注重个性发展,对后世的教育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③军事战略:王阳明在军事上也有较高的成就,尤其是他平定江西内乱和宁王的叛乱,展示了他高超的军事策略和领导能力。他的军事思想如“兵不厌诈”、“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等,被后世称为兵法大家。④道德修养:王阳明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不断的内省和修炼来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他的“致良知”说,提倡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良知,通过不断的致良知实践,可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社会的和谐。
习上任以来多次提及推重王阳明,大加赞赏王阳明思想理论。这充分说明习为代表的党中央,极其重视思想理论传统精华以之统一教化国民。重视物质是基础富民强国的同时,不忽视思想、信仰、道德、传统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国人正在响应党和国家及领袖的之提倡,而极少数人何必违之,同心协力,建设富民强国,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参考虚无实有2018.10.27原文)
虚无实有202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