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瓜
那棵老榆树
老家的院门前,长着一棵榆树,树干粗壮,树冠硕大。就像一柄巨伞,撑在院门前。夏日里,晴天遮荫,雨天挡雨。鸟雀们常飞来树上,叽叽鸣叫。在老家,院门前的这棵树,长成了家人眼中的一道风景。
要说这棵榆树的来历,连年愈九旬的母亲也说不确切,说大概是父亲手上栽种的,如今,父亲去世已四十多年,粗略算算,这棵树的树龄恐怕也有八九十岁了吧。榆树粗壮,主干需两人才能合抱,五根枝条,足有壮汉的腰粗,倚树干而上,均匀地升向空中。
当春天降临人间,榆树就会开出紫绒绒的小花,这时,树上就会热闹起来,蜜蜂嗡嗡嘤嘤,在枝头飞来飞去,采吸花蜜。榆树也成了鸟儿们的乐园,清晨,人还没有睡起,鸟儿就开始在枝头鸣叫。有好多次,我去乡下,住在北房里,早晨是让一群鸟儿给叫醒的。紫色的花谢之后,就会结出榆钱,并一天天长大。过不了几天,绿色的榆钱就会缀满枝条。
夏季到来,枝条上碧绿的叶片,密密实实。这时,鸟儿便开始在枝叶间做巢育雏,对于鸟儿们来安家,榆树显得十分包容,从未表现出一丝一毫的颇烦。前天中午,我在树下乘凉,偶尔一抬头,发现在榆树朝南的一个枝杈上,有一个鸟巢,一只鸟儿在巢里孵蛋。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是山噪鹛的巢,鸟妈妈此刻正在巢里。过了一天,又发现在朝西的枝杈上,有一窝金翅雀,鸟妈妈也在孵蛋。一棵树上,先后发现了两窝正在孵蛋的鸟。估计过不了几天,巢里就会有小鸟破壳而出了。
夏日午后,房里热,年迈的母亲,常拄拐挪脚,走过院子,去榆树下,坐在一个塑料凳上歇凉,一坐就是小半天。母亲眼力好耳朵背,能看清树上的鸟巢,却要喊着和她说话,一句话,常常需要晚辈们喊着说好一会,方能明白意思。
家有二老:一棵老树,一个老人。
(2023.7.4)
雨天清晨
落了一夜雨,清晨,雨小了,但仍在下。我打了把伞,去公园里活动。偌大一个公园,几乎见不到行人。愚公移山平台上,砖铺的地面,积水较少,慢走活动了一会儿。
愚公雕像,在微雨中站立,毫不动摇,周周的树木,被雨水洗得碧绿透亮。玫瑰花苞上雨珠点点,似美人的泪。树上鸟鸣叽叽。两只刚出窝不久的灰喜鹊幼崽,站在裹了胶皮的电线上,大声嚷叫着“我饿我饿”。听到唤食的灰喜鹊妈妈从附近的草坪上飞来,嘴里叼着食物。两只幼崽扇动着翅膀,鸣叫着要食吃。这样的雨天,鸟妈妈要找到食物,饲喂幼鸟,实在是不易。远处的洋槐树上,一只白头鹎在枝头尽情歌唱,歌声婉转动听。
雨天的清晨,公园里十分宁静,与平日里的喧嚣吵闹形成了鮮明对比。这份宁静确实难得,我站在一棵松树下避雨,偶尔会有雨滴从枝头滑落,和雨滴一同滑落的还有鸟鸣。这个落雨的清晨,就让我独享老天赐予的这份宁静吧。(2023.7.11)
榆树上的山噪鹛
老家院门前的榆树上,有窝山噪鹛,夫妇俩轮流抱窝已有好多天了。前天,我仔细观察后发现,一只山噪鹛在窝里,它的尾羽露在巢外,我站在树下看,虽然窝巢在离地面较高的枝杈上,但依然十分清楚。过了一会儿,外面觅食的一只鸟飞回来了,嘴里叼着一条虫子站在巢边的树枝上。这时,窝巢里的一只,跳出窝巢,然后飞出去觅食了。站在枝头的那只,跳入窝巢替换了飞岀去的那一只。它嘴里叼着的虫子,是干粮,预备着在巢里饿了吃的。原来,山噪鹛孵蛋,是公鸟和母鸟轮流值班。
山噪鹛属雀形目鹟科噪鹛属,属于中等体形鸟类,山噪鹛俗称黑老婆、山画眉。体羽以黑褐色为主,嘴黄绿色,稍向下弯,脚浅褐色。
山噪鹛以植物种子、果实、昆虫等为食,叫声多样,婉转悦耳。
山噪鹛为我国特有种,分布地区广,为留鸟,最佳观鸟时间,全年,最佳观鸟地区为辽宁、华北地区、甘肃、青海等地。
山噪鹛一年繁殖一次,每次产蛋3—5枚。
再过几天,老家榆树上的山噪鹛巢里,一窝新的生命将会诞生,那时,山噪鹛家族又可增丁添口了呢。(202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