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青书法的“魏晋之恋”与“魏晋之风”

唐代诗人杜牧曾有两句发人深省的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抛开两个千古传奇的人物,很多人记住的却恰恰是“一骑红尘”,那“壮观的奔腾”与“望尘的莫及”,总要穿越历史的浮云与千古的尘埃,在文化的长河中翻滚,又在艺术的长廊中定格……

“一骑绝尘”,那是奔腾的魅力与英雄的闪电,那是作家手中的笔与书法家紧旋的毫,他们使命般地要劈开历史的云雾,在历史的大幕中寻找那稍纵即逝的点燃灵魂的火花……

有人扬鞭策马,苦于追风,因为尚未找到那份幸运;而有人却“一骑红尘”,驰马“魏晋”,并在那里找到了久违的“魏晋之恋”与“魏晋之风”,——这就是书法家甯青!

甯青找到了钟繇(yáo,一作yóu)(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这位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甯青先是被钟繇的书法深深吸引,继而在反反复复的揣摩临习中被唤醒秉赋,历经无数次的“痴迷、痴恋、痴禅、痴摹”后,终于“化痴为醒”,立地“顿悟”!

一句话,甯青在“楷书鼻祖”钟繇的字帖里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自己书法的灵魂!

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这一发现非同小可,使甯青那个流浪无果的书法灵魂迅速守静归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主攻楷书,尤擅小楷,从魏晋钟繇小楷《宣示表》、《力命表》等入手,后入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玉版十三行》等,千摩万揣,不吝其功;风黑月高,不舍其志……

最终把“魏晋书法”的“风骨与灵魂”,镌刻在了积纸如山的草稿堆集中,留得一脉通古,颇得魏晋神韵!

甯青笔下的“楷”,虽尽得“魏晋之风”,但笔笔又都投入了自己的“书法感悟”与“思想厚度”,每个字的结构与布局绝无重复,都有着相当的考究与和谐;撇“瘦”则捺多“肥”,冠“丰”则身必“挺”;时或左阴右阳,又时或右阴左阳;透着对立的统一,又满泛着阴阳的互补……

由每个字而构成的整体的谋篇与布局,则更加结构严谨,入木三分,令人陡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化境之美!

甯青艺术简历
甯青,号“一滴斋主”,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书画协会副主席。

甯青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主攻楷书,尤擅小楷,从魏晋钟繇小楷《宣示表》、《力命表》等入手,后入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玉版十三行》等,朝夕揣摩临习,颇得魏晋神韵。其楷书独具一格,颇有古人先贤遗风,得到书界内外认可。

书风温润沉厚,墨力张弛有度,将生命向度与精神追求融汇其中,书池蕴涛声,书道含秋风。其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新人新作展、首届孔孟故里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二届中华之光全国书画作品展、山东省第三届书法篆刻展等。

(王长鹰)
2023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