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起到西汉末年的百余年间,汉朝和西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这种相对稳定的局面到王莽篡位称帝后遭到了严重破坏。由于王莽的骄横狂妄,对西域各国“尽改其王为侯”、把匈奴单于改为“降奴单于”等极端措施的采取,导致了西域各民族纷纷断绝于中原的交往,并不断对沿边各地进行侵扰。此后,西域又为匈奴控制,并频繁犯边。
到汉明帝时,北匈奴已构成对东汉王朝的最大威胁。汉明帝出于“弃西域则河西不能自存”,“通西域必驱逐呼衍王”的战略考虑,在永平十六年(73)决定抗击北匈奴,保卫边境安全,恢复中西交流通道。于是派窦固、耿秉、耿忠等率张掖、酒泉、敦煌等地戍卒与羌胡骑兵12000人,分四路大军西进征讨匈奴,旗开得胜,一举攻占伊吾庐(今哈密),接着继续北伐,西域各国纷纷摆脱匈奴的控制,重新归汉。

次年,窦固、耿秉等又率14000骑出敦煌昆仑塞,击破白山虏於蒲类海上(今新疆巴里坤湖)。至此,恢复了西域与汉朝断绝65年的关系。在这两次讨伐西域战争中,投笔从戎的青年班超,暂露头角,为西域的畅通建立了不朽业绩。
班超(32一102),东汉名将,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的军事家、外交家,是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
公元73年,班超在随窦固出征中,奉命率36勇士出使西域,杀掉匈奴派遣到鄯善、于阗的人员,废弃归附匈奴的疏勒王,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
从公元76年到102年,班超在人少势孤、处境困难的情况下,发挥军事、政治才能,团结当地力量,先后平定莎车、龟兹、焉耆等地贵族的叛乱,击退月氏人的入侵,保障了西域各族的安全,控制着西域局势,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公元97年,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对巩固我国西部边疆,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促进了中国与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班超先后任西域都护,被封为定远侯。
公元102年,七十一岁回洛阳,次年病世。
南宋学者徐钓赋诗一首《班超》,对定远侯给予高度评价:“人生适意在家山,万里封侯老未还。燕颔虎头成底事,但求生入玉门关”。
清朝时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的林朝崧赋诗一首《班超》,对定远侯给予高度评价:“沙漠宣威三十秋,腰悬金印幕青油。阿兄只刻燕然石,盖世功名让虎头”。
为纪念班超,新疆喀什市政府在盘橐城遗址兴建了班超纪念公园。公园占地15亩。1994年开工修建,1996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园内建有3、6米高的班超全身塑像,1、9米高的36勇士雕像整齐地排列在班超像前两侧。
二0二三年七月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