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土专家”朱序琴
文/谢小清
她,山东泰安人。1952年6月才14岁就报名参军来新疆参加建设,可能她是鲁女下天山那一批最小的一位,她就是新疆兵团第11师机关门诊部,有着自己天资聪颖和善于动脑筋,可医治疑难杂症的医疗“土专家”退休医生朱序琴。
1960年她先后在新疆军区22兵团27师医院工作。当时所在师忙时,她们医疗队伍也被拉上生产一线时运土方劳动中,她特能干,独轮车,两轮車她都单人推过,往往一人能顶三人用,曾累得的咯血,得了肺结核。她深谙医道,自医自好。当时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饥饿年代,她也曾饿的腿浮肿。
先后随所在单位先后转战参加各地,修建过柳沟水库、蘑菇湖水库、石河子18公里的东岸大渠、大海子水库。1958年在兵团水工二团修兰新铁路、达坂城大隧道。这些工程全都是西北及新疆当时的大型重点工程。
逢“文革”时期,1970年所在单位在泽普县施工时,该县医疗条件差,头一年没打疫苗,第二年春季小孩麻疹传染严重,合并肺炎,死亡率特别高。泽普县油厂张桂华2岁的男孩患麻疹合并肺炎处于病危,朱医生一星期为他治愈。并又治好了其他共6个小孩。及时挽救了他们的生命。还同其他同志为该县培养了一批赤脚医生,为地方的医疗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3年兵团某中学一位女教师得乙肝病,当时这种病是无法医治好的,到今天还是疑难杂症病,她为她治愈,生下的孩子也是健康人。这样的乙肝病人她治好了5个。1992年工一师(现第11师)机械化施工公司龚四春出车祸,一些大医院他都去过了,都没为他治好,其腿被判了死刑要截腿。病人家属找到朱序琴,她用了一个月为其治愈。
她干啥像啥,她把青春和汗水都倾注在边疆兵团——第二故乡。她与爱人和两个孩子的家庭,如今都生活的很好。
一位14岁就从家乡走出,在组织培养和自身的努力下,从兵团成长的医疗战线,涌现出的一位优秀医疗“土专家”朱序琴。如今虽已85岁,还常为身边的居民在医疗上排忧解难。
作者简介:谢小清,中共党员,汉族,大学文化。新疆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48团退休干部。参加编纂已出版团志、团组织史、团组织史大事记。2007年12月成为海口作家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