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改变人类社会、出类拔萃、精英、领袖人物是少数。”无论逆潮流的异类怎样对对精英领袖的各种歪曲……都不能改变和阻挡大势所趋的潮流,更不可能颠覆正义的人民所书写的铜墙铁壁般铸就的历史。“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个人(包括领袖)、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历史巳反复证明、早已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参考2018-01-18“世上本无人人满意”)
任何精英、杰出人物(领袖)的出现,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总是体现在必然性和偶然性辨证的统一。任何杰出人物,首先是在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凭借一定社会条件,对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而不可替代的影响。同一时代提供给每一个人的社会大环境和历史条件是基本相同的。不同的是在同样的大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每个人受到的艰苦磨砺、艰辛付出、个人意志、品格、素养、学识、视野等等综合能力不同而不同,最终实现了杰出人物(领袖)的脱颖而出!参考(20-22-6-14 13:05→偶然与必然,历史不可歪曲)
蛟龙出海乘云起,苍鹰翔天踏浪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多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年以来、诞生的领袖们的历史给予了很好诠释和充分的证明。人们熟知的不仅只是三落三起、被世界誉为东方打不到的小个子邓(中国第二代领袖邓小平同志的三落三起,被人们熟知,历史时隔不长 此处不详细叙述)。翻开历史,伟人毛何尝不是(虽然没有邓那么的惊心动魄,也不差上下)。我们党的第一代领袖毛泽东同志,早年的发展并不幸运,甚至可以说倒霉得不得了。在成为党的最高领袖之前,至少也有三次起落。第一落是刚上井冈山时1928年3月,因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被批评为“枪杆子主义”,秋收起义后没有攻下大城市,调转方向上了井冈山,被瞿秋白为首的党中央,开除了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不是开除党籍,可能是误会和误传)。第二落是下了井冈山后。1929年5月,转战赣南、闽西开辟新的根据地,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分歧,核心是如何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或者说就是军队指挥谁说了算(党的书记还是军事一把手)、怎样说了算。在福建龙岩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否定了毛泽东的一系列建军思想,给他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还被选掉了中央指定的前敌委员会书记,由陈毅当选为书记。(但后情况有变,陈毅主动请回毛泽东)(略)。第三落是在开始长征之前。1931年底到1935年初遵义会议,历时3年多,一是时间最长;二是打击最深,几乎所有职务都被撤掉;三是受苦最大,用毛泽东同志后来回忆的话说:我们被孤立了,他们把我这个木菩萨浸到糞坑里,再拿出来,搞得臭得很。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我的任务是吃饭、睡觉和拉屎。还好,我的脑袋没有被砍掉。四是有些“惊心动魄”,过程一波三折,几乎经受了所有挑战,终于战胜所有对手,扫除了一切阻力,最后万众归心。使毛泽东同志从中央的边缘领导成为核心领导(介绍均从简)。
逆境和挫折谁都会遇到,要想不断进步、事业成功,就有一个不断接受挑战、不断克服逆境的过程,甚至需要在绝望处求生存、谋发展。任何杰出的人物、精英、领袖 ,都经历艰难困境中磨砺,挫折中摔打,不屈不挠,越挫越勇,具有战天斗地,坚定信仰,坚韧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才能锻造和铸就雄才大略。“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自古以来凡成大事的杰出人物(领袖),英雄豪杰,都是历经磨难。“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精英及领袖人物的诞生绝不是偶然。”
“闭心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论衡·卷十三·别通篇》)”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眼界。只有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善思笃行,超越常人的“独立特行之人”,才有可能成为精英领袖……智者独行《庄子·在宥》中讲:“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高望远才能俯瞰一切,安守本心。《庄子·天下》中讲:“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人只有在独立特行时,拨开迷雾,看清世间真相,才能独立于普世之世俗(或唯有领袖)。
领袖,领袖一词的本义和含义?其本意: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的领导人称为“领袖”。“领袖”一词最早见于《晋书·魏舒传》,魏舒为国家鞠躬尽瘁,深受晋文帝器重,文帝每次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
诸如:学生领袖,工人领袖等。还有智慧超群的、特定领域、行业的特别能力特殊贡献等。也可称某领域、某行业的领军人物,或称某领域、某行业的领袖。党和人民的领袖,主要是指党章总钢明确载入的从毛泽东同志开始已有五位领袖。
领袖一词是谁最先提出,是在什么背景下?领袖一词是在特殊年代背景下产生的。领袖一词最先出现和最先提出,有各种版本和争议。但有林整理排列顺序,再统一决定后提出是准确的。林、江、张、康、陈等先后提出由两个伟大,到三个伟大,最后由林彪在三个伟大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伟大(及伟大统帅),即四个伟大“完整出炉”。1967(文革)年五一劳动节,林提词:伟大的导师 ;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 ;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并且推向全国,传遍全国。
现在为什么对最高领导人不称领袖?对现在最高领导人的称呼,不在前面加定语(伟大、英明、领袖之类)。现在直接称呼领导人的姓加职务,或领导人名字后加同志。
领袖,虽然不在平时作报告、讲话、电视新闻,新闻稿件、各类文件等用领袖一词。但不等于领袖一词不存在,仍然存在。不在平时用,不等于在特定场合不用。根据领袖一词的本意和含义,仍然可以称党的几代最高领导人,视为、称作领袖,实际上也就是领袖,就是党的人民的领袖,只是不像过去特殊年代、特定环境、对开国最高领导人的特殊感情已经形成等原因。似乎现在只习惯对开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同志称为领袖或伟大领袖,其实,已载入党章的都是领袖。
虚无实有202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