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享受家乡的清晨
文 /南海振环
癸卯仲夏,回崇明家乡的旧居小住了几日。我家的住宅靠近长江边,周遭是堂弟栽种培植了多年的人造树林,一眼望去那各色树种的林子,呈绿油油黑沉沉的大片绿屏。这里,没有拔天倚地的高楼遮蔽,几幢不同样式的乡村别墅,掩映在各个角落,散淡自然。此地有我一向喜欢的那种阑珊与静穆。许多散文的构思,是在这里完成的。

走出家门,是通往南边江堤的路,蜿蜒窄长,两边蔓延着绿色的庄稼。偶见农人或锄禾或采摘,不紧不慢,一副悠闲劳作的样子。三三两两的麻雀一步三跳,盘桓于阡陌田间,快乐着它们的“寻寻觅觅”。偶尔有狗狗追着骑车主人一路撒欢,紧忙中,不忘抬腿滋一下尿尿,记下来时的路,宣告自己的“地盘”。
蛙鸣渐渐潜声,一群蝉似乎看见了我这个回乡省亲的游子,它们一个劲地扯着嗓子“知了,知了”地唱着、喊着。我晓得,又一个新的夏日开启了。“开轩纳维凉”,凌晨即起,我迈步在河边的路上,静静地感受眼前的世界。那捧最初金子一般的光,穿过薄云,一点点铮亮了朦胧的小河,铮亮了黑魆魆的田野。夜间眉目模糊的房屋,渐渐显现真身。直面阳光的那面,金光烁烁,而另一半身子,隐在幽僻里,一半明快,一半阴郁的感觉,蕴藉“凡事求半”的禅意哲理。“凡事欠三分”,戒盈戒满,晨光散发的智慧,正是我等桑榆暮景之辈生活的应有之义。
走上长江堤岸,迎面吹来了一股凉爽的卯时风,特别的清凉,好像吹来的不是江面来风,而是山间溪流的气息,抚过肌肤,淌进心扉,因“梅雨”季节郁积的心霾,此时一下子被净洗一空。听任清风胡乱弄发,牵着衣角随意翻卷。不一会儿,不少儿时的玩伴也来到了堤岸早锻炼,我和他们饮风笑谈,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有几个小青年一时兴起,还载歌载舞。若遇见蜂蝶迷恋于花草嬉戏,大家也会放轻脚步,不忍打扰它们的美好。
从长江大堤返回时,漫步田埂,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晨烟曙色草花新”,昨日造访的庄稼蓬蓬拔节,陡然间好像又长了几寸。朝阳里,稠密的绿叶闪烁着钻石般的小光点,绿晶晶、亮闪闪,折射出一片金色的绿光晕,给人满心的安适。这里,水稻、草木、蔬菜、瓜果......全都扎进了绿色的关系里,深深浅浅,浓浓淡淡,浩瀚无垠,犹如绿色的海洋。清风袭来,涌动起青波绿浪,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涌向天际,让人萌生跳入畅游的奇想。

【作者简介】叶振环,当代散文家,上海崇明区人;1969年2月参军,1983年2月参警,2013年11月退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国内各类刊物发表文学作品195万字,出版散文集《绿叶情怀》、《叶振环随笔精选集》、《岁月留影》、中短篇小说集《旁观者迷》;主编报告文学集《老骥伏枥向阳红》,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理事、研究员;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兼职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