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画苑●文学原创●双槐文艺
征稿投稿邮箱564231311@qq.com
刊头题字:葛裕钧(江苏)
著名书画家
刊头题画:张建新(山东)
中国书画名家
刊头题词:漆爱礼
中国书法名家
作者简介
邓晓明,1956年出生,江西南昌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气象志》主编,江西省邓氏文化研究院院长,江西邓小平文化研究会会长(手机及微信号13607065937)
江西省邓氏文化研究院院长
邓晓明散文作品选
古风·癸卯端阳感怀
邓晓明
癸卯端阳京郊度,
无河无水无龙舟。
南国舟楫鼓乐鸣,
中流击水客满洲。
北方风行那达慕,
摔跤射箭绿草中。
南北文化有差异,
竞渡赛马千年风。
癸卯兔年端午节于北京通州漷县翟各庄
散文
李姑爷:真正的北京爷们!
邓晓明
陪护孙儿到北京求医,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治疗,在医院附近的翟各庄,租住农舍栖身。围绕“医院、菜市场、住处”三点一线,“买菜、做饭、送餐”三位一体,不分昼夜,忙碌奔波。时光飞逝,一年即期,接触过的人不少,但能叫上尊姓大名的不多,而能称之为朋友就更是少之又少。这主要是每天忙于杂事,无暇顾及其它所致;也与我性格内向、不善交往有关吧。
我出生在穷乡僻壤的石岗,童年生活在江南第一大沙漠厚田,少年求学于蛮荒之地流湖,青年到偏僻农村接受再教育,孤陋寡闻,胆小自卑,尤其惧怕与生人打交道,所以一生朋友甚少。李姑爷,是我来北京一年,结识的屈指可数的新朋友。
李姑爷姓李,是翟各庄田氏家族的女婿。北京人把女婿叫“姑爷”,所以村里长辈都叫他“姑爷”。村里小孩子见到他,也叫他“姑爷”,因为他属爷爷辈了。我租住的田玉航师傅的院子,跟李姑爷的岳母的房子前后紧挨着,我也就入乡随俗,称之为“姑爷”,既是昵称,也是尊称。
我与李姑爷初识,是因为我把他的车给撞了。那是我刚来北京不久,晓阳弟来看望我们,并把他的小车留了下来,供我们使用。谁知刚开行不一会儿,就发生了与前面的汽车追尾的交通事故。我下车一看,是一辆当地京牌小车,旁边的人说是李姑爷的车子。我心里顿时一紧,这下麻烦大了,撞到地头蛇枪口上了,这下不放点血,恐怕难脱身了。
这时,从屋里走出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天庭饱满、地角方圆,体格健硕,神静气闲,理个板寸头,戴副厚框眼镜。不知怎的,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姚雪垠长篇小说《李自成》里面李闯王的画像,与他何其相似。
我赶紧迎上前去,从口袋里掏出香烟敬上,虽然我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但长期在省直单位办公室工作,耳闻目睹,也略知社会普遍流行的做法:“烟是介绍信,酒是敲门砖”。李姑爷没有接我敬上的香烟,而是径直走到他的车子跟前,仔细察看剐蹭痕迹,用手擦了擦划痕,转过头来对我说:“没事,剐掉了一层泥巴而已”。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在那里许久没有反应过来。没等我表示谢意,李姑爷就转身回屋里去了。
2022年的冬季,似乎来得特别的早,才10月下旬,最低温度就降到零度以下了。村里很多人家,已经开启了冬季取暖模式,可我的房东不在村里住,我以前又没接触过采暖泵,不知从何处下手,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犹豫再三,我硬着头皮,上门向李姑爷求助。李姑爷明白我的来意后,二话没说,穿上羽绒服推门而出,不一会儿功夫,就把懂行的堂叔和叔伯兄弟请来,大家忙乎了大半天,终于顺利开机供暖了。我千感万谢大家的鼎力相助,邀请大家进屋抽烟喝茶。李姑爷风轻云淡地说了一句:“不必客气,都是街坊邻居,今后有事请吱声”。
从此以后,我与李姑爷接触多了起来。李姑爷的岳父3年前因突发脑溢血,送到医院抢救,守护3个月后还是与世长辞了。真是祸不单行,岳母又因骑车摔跤造成腰椎骨裂,入医院做了手术,需要卧床静养。儿女想接老娘去城里居住,老人家故土难离,坚决不去。最后兄妹商定,由两家轮流回家来照料,每两天轮换一次。所以李姑爷每隔两天会来翟各庄,负责岳母大人的衣食住行,兼陪岳母与街坊邻居打麻将,以尽孝道。我趁空邀请李姑爷一起去散步溜弯,他爽快地答应了。
李姑爷首先领着我,在村里街头巷尾转悠,见到人就把我介绍一番:“这是我的作家诗人朋友邓老师”,大家都向我投来尊敬的目光,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李姑爷以这种方式介绍我与大家相识,其实就是告诉街坊邻居,今后多多关照我,如有慢待,也请多多包涵。我打心底感激李姑爷,古道热肠,真情相帮。同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这个几千人的大村庄,李姑爷所遇到的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不管是男丁还是妇孺,他都能叫出名字来,还能饶有兴趣的说笑一番。能与不同的人,寻找到共同的语言,并能相谈甚欢,这是情商高的表现。
冬去春来,天气转暖。我们开始走出村庄,到漷县健康文化小镇去溜弯。李姑爷对这一带了如指掌,大到每个企业实体的来龙去脉、发展前景,小到每幢楼房的建筑风格、背景特色,以及正在建设中的首都城市副中心进展如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为何举步维艰,河北“北三县”期盼多年为何迟迟投入不到北京的怀抱,环渤海湾经济圈的前景不容乐观等,这些我感兴趣的话题,他都能娓娓道来,让我茅塞顿开。我根据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撰写的散文《溜弯畅想曲》,被全国十多家媒体、网站及微刊登载转载,阅读量超过十万人次,这其中很大部分功劳,应归于李姑爷。
当得知我是在江西的母亲河一赣江边长大的,对水情有独钟,李姑爷拖着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虚弱身体,在早春二月的春寒料峭中,驾着敞逢电动车,我们哥俩神游京杭大运河刚改造好的北运河段,来回三十多里地,把他冻得不轻。沿途风景、人文地理、历史典故,如数家珍,让我大开眼界。李姑爷指着河畔的码头村,告诉我他就是在这里出生并长大的。当年乾隆皇帝三下江南,就是在此登船的。我突然联想起,四百年前,登基才42天的大顺皇帝李自成,被胡三桂和多尔衮联合攻破京城,只得仓皇逃命。有一支人马掩护李闯王的家眷,也是在此登船,沿水路逃往南国避难的。据考证,江西省修水县白岭山区,属穷山恶水,但盛产美女,就是李闯王的嫔妃避难于此,留下的遗传基因。李姑爷是不是隐居于北运河畔的李闯王的后裔,我没有经过专业考证,只是猜想而已。但我的第六感觉告知,李姑爷非等闲之辈。
这一天,李姑爷要带我到个新地方去转一转。出村一路北行,不多久就见到一大片树林,进入林区才发现,这里树木繁茂,品种繁多。听李姑爷介绍,这是朱总理执政时期,实施“退耕还林”新政的成果。那些风姿绰约、整齐划一的是白杨林,二十多年功夫,已长成几十米高的参天大树,为抵御蒙古高原及西北黄土高原的沙尘暴侵袭,构筑起北京生态保护屏障,确实功不可没。这点我深有体会,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北京来开会出差,火车一过黄河,嗓子就又干又痒,连话都说不出来,到处是光秃秃、干巴巴、灰蒙蒙的。现在我居住的北京通州区,森林覆盖率都与我的家乡相媲美了,气候也变得湿润宜居了,去年还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真不简单。
再往前走,李姑爷指着一片树形挺拔、生长旺盛的乔木,告诉我这就是国槐。在北京地区主要作为行道树栽植于主干道上,也常作为景观树栽植于住宅区、公园等地。有着吉祥、富贵、以及功名等寓意,生命力比较久,适应性很强,象征着家庭运势一路高升。国槐也是北京市的市树,这符合北京人心底期冀。
李姑爷又把我带到一片挂满黑黝黝果子的树下,摘下几颗果子,递给我尝尝。这黑不溜秋的东西,水分充沛、自然甘甜。李姑爷说这是桑树,它全身都是宝,桑叶是养蚕的主要原料,蚕丝可纺织绸缎,桑花凉拌可滋虚补血,桑果养肾护肝又壮阳,干桑椹泡水强身健体抗严寒,桑木扁担又软又经久耐用。我们边聊边大快朵颐起来,直吃得打饱嗝才罢休。之后几天,我们如期而至,饱餐一顿。说来也神奇,吃了桑椹之后,原来尿频尿急、频繁起夜的老毛病,明显得到改善,真得感谢李姑爷。
癸卯兔年的北京春天,就象一个匆匆过客,四月才踯躅而至,五月就被热浪烧烤得无影无踪了。南国流行的时尚服饰,在这里似乎很难派上用场。人们脱下笨重的冬服,直接换成坦胸露背的夏装,真似我的小诗描写的那样:“从冬至夏一日还”。万物生长也按下了快进键,我租住的四合院里的杏树,从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到成熟,就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梦幻般的全部呈现,而且挂果多、果子大,绵香甜。望着这高达十多米、黄澄澄的满树杏果,如何采撷呢?搬来楼梯一试,由于太短够不着。用竹篙敲打让其掉落,又皮破肉绽,无法食用。攀爬上树去采摘,又怕年老体衰掉下来出人命案。正当我无计可施之时,李姑爷找来矿泉水空瓶,剪去瓶盖窄狭部分,又找来长长的竹竿,用铁丝扎紧绑好,一个采摘神器就大功告成了。投入实战检验,发现十分轻巧,操作方便,效果蛮好,让我对李姑爷的智商刮目相看。
李姑爷虽然比我小一轮还多,差不多算是忘年交了,但他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胜于我。他十六岁就参加工作,融入社会,到远离家乡的供销社上班,由于社里老职工和女职工较多,重活脏活,尤其是扛200斤盐袋的活儿,基本上由他承包了,因此练就了好体魄。单位领导看中了这个年轻人的吃苦耐劳、诚实热情,将自己的亲外甥女许配给他,并嘱托要相守终身。组建家庭,特别是宝贝女儿的降临,让他享受到温暖和幸福,更感觉到责任和使命。经济体制改革,让他一夜之间,成了下岗人员,可一家三口的生计,让他不敢沉沦,想方设法筹资买来夏利车,当起“的士”司机,不分昼夜,拼命拉活,笑脸相迎,和气生财,一门心事就是想让家人生活得好些。随着北京汽车出租政策的新变化,夏利车被淘汰,再次失去了经济来源。不恨天、不咒地,不靠神仙和皇帝,自谋生路再创业,与亲戚合伙开餐馆挣钱养家。虽然透支了身体健康,但他无怨无悔。
当得知我近期将离开首都北京,返回江西老家,李姑爷冒着酷暑,进入森林,伐来老花椒木,精心制作出一根长120厘米、直径10厘米的盘龙健身器,让我带回家,留作纪念。李姑爷告诉我:“北京爷们都喜欢盘花椒木,行路爬山可当拐杖,危急时刻可以防身自卫,平日里可活络经骨、按摩穴位、强身健体”。握着这不寻常的礼物,让我想起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典故。其用心细心热心,真让我感动感谢感激。
这就是李姑爷,真正的北京爷们。
二O二三年六月于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翟各庄
投稿须知
1、【双槐文学艺术社】为文学和书画艺术综合微刊平台,欢迎您关注公众号shhwxyshy。投稿方式:邮箱投稿564231311@qq.com。为了扩大宣传,凡双槐文学艺术社刊出作品,同步在微博推出。优秀作品在城市头条刊发。
2、微刊欢迎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以微小说1篇,散文1篇(含散文诗2篇)、诗歌(现代诗3首、古诗词5首)、摄影书画不限,作品+个人简介+照片格式发。城市头条精选10人荟萃文选推送。微刊为每日专刊,城市头条为周刊。
3、请投稿作者认真检查后再投稿,文责自负。投稿15日内未刊登,请自行处理,恕不退回。
4、稿酬由读者来定。文章发布后,一周内到账的赞赏额,30%作为平台运营,20%奖励编辑和诵读者,50%归作者所有,所有稿酬按微信公众平台和城市头条平台扣除费用的比例计酬。稿酬以微信红包形式7天后发放,无赞赏就无稿酬,10元及以下不发放。领取赞赏请加主编微信,以便按时发放。凡无转发朋友圈或阅读量不足100者,本刊不再编辑刊发。
5、本平台所有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进行删除。
6、本平台所有作品诗作者原创授权发布,严禁未经平台授权转载,保护原创权益。
中国双槐文学艺术传媒中心
平台团队
社长兼总编:马诚
责 任 编 辑:潇潇
文 案 策 划:彦程
编委
现代诗部:春华秋实 周文东 伊晓雪
古诗部:白雪 祝汉波 孙师峰(火焰)
微小说部:窦秋昌(鲁秋)董永卿
散文部:苏保忠
书画部:王福源 墨缘
外联部:流云
本刊特约作家(诗人):
祝汉波(湖北)周文东(新疆)
董永卿(河南)苏保忠(河北)
伊晓雪(黑龙江)孙师峰(火焰)(河北)
窦秋昌(鲁秋)(山东)
张世民(山东)夕阳音(广东)
本刊特约书画家:
王福源(黑龙江)
(以下排名按发表作品顺序)
由于版面限制,部分列出,敬请谅解
本刊刊出著名作家名录
王克臣(北京)中国作家协会
周家俊(山东)军旅作家
张寿岭(甘肃)诗词作家
李威(四川)实力派诗人
李立方(香港)著名诗人
施怡淡(香港)著名诗人
。。。。。。
本刊刊出海外作家和书画家名录
唐生趣经(美国)犹他大学
博士
书含(西班牙)华文自由撰稿人
黄科(巴拿马)华文自由撰稿人
郭醒奇(加拿大)华文自由撰稿人
。。。。。
本刊刊出著名书画家名录
葛裕钧(江苏)著名书画家
杨瑞堂(山东)(英国)牛津艺术学院
客座教授
牛津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杨福平(甘肃)南京市长江书画艺术
研究院教授
。。。。。。
友情刊出其他平台作者名录
曾吉林(重庆)央视12频道夕阳红栏目
报道诗人
中国东北分社副社长、副主编
黄昌才(湖南)中国诗书画家网艺术家
委员会副主席
王朝霞(山西)全民悦读太原阅读会
宣传部部长
胡荣誉(学藩)(湖南)孔子诗歌协会
副秘书长
扫二维码
关注《双槐文学艺术社》公众号
点击下面点赞、评论和打赏,
您将感受到原创作品的力量,
您的赞赏是作者创作动力的源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