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社扬州分社2023年夏至及端午节特刊(第十四期)总(第二十六期)】
{诗经瑰宝、国风传承}
本期作者有:(依投稿律、绝、词曲、新诗)的先后顺序排列
练亚芬/张秀兰/朝云/张雅琼/李文清/赵建英/王罗方/杨以松/王兴伦/贾明/徐宜华/王贵林(亮)/袁兆姝/范成秀/田忠义/张静/树人/刘天灿/陈东
【律海泛舟】
【七律】*端午
文/练亚芬
一
艾叶菖蒲挂壁墙,怀今吊古祭忠良。
汩罗寂寂隐仙骨,湘水悠悠入梦乡。
角粽尖尖存壮志,榴花灼灼艳端阳。
离骚一曲同天问,屈子精神永世扬。
【七律】*夏至
文/练亚芬
二
夏至之时昼最长,江淮梅雨洒城乡。
河溪蛙鼓波间唱,湖里游鱼叶底藏。
碧水荷开池艳艳,青山露润雾茫茫。
蝉鸣枝上不知倦,蝶戏莲花舞曲扬。
【五律】*端午
文/练亚芬
三
端阳比赛舟,锣鼓竞头游。
吳越忠良忆,江河贤士酬。
雄黄香糯酒,甜粽汨罗投。
清节千人颂,遗风万代留。
【七律】* 端午抒怀
文/张秀兰
时至端阳祭屈原,汩罗江水敬冤魂。
离骚一曲贤良赋,九问天歌正义坤。
艾草驱邪多感慨,龙舟竞渡有根源。
英姿浩气雄风在,明月亮穹光照跟。
【七律】*端午
文/朝云
一
熏香绕院醉千家,裹得诗囊角粽奢。
糯米清香清水煮,菖蒲避恶避奸邪。
精工巧手裁明月,美食萦尖醉落花。
煮玉千年湘水起,龙舟竞渡桨双划。
【七律】*端午吟
文/朝云
二
先淘糯米斗三箩,再捻花绳裹粽多。
熟插门头艾蒲草,早闻江上泛舟舸。
一腔抱负洪波逝,满腹沉冤巨石挪。
重五薪传屈平志,争流奋发撼山河。
【七律】*端午吟
张雅琼(内蒙古)
汨罗波荡起哀鸿,江上龙舟祭屈公。
挥泪三千年岁念,含殇五月古今中。
忧心豪举撼星日,壮节忠贞助国风。
粒米悲情伤叶裹,青灯黄酒感怀融。
【七律】*五月端阳祭屈原
文/李文清(北京)
一
春风夏雨秋红叶,白雪寒梅冷瑟霏。
融絮胭脂欢聚泪,佳人帳寝寐酣帏。
三山覆锦写诗意,四水游舟撰彧辉。
汨岸天章州九郡,离骚一首润辞肥。
二
柔软粽香
六月端阳粽米香,绵柔软糯枣飧装。
玛莲紧裹佳馐釀,五角蛮腰蘸白糖。
汨水罗江追故旧,离骚天问忆仙郎,
未酬壮志身殇去,报国修章佑稷疆。
三
汨水天问
小巧怡柔糯粽香,清莲箸叶玛莲妆。
玲珑剔透包斋素,馔蘸绵糖蜜软尝。
汨水罗河天问赋,冤魂屈子古终彰。
江亭日暖九歌逸,醉讽离骚楚韵章。
四
两袖清风
天问离骚书九歌,精忠报国坠江河。
胸怀抱负扶匡社,血洒涂程染汨罗。
举世皆酣翁自醒,人痴众醉唱辞魔。
虑纲废寝安邦稷,两袖清风洁素多。
【七律】*端午纪念屈原
文/赵建英
五月端阳泪湿巾,罗江汨水悼灵均。
荷囊有意寻良策,艾草无边系国民。
汉赋流传今古事,楚辞浪漫圣贤臣。
难酬壮志长离去,一代忠魂励后人。
【七律】*端阳景况
文/王罗方
谢却榴花朱点额,欣从旧礼浴芳兰。
黄梅拾熟壶中煮,蒲叶缠绳户傍攒。
浩浩湘波推汨水,潇潇夏雨洗青峦。
江河此日人声挤,叠鼓飞桡更好看。
【七律 】* 端午有咏
文/杨以松
把盏临流问一壶,漫江风浪似嗟吁。
怜君殉道身先死,何处投身道不孤。
岂忍龙舟伤冷落,徒教角黍祭虚无。
纵劳赋咏千年久,试倩谁同楚大夫。
【七律】*癸卯端午
文/王兴伦
绒线鲜红艾草香,吟群列队说端阳。
羡朋雅兴求词妙,怜我劳身为口忙。
也在迷时怀屈子,未曾浴后抹雄黄。
怨妻米粽加甜枣,畏有烦神高血糖。
【七律】*端午
文/贾 明(内蒙古)
仲夏迎来端午康,家家糯米粽飘香。
文人继韵诗情广,墨客挥毫兴致长。
默祭忠魂真爱国,书吟义骨颂歌扬。
望乡心愿风调顺,思故再期盛世昌。
【七律】*端午情思
文/徐宜华(湖北)
一
皇室血脉一忠良,使命情牵楚野疆。
巧侫谗言伤国事,大夫锐意卫家乡。
谏言劝上怀王怨,抱石沉沙屈子亡。
常见龙舟抛糯粽,不堪铁汉泪沾裳。
【七律】*夏至(嵌句“密叶晴翻长夏风”)
文/徐宜华
二
烈日当头七彩丰,耕夫双抢乐融融。
红蕖蕊绽轻烟朵,密叶晴翻长夏风。
果挂田园悬累累,萤飞子夜亮瞳瞳。
江河水涨龙舟舞,两岸人家喜共同。
【七律】*端午
文/王贵林(亮)
仲夏花红艾草香,龙舟竞渡祐安康。
离骚曲韵传千古,惜诵诗词入九章。
不灭忠魂豪气远,长留碧血颂歌扬。
风调雨顺人民富,盛世中华万代昌。
【七律】*端午节
文/袁兆姝(上海)
一
仲夏端阳百卉红,千山旖旎绮罗雄。
神州阜盛绝佳气,海宇城新全盛风。
插艾驱邪滋岁稔,飞舟延喜润时丰。
浦江赛艇波频涌,落日迎宵酒一盅。
【七律】*夏至抒怀
文/袁兆姝
二
夏至来临暑气狂,白云掣电雨声茫
日长夜短风翻锦,天远窗明月弄妆。
碧柳成阴欢沃野,丹霞含润醉斜阳。
群山巨莽披金甲,绿树低头避热藏。
【七律】*端午
文/范成秀
立夏佳期端午忙,清词雅韵致潇湘。
龙舟竟日千帆锦,艾叶依时满院香。
彩线菖蒲趋习俗,娇儿小女点雄黄
人逢五月多怀古,放眼山河万里芳。
【七律】*端午节
文/田忠义
端阳传统龙舟赛,纪念屈原千数载。
江岸人群八面围,湖边游客四方队。
米糕祭吊民间风,凉粽节時挂艾采。
门贴公鸡彩线绳,雄黄饮酒驱邪碍。
【绝句撷英】
【五绝】*端午问天
文/徐宜华
一
天公有眼乎?为甚害无辜?
爱国何之罪?沉冤屈大夫!
【五绝】*端午粽粑
文/徐宜华
二
粽粑香不香?玉叶裹安康。
慨忆屈夫子,泪泉湿雾裳!
【词曲争鸣】
【忆帝京】*端午(柳永体)
文/练亚芬
一
菖蒲艾叶悬门口。百索彩丝酥手。
花瓣做香囊,欲煮雄黄酒。
米粽溢芳香,击鼓龙舟奏。
五月祭、对江长叩。
屈子恨、不堪回首。
囯破身亡,杯杯遥寄,
汩水击浪悲歌吼。
此日祭贤良,壮魄魂不朽。
【浪淘沙令】*端午
文/练亚芬
二
时节近端阳。米粽飘香。
菖蒲艾草挂门旁。
屈子投江伸正义,欲吊沅湘。
把酒保安康。捧出雄黄。
弄潮冲浪竞舟狂。
传唱童谣歌不厌,再祭忠良。
【浪淘沙令】* 端午节
文/张静
一
桃翠杏儿黄,五月端阳。重温旧俗喜洋洋,却忆忠魂诗衮衮。气概轩昂。
粽裹各嘉粮。箸叶飘香。龙舟竞渡激情扬,明月题诗朋酒韵。吟诵舒详。
【鹧鸪天】* 端午节
文/张静
二
淮左千花香满园,新丝五彩粽双缠。
自今经传神奇事,千古吟诗屈子喧。
曲轻婉,笛音欢,荷花娇美碧漪涟。
佳肴十二红丰美,醇酿杯三词曲填。
双调•【沽美酒过快活年】*儿时端午
文/朝云
儿时不识忧,几多忆中留。端午常常呼好友。丫头巧手,织个彩线绳兜。
双黄咸蛋冒金油,开心欢不休。铜丝一段做掏钩。每扒如金豆,吃罢壳依旧,难舍丢。
【苏幕遮】*端午节
文/王罗方
一
刈青蒿,悬艾草,满院清香,煮粽庖厨早。额点雄黄人意好。催发龙舟,桡鼓连天闹。
五粮醇,生药泡。邀饮亲人,笑语惊禽噪。微信手机音乐报,旅远儿郎,问候声声到。
【燕归梁】*凤凰端午节抢鸭赛
文/王罗方
二
今日沱江短褂宽,抢鸭万众楼观。水花飞溅呼声欢,搅乱浅碧银滩。
边城漫道多奇事,姜葱总伴甘酸。剁禽爆炒好堆盘,醉后一觉心安。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端午节寄语(中原音韵)
文/树人
端阳粽子馨,华夏龙舟竞。
清晨寻艾菁,节日因何盛?
承继爱邦情,永颂秭归声。
天问悲情在,离骚千载听。
廉明,国泰千秋政;
躬耕,民安慰古灵。
【双调•水仙子】*端午寄情
中原音韵
文/张秀兰
滔滔汨水荡悲潮,款款深情洒泪潇。传承端午龙舟蹈,除虫驱鬼枭,祭灵投棕屈公鳌。忠良耀,义士骁,惊起狂飙。
【北曲•越调•小桃红】
文/陈东
暖风绿艾草萋萋,裙叶婷婷立。
时入端阳采撷觅。
几多枝?
满堂野色熏香气。
红丝腕兮。
青团如髻。蒲粽碧香衣。
【荆楚风】端午节之殇
文/刘天灿
这里山路十八弯,
这里水路汨罗江。
伟大神魂抱石跳,
爱国情怀痛国殇。
端午一节本农事,
从此千古龙舟狂。
中华民族多伟男,
兴灭继绝世无双。
祖宗幸有赤子在,
天灾人祸勇撑扛。
屈子《离骚》碧血透,
亿粽招魂九霞觞。
沧海横流云水怒,
百魔群舞吞炎黄!
激亢巨龙一声吼,
昆仑珠峰倚天铓!
【新诗篇】
端午节的寄语
文/刘天灿
你我牵挂在千里之外!
共把端午节盼望到来。
五月五,到端午,喝雄黄、佩香囊、插艾草、吃粽子,欢声笑语迎端阳。愿你为人象粽子的米,清白干净;人生象粽子的馅,丰富充盈;爱情象粽子的线,长久不断;事业象赛龙舟,高歌猛进;家庭象粽子的叶,包容和谐。愿端午祥瑞!
忙碌的日子让彼此少了联系,每逢佳节“粽”思亲,万水千山 “粽”是情,发出的是祝愿,收到的是快乐,见到的是问候,不见的是牵挂。更祝你的生活“粽”是那么幸福,身体“粽”是那么健康,心里“粽”是那么快乐,人生“粽”是那么顺畅,好运“粽”是那么多多。端午节,我们永远的爱!
社长:总编(淡雅)张静
副社长:练亚芬、江西斌
主审:练亚芬
主编:练亚芬、徐金来
副主编:李玲、
制作编辑:李玲
群管:练亚芬、张广城
顾问:张德林、刘天灿、何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