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四儿大爷的豆腐脑
文/萧连颖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叶,济南西关的城顶下崖清真寺门口,每天早上有个卖豆腐脑的中年男子。中等个子稍驼背,白净瘦长脸上有几个斑雀点子。大人孩子都知道他叫马四儿。这名子四后加儿是儿化韵,听起总有些孩气味道。
有一次父亲领我去喝豆腐脑,我顺口叫了一声马四儿。父亲立刻禁止纠正,告诉我要喊大爷。我从此更正过来。
马四儿大爷的豆腐脑远近闻名。一大碗三分钱。配料很全:酱油,香油,麻汁,韭花,辣椒油,蒜末,辣椒酱等。当白皙的豆腐脑盛至快满碗,上面依次淋浇上佐料,红绿褚酱几色引得人眼花瞭乱,喷香味儿让人食欲大增。
这豆腐脑摊子从清真寺门口往西来到城顶十字路口,有人在小桌上,有人就依店铺门前的台阶上,手里不过是一个米面饼子,掰开了往豆腐脑里一泡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食客以去上学的孩子们为主,也有去干壮工的(今称建筑打工者)。
我家住城顶街46号,就是城顶街与城顶下崖街、麟趾巷形成的十字路口的东北角,门面是个糕点店,西关的人们称之为萧家点心铺。门面在城顶街上,外墙就是城顶下崖街,与清真寺,田家茶馆,金家马蹄烧饼、恩发长牛肉店相对。虽说马四大爷的挑子就在跟前,这几家人却不大光顾。原因挺简单:马四儿大爷是露天经营,对这几家每天见面的坐地户极为客气,时有不要钱或多盛一碗送上门。那时的人们节俭得很,早歺极简,都是小买卖且都是穆斯林,大家互相关照很自然。
马四儿大爷的豆腐脑摊子在我的记忆里永远是祥和的。没有吵架的记忆。只有一次一个小孩拿了两张一分钱的纸币来喝豆腐脑,大爷仍旧盛了一大碗。对比今天回民小区乃至济南市三元一碗的咸菜汤子豆腐脑,后者价格是前者的百倍,而质量不足前者的十分之一。世道变了。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