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苏一家老苏是我在大街上捡来的。
一天我去建材市场买材料,走路不小心和一个的人撞了个满怀,仔细打量,这个人蓬头垢面,脸色黢黑黢黑的,说着极不流利的普通话,满口酒气,交谈中得知他来自于四川大凉山,是彝族,带着老婆儿子还有他弟媳妇来内蒙古打工,由于人生地不熟,暂时就在打零市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维持生机,正好我工地缺人,就把他们一家4人留在了工地。 他老婆和儿子的名字比较绕口,我没记住,只记得他弟X媳叫尕尕。

老苏是开搅拌机的好手,每天把现场打扫的干干净净,时常把搅拌机保养在最佳工作状态,搅拌出的沙灰恰到好处,他老婆和尕尕不会说汉语,但是很能干,抽空还捡点矿泉水瓶和纸盒子之类的,只是他的儿子年龄小又顽皮,我就给分配点力所能及的活。
老苏爱喝点小酒,我特别提醒他不能在上班的时候喝酒,而且不时的检查他是否偷偷把酒带入工地。
一次我和他聊天,他拿着一瓶矿泉水,不时的抿一口,起初我也没在意,不一会我发现他醉眼朦胧的,原来老先生把酒灌在矿泉水瓶中,以此蒙混过关,真是哭笑不得,为此我把他送回宿舍,同时罚款50,以后再也没发生过此类事情。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使我三观尽毁,彻底颠覆了我对他的认知。
有一天半夜我被打闹声惊醒,睁开眼看到好多工人围在我宿舍外,老苏的老婆和尕尕披头散发的,她俩拽着老苏,情绪激动的嚷嚷着,至于争吵的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懂,通过老苏的叙述我才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是老苏在工地上捡了7个矿泉水瓶,给老婆给了3个,给尕尕给了4个,然后老婆就不让了,于是就爆发了激烈的冲突,闹到半夜还是平息不了,就来让我处理。我问老苏他和尕尕是什么关系,老苏说他弟弟前几年因病去世,按照他们的习俗,遗孀是不能再嫁外人的,只能委曲求全的跟着大伯子或者是小叔子,还美名曰“肥水不流外人田”,我严重怀疑这种习俗的真实性,只是无从求证,再说他们三个现在剑拔弩张,必须尽快给说和了,我强忍着内伤不让自己笑出来,假装板着个脸把老苏骂了一顿,然后给老苏约法三章:为了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促进家庭团结经济发展,以后捡矿泉水瓶必须是双数,如果出现了单数,就把多余的一个预留到第二天的数量里面,实在不行就扔了,总之就一个原则---必须公平、公正、公开。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们欣然接受我的意见,正准备握手言和,老苏的儿子来了,小家伙阴阳怪气的说:“你们都不行,还是我爸厉害,老婆都俩呢!”,我又气又笑,顺手拿起个安全帽假装要打他,小家伙吓得-溜烟跑了。
打发走他们,我久久不能入睡。
这仲事虽然是贻笑大方的。但折射出的是愚昧与悲哀。为了几分钱一个的矿泉水瓶,两近女人大打出手,这其实𣎴是经济纠纷。而是感情纠纷。我像哄小孩一样调和他们家庭矛盾。这也不失为一种睿智。而是千里迢迢来此地打工,遇到困难能第一时间来找我。说明还是把我当成一种依靠。所以我必须给他们以帮助。
冬季停工后,包工头跑的没影了,眼看着这些农民工的血汗钱打了水漂,我就带领着他们开始了艰难的上访,经过18天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帮他们讨回了40余万元的工资,不得不说,他们是幸运的。
在这儿我特别感谢时任巴彦淖尔市信访局的吕生富副局长(时隔多年记得不是太清楚),是他联合公安部门直接让建筑公司支付的。
拿到工资,老苏一家感动的痛哭流涕,买了一条烟还有300元钱硬要给我,我开玩笑说:“你还要养活两个老婆了,再说辛辛苦苦挣点钱不容易,这一条烟和300元得值多少个矿泉水瓶呀?还是留着你们用吧!”。
推脱再三,我执意没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