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匠工匠系列访谈录】
舌尖上的风景——糖画
——访温州市级糖画代表性传承人章志高先生
朋友们,糖画是一种很古老的非遗文化。它起源于明代,到今天已有几百年的历程。糖本身是一种食品,可又是如何用它来作画呢?今天365匠约到了温州市级糖画代表性传承人章志高先生。
小匠:章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支持。您在百忙之中能来和大伙儿交流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请问您从事糖画制作多久了?是家传吗?
章志高:感谢主编,感恩365匠平台能给我这样的机会。同时也非常感谢关心和支持糖画的朋友们,祝你们甜甜蜜蜜,象糖画一样美好。
我是在28岁那年在温州水心开水果店,当初收入不高,我们夫妻二人经常每天只有十几元。遇到生意差的时候可能只有几元钱。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位来自四川的师傅在卖糖画。觉得很新奇,当时就想拜师学艺,可那位师傅起初也没答应。我不甘心,于是一次又一次的恳求,为了学艺我甚至连水果店的生意都顾不上了,每天看那个师傅如何制作糖画,越看就越感兴趣,学艺的决心更加坚定了。我给师傅送点水果,买点好烟,有时间看他忙顾不上饭点儿,就帮他准备了饭菜。在我的坚持下师傅终于答应了。可是他卖糖画的地点不固定,于是我也跟着他到处跑,在他卖糖画的附近找旅馆住,师傅白天卖糖画,晚上回来后每天亲自制作一个糖画,也不解释,做完了就让我跟着练习。他白天出摊去,我住在旅馆里反复练习。直到我能熟悉了糖画的初步制作,他才接着教下一个糖画。一共用了21天,他可能觉得该教的东西都教了,就离开温州,到别的地方去了。
小匠:章先生的拜师学艺经历还真是传奇,也让人敬佩,我们能深刻体会到章先生当时果断的决心和坚定的意志,最终让糖画在温州绽放光芒。章先生,您的糖画有什么特色?谈谈吧。
章志高: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糖画,顾名思义就是既是糖,也是画。糖画多半是小孩子们喜爱的零食。很多人买糖画不仅仅是糖可口,更重要的是画的新鲜体验。比如说把糖画做成小动物,很受欢迎,小孩子们也乐于看着我现场制作糖画,有种新鲜的体验感。
因此我在制作糖画的过程中,从配料到熬糖,然后在制作糖画的过程中注重和消费者的互动。有些女孩子喜欢甜品,也对糖画制作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很想参与。于是我在制作糖画的过程中就注意了这一点。让她们尝试自己制作体验,这样就可以增加顾客的满足和获得感。觉得花钱买个糖画,同时还可以体验学习怎么制作,挺划算的。就这样,我糖画生意总体来说还不错。比之前卖水果强了很多。我不仅仅是在温州卖糖画,其实我卖糖画的地方基本上遍及了整个浙江省。几十年就这样坚持下来了。其中有几年因为经济萧条,卖了几年服装。糖画的技艺却没丢下。如今,温州老家正在大力推动非遗传承。因此我就重操技艺了。
小匠:章先生,您的糖画目前来说品类多吗?您制作糖画时间大概多久呢?谈一下您对糖画今后的发展有没有好的建议。
章志高:关于糖画品类多与少,我觉得更主要是依赖市场的认可。一般来说小孩子比较喜欢小动物,比如说虫,鱼,凤凰,小猴子,老鹰等做这些图案,通常只要几分钟就可以了。女孩子喜欢金龟子,富贵树还有玫瑰花。玫瑰花的制作比较繁杂,一般糖画制作只要麦芽糖和蜂蜜熬制的糖浆即可,玫瑰花的制作要加进一些花粉,及青色植物的绿色素。玫瑰花先要一片片制作好玫瑰叶,然后一瓣瓣制作玫瑰花,最后把它们组合,就成了有立体感的玫瑰花。玫瑰花的制作用时比较长,若是有需要的朋友最好是提前预订。
关于糖画的发展建议我觉着糖画首先要保证用料,不断尝尝看一下新口感的糖浆。比如说很早的糖浆是用白糖加蜂蜜熬制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零食的口感也要发展。我目前制作糖画的糖浆主要是麦芽糖加蜂蜜熬制的。适当加入花粉,植物绿色素,及薄荷。既保证了口感,也不会因为多吃含糖量高的零食影响了身体健康。
糖画的固定是特别订制的竹签。为了防湿防潮,在糖画制作完成后套上透明的包装袋。目前为了延长糖画的保存时间,正在尝试用进口糖料試验。
关于糖画的发展我觉着应该把糖画这个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我的糖画技艺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许多人的喜爱。在此我向关心和支持糖画发展的政府及社会各届人士表示感谢。同时,也衷心感谢365匠给我这样的交流机会。谢谢大家。
小匠:感谢章先生的分享。也祝您老身体健康,生意兴隆。
朋友们,糖画这个古老的非遗手工技艺在章先生等一批人士的不懈努力下,已经在温州地区生根发芽,并且开花结果。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非遗,喜糖画,支持糖画。
附章志高先生简历:
第五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平阳糖画”。
2019年代表“平阳糖画”参加“年味温州非遗迎春展”活动。
2022年《糖画玫瑰花》荣获浙菜美食名点名小吃创意|市集展示金奖.
知识链接:
中国糖画可追溯到明成化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当时,糖画被称为“糖氶相”。清代小说家禇人获所写的《坚瓠补集》中记载:明代有习俗,会在每年的中国糖画可追溯到明成化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当时,糖画被称为“糖氶相”。清代小说家禇人获所写的《坚瓠补集》中记载:明代有习俗,会在每年的新年中祭祀神灵,人们会把糖融化之后,印铸成各种动物以及人物,然后作为祭祀的祀品,所印铸的人物“袍笏轩昂”,和文臣武将特别相像,所以就戏称为“糖丞相”。据记载,糖画制作技艺最早源自四川民间,后来流传至温州。
章志高是土生土长的温州平阳人,28岁那年他在庙会上遇到四川糖画大师,看着糖勺在师傅手中行云流水,没几分钟就做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花鸟动物,又好奇又震惊。在他一个月的坚持恳求下,师傅终于收他为徒弟。从此,章志高跟随师傅刻苦练习,终于学成独立外出营生,三十多年来始终如一日,坚持传承这份手艺,如今年过六旬的他,不但糖画技艺高超,还一直从事文化公益,只要有活动都会去参加,他说:“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糖画,能让这份技艺得到传承,自己会一直做下去“。
温州市级糖画代表性传承人章志高于2022年8月荣誉成为365匠认证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