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端午节忆母亲 文/隽春玲
端午节忆母亲 文/隽春玲
精华
热点
2023-06-15 06:30:44
10887
阅读
关注
端午节忆母亲
文/
隽春玲
端午节又快到了,小区旁的早市和夜摊上卖香包的、五彩花绳的渐渐多了起来,看着这些机器刺绣,做工还算精致的批量工艺品,我情不自禁驻足赏看。是的,是香包,但不是我童年的香包,不是母亲做的香包。
小时候对端午的记忆,就是母亲手工做的香包和五色彩线,在端午的清晨,挂在脖子上,绕系在手腕上,或者脚脖上。还有母亲烙的端午“屈原馍”,做成环状的,味道五香。食品匮乏的年代,这也是美食小吃。
各地端午习俗不同,我们扶风鲁马一带很少有包粽子的。而母亲,总是在这些传统的节日里,有巧手慧心的成果,这些成果与那些特殊的端午香味永远地留在了记忆的深处。
端午节前一天,村子里的妈妈们就热闹起来,大家互相交换些色彩艳丽的布片,探讨做什么形状的香包,要用到什么彩色的丝线,探寻缝制的技巧。母亲,也会找出平时收集好看一点的碎布片,穿针引线,依据布片的大小,大致剪裁一下或无需剪裁,心中自有图形,一会儿便缝制出一个式样;留个小口,塞进一些棉花,棉花里已经揉进一些香粉,一会儿功夫,白色的兔子、红色的公鸡、黑色或棕色的猴子、绿色的并有金线分瓣的南瓜就出现在眼前;而兔子必须缀上红色的眼睛,公鸡是黑色的眼睛,猴子一只手举起来做攀爬状,方寸布片,在母亲手中变成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戴着母亲做的香包,我从来都会自豪满满,因为母亲的香包最是精致和逼真的。
母亲手工活的技能,远不止这些,对于色彩的捕捉和实践,总是能心有灵犀一点通。每年夏天,村里待出嫁的姑娘,总要彩染蚕丝线,作为不可或缺的陪嫁私房用品,而母亲总会被人邀去,作染色的行家。白色的丝线,在母亲手中总能变幻出层层叠叠的色彩,插满牛皮纸折叠的线包。孩童的我,喜欢尾随母亲身后,看她面前放一排碗盏,里面黑红黄绿的汁水,在母亲的不同比例的相互掺和、勾兑中变出层层的颜色。简单的几种基色混合,比例不同,颜色深浅各异,就能染色几十种层次不同的颜色。孩童的我,总是奇怪这种变魔术一样的兑染,而七十二变的色谱,就在母亲心中。
这些兑染好的彩线,晾晒在农家小院的阳光下,别是一番喜庆的世界,呈现出希望的色彩。
母亲亦能描会绣,门帘上的“花好月圆”、“丹凤朝阳”“百年好合”“东方日出”都在母亲的手下鲜活起来。母亲对于色彩的搭配、走针的技巧、图案的布局总有独特的角度。盛放的朵朵鲜花、活灵活现的鸟儿、优雅的凤凰、栩栩如生的金鱼,苍翠的峰峦后露出脸的太阳。
小时候,受母亲影响,我酷爱剪窗花。经常从玩伴处找来熏样的剪花,有小窟窿眼的如:鱼的鳞、鸡的眼、孔雀的尾巴,总是剪得破损,不能浑圆,我便嚷嚷着要母亲帮忙,无论母亲是在纺线,还是缝制衣物,总会不厌其烦地帮我剪刻,并修正失样的图案,而经过母亲修正,图案瞬间有了眉目和灵魂,确有画龙点睛的妙处。
那时候村子里如有娶亲的邻居,贴喜窗花是必不可少的,母亲总是拿着剪刀去帮忙:红绿黄的彩纸,经母亲一折一剪,带叶的桃子、舒卷的云彩、四个六个的贯钱、双喜字,不同色彩不同图案的彩纸窗花贴上窗棂,新房因这些装点也即刻变得喜庆热闹起来。
那个年代,手工织布是家庭妇女的基本技能。母亲经常参与“一项大型集体活动”-
-—经布。把纺线经过一系列整理和处理,按照预初的构想和需求,按走线流程把机杼穿上线,架到纺机上。经布一般需要五六人,走绺的、扦杼的、镶布的、陶缯的等,一般需要一个下午的通力协作,最后卷成一个大的轱辘,才能架上织布机。经过母亲们一梭一梭地织编,一家人几年的穿衣就有了着落。经布时幅宽多少,多少根经线,成就几行图案,母亲总是能盘算自如,技术看家。
那个年代的我们,多少人在深秋忙闲时,是听着母亲的有力有节奏的机杼声入眠的,尤其秋雨的日子,室内机杼声声声入耳,窗外雨滴声虫鸣声伴和,如今回想,那又是怎样的安静和享受。
如今的机器刺绣、机械纺织,图案每轮美奂,但却不能找寻到小时候记忆里的味道。而我会在端午节带上五彩的丝线,不为节日,只为思念;我亦会购买回民街桂花蜜汁的粽子,寻找母亲的清香。
2023
年6月1
4日,端午前夕于西安
作者简介
隽春玲,扶风鲁马人。毕业于华北工学院,在西安工作。
查看全文
最新评论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189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