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匠访谈录】
响应号召,奉献爱心
___访温州鼓词莲花传承人叶来旺先生
传播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朋友们,很多地方曲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仅娱乐人民群众,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我们聊聊地方曲艺,聊聊独具特色的语言类非遗——温州鼓词。今天,365匠媒体有幸约到了温州鼓词平阳莲花传承人叶来旺先生。
小匠:你好叶先生,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和大家沟通交流。关 于温州鼓词,您可以说是得心应手的专业户了,可是还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温州鼓词的印象很模糊。请叶先生详细和大家伙介绍一下。

叶来旺: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含丰富;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艺术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
温州鼓词发源于温州瑞安,流布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平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温州鼓词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小匠:听叶先生这样一说啊真觉得温州鼓词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关于温州鼓词今后的传承和发展,叶先生有什么好的看法和建议吗?
叶来旺;温州鼓词历史悠久,它自身的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古时流传下来的曲端有一些在思想方面落后了。鼓词要走出来,必须要与时俱进,老曲新唱。这样才能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可以让温州鼓词深入群众之中, 从而可以使温州鼓词焕发新的生活力。鼓词的素材本身来自人民群众之中,在编曲,作词的时候就不能脱离这一点。词好了,曲好了,还要经过传唱检验。人民群众满不满意,是鼓词能不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我自己,和我所在的旺丰文化艺术团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深入乡村基层第一线。多方位全面深入学习了解基层人民的文化需求以及各管理部门的宣传需求。自编自导自演,让一些看似模糊的政策变得形象具体,从而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十八大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党的方针路线,结合政府各部门具体的宣传目标主题有:清明森防,三八节庆,端午佳节,五水共治,抗台防汛,垃圾分类,村社合并,科普进村,党会精神,综合治安,食品安全,九九重阳,国庆元旦,八八战略,以及迎新春晚会等。十八大以来参演数百场次。深得政府部门及各地人民群众好评。
在此我也代表我们旺丰文化艺术团的全体工作人员向关心,支持,爱护及帮助我们的政府各级领导和社会各届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的喜爱和支持是我们艺术团最大的动力,近年来,在原来鼓词演员的基础上,还特意选择优秀良师如:胡玉燕、缪秀燕、瞿春利等搭档唱莲花哩 啦 哩…,更使温州鼓词(鼓词莲花),深受广大听众喜爱、锦上添花、集聚人气地气。我们将秉持初心,砥砺前行。绝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深切期望。
祝福我们的人民幸福生活美满高质量,全民合家安康!
小匠:感谢叶老的分享。也衷心祝叶老身体健康,祝旺丰文化艺术团,以及筹备成立的365匠非遗工匠艺术团事业兴旺。
朋友们,温州鼓词是温州独有的地方曲艺文化。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此,我们深信,在叶老等一批鼓词传承人的努力下,一定能创造出更好的局面,让温州鼓词平阳莲花大力传承发展!
附叶老师个人简介:
叶来旺,1950年出生,从小喜爱文艺,13岁跟随龙港蔡邦祥先生学唱鼓词莲花,18岁入伍,在部队师团文工团进地方演唱,73年回乡,创建文宣队进基层宣传演出,与時俱进,积极响应浙江省委号召,积极创办文化礼堂以来,配合中共县委宣传部深入全县社区基层,自编自导自演各类短小精干,喜闻乐见而接地气又聚人气的文艺节目,近年来共演出了200余场,得到了各地政府单位部门领导的大力表彰与观众们的欢迎。因受疫情的影响,应邀受聘在平阳县人民法院矛盾调解处中心(现称平阳县社会治理中心聘任调解宣传员)工作。此次受邀聘任为365匠艺术团团长。
叶来旺社会荣誉举例;
国家教育部浙江汉语平阳发音人
平阳县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温州市级鼓词莲花传承人平阳县非遗保护协会理事平阳县社会治理中心调解宣传员
365匠·龙港工匠园非遗公演艺术团团长
知识链接和温州鼓词下乡花絮:
温州鼓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是流行于浙江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温州鼓词已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温州鼓词莲花词句押韵,以温州本地方言演唱,演唱时在句中加入衬字、助词,以增强节奏,造成韵味,以“莲花调”为基础,“凤凰调”为辅的温州民歌曲调。
在昆阳镇湖屿村,来旺名师工作室的宣讲员叶来旺用鼓词的形式,结合平阳党史,将党的一幕幕奋斗历程,唱给农村老党员和村民听,为他们上党课、讲党史。据悉,叶来旺花了好几个晚上反复自编自导自演,想用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方式,让每一位农村老党员都能听得进、听得懂。
“学习贯彻齐行动,希望互转告众乡亲,退役军人来带头,信访条例潮流跟!潮流跟!”在活动现场,市级非遗传承人叶来旺老师左手打着快板,右手敲着琴、鼓,以优美的唱腔、通俗易懂的方言说唱着鼓词改编版《条例》。他用接地气的唱词、声情并茂的表演让现场观众聚精会神认真聆听,也让“依法信访、合理维权”的法治信访观念唱进现场观众的心田脑海中。演唱结束后,叶来旺老师通过有奖问答的形式“考验”老人们对《条例》的学习效果,老人们积极举手回答,活动现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