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各地,地方割据政权乘机各霸一方。时任金城校尉的薛举,于大业十三年(617)称帝兰州,改元“秦兴”。但当时担任凉州鹰扬府司马的李轨不服,遂起兵一举占领张掖、敦煌等地,于公元618年在凉州称“大凉皇帝”,改元“安乐”,敦煌遂属李轨。
隋大业十四年(618),在全国各地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隋王朝濒于灭亡。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的时任隋太原留守的李渊乘机起事,废掉隋恭帝杨侑,在长安建立了唐朝。
公元619年,屡为主将统兵的秦王李世民(取“济世安民”之义得名,是李渊次子)亲自领兵进军陇右,次第削平金城和凉州的两大割据势力一一薛举和李轨集团。整个陇右和河西地区统归于唐。李世民也因功被唐高祖晋封为“陕东道大行台,使持节甘凉等九州诸事”。
唐武德二年(619),敦煌归唐后,唐沿隋制,称敦煌为瓜州(治所敦煌)。李世民被唐高祖封为敦煌郡公。
后来,李世民成为唐朝第二任皇帝。其在位期间,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对李世民的评价是:“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
二0二三年六月十日

